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来她怀抱着襁褓中的郭襄却下不了手杀害一节,能够看出她心底残留的母性与温柔。每一个婴儿都是天使,虽不会笑,但至真至纯。在这样的时刻,她沾满鲜血的灵魂得到了片刻的救赎。
不妨假设,如果何沅君爱的是另外一个男子,那么陆展元会如何选择呢?
爱我的或我爱的人之间如何抉择,这似乎是讨论感情问题时永远回避不了却也从来找不到正确答案的问题。但我觉得,这是不懂爱的时候才会问的问题。
付出和给予都是交流感情的方式,它们是不能被分割开来的,也是双方的。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没有相同的情感、没有对等的付出,对彼此都是一种折磨。甚至相爱都不一定适合,更何况是单方面的给予。有时候两情相悦与一厢情愿并不矛盾,就如同岳灵珊和林平之那样,她给的他不想要,他要的她给不了——两个人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思维层面根本就不在同一平面上。他们的爱无罪,但只能是悲剧。
最后说几句武三通。他是何沅君的养父,却因为爱上了何沅君而癫狂。武三通和妻子也许是长辈安排的姻缘,但他的妻子可以为他而死,只是他的心已经不在妻子身上。武三通对养女的感情除了侧面衬托何沅君的可爱迷人之外,也为后来的杨龙之恋做了铺垫。
武三通的不伦之恋,加上李莫愁的那首“为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词,就为此书中的感情定下了基调,就像《笑傲》中的曲阳和刘正风,还有那首笑傲江湖的曲子。后来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就是一段世人眼中违背伦理道德,却生死相许的感情。
日期:2010-01-13 22:20:24
⑷《神雕》之杨过&小龙女
轰轰烈烈的爱过后生离死别,细水长流的感情又让人觉得不够美,不够荡气回肠。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情感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小说里,杨龙这一对。
虽然我总觉得由此书的基调和一些线索和暗示上来看,他们的感情是在往悲剧的路子上发展,不过最后金老给了一个峰回路转的结局——或许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不仅如此,在女主角的描述上也同样是迎合一般心理,将小龙女描述得天上有地下无。但不知为何我总有这样的感觉:小龙女被故意写得太脱俗,反而显得俗了。纵观金庸中长篇,似乎爱情角逐中多数是第一美女胜出。赵敏比周芷若漂亮(起码张无忌是这样说的)、任盈盈比岳灵珊更为娇艳,而黄蓉、小龙女等也都是同辈人中的第一美女。似乎只有温青青胜过了比自己漂亮的情敌,但这凤毛麟角的幸存者,却也在新版中被改得面目全非。这是作者和读者的一贯思维,甚至已经成了一种心理障碍,似乎不是最美就配不上女主角这三个字似的。
说到新版我又要多啰嗦几句。据说新版中加了许多杨龙二人的情话,想来真是令我痛心疾首。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二人就说不得情话,而是说无需把这些话写出来。无声胜有声,就如国画山水中的留白,于不着墨处最显意蕴悠远——而在武侠世界里,这被叫做无招胜有招。所以我觉得,加了情话之后,他们的感情反而不再让人悠然神往。书中有一个情节,说的是二人同时身中情花之毒,杨过得了解药之后却小心的包好,拿去给小龙女服食,这样生死关头下意识的选择,才能让我产生直达心底的震颤感觉,和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比起来,那些千篇一律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都变得轻于鸿毛。只可惜……我只好在心里默默叹息。
下面说正题。
关于他二人的爱情,历来评述甚多,我不想再多说废话。他们经历了几乎惨痛的许多曲折和磨难,甚至十六年分别之后还是生死相随,确实让人感佩。若换了你我他这样的凡夫俗子,只怕绝不会为了一个憧憬痴等这许多年。但在感动于这段爱情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是武侠小说,主人公的感情是为了他的武学成就和江湖地位服务的。对于杨过来说,在和小龙女分离之前,他已经走完了前半部分,只是尚不具备号令江湖的力量。
我并不是故意要泼冷水,但这个在武侠世界里最感人至深的爱情——杨过与小龙女的十六年苦苦守望的情节,虽然是以爱情为借口,但其背后的出发点,却不是为了成全这样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
试想武侠小说的主人公需要历尽坎坷,无非为了最终成为号令武林的一代盟主。在《神雕》开场,中原所有武林人士被郭靖召集在一起共商镇守襄阳的策略,无疑代表着召集者的一种号召力。虽然宴会的举办者是陆冠英,但无疑众豪杰都是看在郭靖的面子上去赴宴的。这就交待了当时郭靖虽无武林盟主的名号,但在实际上已然处在号令群豪的盟主地位。
十六年之约前的一个情节,是众人聚集在绝情谷,为杨过争取到解药的时候,所有的曲折都即将尘埃落定,但杨过,只是完成了成为一代盟主的心路历程,却未能在江湖上扬名立万,更不用提号令整个江湖了。但根据情节的发展,杨过此时只想远离江湖纷争,与小龙女携手隐居,从此绝迹江湖。
于是必须有一个理由,一个足以让他们分开很多年、让杨过去完成一些成为盟主必须做的事。而这个理由,金庸安排得非常巧妙。他打着爱情的幌子,成功的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读者们在为这张爱情扼腕叹息,感动流泪的时候,杨过也在作者的安排下,利用这十六年的时间,在江湖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这部书的最后,先借他人之口讲述神雕侠的故事,体现杨过的威信,再写到郭襄过生日,不少颇有个性的奇人异士又是受杨过嘱托去为其祝寿。而郭靖听到他们的名号之后的那句话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郭靖说这几位皆非等闲之辈,自己也无法请得到,襄儿小小年纪,只出过一次远门,如何能请动这些人物。我们都知道,请这些人物的并非郭襄,而是杨过,这就说明在新进一代的武林人物中,杨过已经取代郭靖,成为最具号召力的侠者。
就这样,作者通过郭襄的生日,不动声色的交待了这样一个信息:在经过了这十六年的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变迁后,两代武林盟主的交接即将要完成。
最后又通过一场恢宏壮阔的襄阳之战和蒙古大汗蒙哥之死,为杨过的盟主地位添上了最后两个砝码,也是十六年时光的完美句点。这样,杨过号令武林的格局就已完全形成,即使他此时归隐,也没有什么妨碍了。
如此,金庸才终于肯给杨过一个他想要的结局,在他完成了其称雄武林的安排之后。所以,武侠之中的爱情,说到底,还是为了小说的主旨服务的。
顺路再做一些其他的分析。
杨过是“道侠”,他所遵从的是天性而非道德,他和郭靖可以相互欣赏,但本质上是合不来的。幼年时流浪江湖的经历让他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认识远超过一般孩童,而本性中的骄傲与现实的落魄之间的巨大反差也造成了他偏执狭隘、叛逆敏感的性格。
相对于被过分神仙化了的小龙女,杨过的描述则更人性、更真实。杨过渴望温情却讨厌拘束,可是长辈对小辈的感情本来就有管教的成分,所以他和几乎所有的师长几乎都合不来,只有小龙女除外——那个幽雅淡然、清冷脱俗的女子,个性淡泊恬静,从来不与人计较,最适合杨过。
而杨过最喜欢和别人计较,尤其是和所有人计较。在众人的反对声中也是杨过坚持这段爱情的原因之一。这种孤绝的坚贞,不仅来源于他对小龙女的爱,也来源于他自己的性格,他对自己的期许和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是谁。杨过爱上小龙女也是如此。
至于小龙女爱上杨过,当然是在她自己醒悟之前。在古墓之中时,他二人早已是相依为命的共同体,谁也离不得谁,但直到小龙女被尹志平(新版中是甄志丙)玷污的时候,她才恍然醒悟自己的真实情感。其实这是一个矛盾的情节,没有人期望这种事情发生,但若无此节,冰冷如她要如何发现自己内心中的炽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