《钦天监——记录不为人知的风水事》
第16节作者:
JamMak 一干人等走进普陀峪,只见越明心拿着金锄头,不消半个时辰,于未时处便已点下穴,并令人马上开挖金井。金井为何物?金井便是墓坑,是日后放置棺木之位置,乃是整个陵寝的核中心所在。高世全见越明心竟如此迅速便点下穴,而点穴之位置与自己所判断的并非一致,遂道:“越兄弟,点穴之位置,恐怕不妥吧?”越明心笑道:“大人安心,你我分属不同门派,手法不同故所定之位置当有不同。事已至此,你我同坐一船之上,大人只需相信在下便是。”高世全见越明心如此,也不再辩驳,唯有暗暗祷告天地,祈求不要节外生枝。
然金井方开挖一丈,竟冒出大量涌泉,泉水喷涌之猛烈,竟使挖井之人慌忙逃退。静待一炷香时间,泉水喷涌仍旧不止,仿若没有停止之日。高世全金井喷泉不止,料定乃地脉被挖伤所致,金井乃慈禧太后百年之福地,如今竟错点穴,恐怕杀头之日不远已,心里暗喊糟糕。果不出所料,不消片刻,一队黄衣马褂禁卫军便将高越二人押之慈禧跟前,高世全已是吓得面色发白,连连磕头求饶,而越明心似乎空有成竹,只是跪着而不做声。
随慈禧而来之百官中有人上奏:“普陀峪陵寝内泉水示肆虐,恐乃是胡乱下挖,破坏地脉所致。”只见慈禧太后杀机尽露,满脸怒容道:“高世全,此事如何解释。”高世全已是吓得神智模糊,瘫倒在地上,那还能作半句声响,只见越明心道:“太后,有龙之处定必有水,普陀峪中泉水滚滚,实乃真龙所居之地。草民施法确实无误,只需太后圣驾驾临到普陀峪中,草民喝山,涌泉定止。”
慈禧太后见越明心如此淡定,遂感奇怪,然其道出喝山一语,更感奇怪,问道:“何为喝山?”越明心故作神秘道:“山中陵寝泉水肆虐,皆山不听话之过,与草民无攸。人不听话,自然得骂。山不听话,自然得喝。山不听话皆因不知太后娘娘圣驾光临,待请得太后上山,只需草民再一喝山,泉水自然而止。”
越明心所话玄之又玄,泉水喷涌竟是山不听话。听得慈禧太后内心发痒,既欲杀之,然却又欲一观喝山泉止之事。正举棋不定之时,李莲英轻声对慈禧太后道:“太后,事已如此,何不暂且听之,若至普陀峪而泉水不止,届时再砍其狗头也不为迟。”慈禧太后听了,觉得还有道理,点点头表示应许,李莲英领会,喊道:“哀家应允移驾山中,若至山中而泉水不止,尔等狗命定将不保。起驾。”
越明心拉起高世全,让旁人扶着,而自己却在前面带路,见慈禧之大轿进入普陀峪,乃停定在陵寝。慈禧太后忌讳,并不进入陵寝,而是令李莲英随越明心进内以作验证。
一干人等押解越明心进入陵寝之中,方放开越明心。只见金井开挖之处泉水喷涌,丝毫没有减退之象。李莲英也欲一睹何为喝山,遂道:“你可以开始了。”众人皆退到一旁,且看越明心如何喝山。只见越明心扯起嗓子边走边喊:“天星,地曜,土地,龙神,及八方土地,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及四方护神,今弟子越明心为圣母立万年之陵寝,兹金井之中凿出泉水。慈禧太后母仪天下,福泽苍生,今太后圣驾亲临至此,谁敢不敬?泉水当止,福泽当临。若有违之,上苍谴之。”此番话说罢,跪地拜了三拜,对李莲英道:“公公,泉水已止,请回禀太后。”李莲英张目之泉水喷涌处,泉涌依然猛烈,方欲骂道,忽感迎面扑来一阵清风,通彻凉爽,然后只见得金井喷涌之泉水竟噶然而止,积存之水竟也瞬间消失。李莲英目瞪口呆地看着越明心,不知所措。
慈禧在外等候,心急如焚,要知道此普陀峪乃其万年福地,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若有闪失,岂能寻得它地作代替。正当慈禧坐立不安之时,只见李莲英脸带惊喜跑出陵寝,巍巍巅巅一路小跑至慈禧面前,跪到在地急忙道:“太后,陵寝之泉水,真的已停止。”慈禧惊呼:“什么?”李莲英再重复道:“太后,泉水已止。”慈禧得李莲英肯定,脸色由怒转为温和,对越明心道:“你叫何名?”越明心答道:“回太后,草民越明心,乃高大人之师弟。”慈禧笑道:“你如此年纪,竟然有如此之本领,实在难得,难怪高爱卿如此抬举你。”越明心道:“太后过奖,能为太后效力,实乃草民千世修来之福气。”慈禧道:“可好。”说罢,传令高世全上前,问道:“高爱卿,点穴之事可是已成?”高世全惊魂未定,慈禧如此一问,慌忙答道:“回太后,金井喷泉已止,点穴之方位正确无误,大事已成。”慈禧笑道:“如此便好。高爱卿与越先生劳苦功高,要何奖赏尽管开口。”
高世全自知大难不死,那还敢要什么奖赏,慌忙谢恩不请赏。而越明心却道:“太后,点穴之事已成。然草民以为,太后于点穴之处亲眼目睹一物,方可安心。”高世全见越明心竟还敢如此说话,又是惊出一身冷汗,刚欲发话解释,然慈禧太后却已发话:“哦!此穴中能出何物?”越明心道:“金井能止住泉水,此绝非草民之功劳,而乃是太后之恩德所致,太后如此圣恩,宛如观音在世,此穴中定藏有一石莲台。”慈禧听得越明心乃以观音菩萨比喻自己,内心自然是喜。方才越明心喝山止水,已令慈禧惊奇,如今其又道穴中藏有石莲台,更觉不可思议,遂哈哈大笑道:“越先生说笑,此穴中安会藏有石莲台。”越明心道:“太后若不信,可令人下挖金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