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因为出身太好,父母和周围的人都对其骄纵忍让,所以她有充分的资本蛮横任性,张牙舞爪。但其实这是软弱的表现。她一直以强势的姿态来掩饰,从来都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懦弱和依赖。这种表现,骗了所有人,也骗了郭芙自己。直到发现自己对杨过的感情,她才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如此无能为力。也许从此之后,她就可以坦然面对真正的自己,也不算坏事。
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悬崖,崖下便是无底深渊,若失足落下,必然万劫不复。绝望的爱,就似是这深渊中汩汩不竭的一捧清泉,让人忍不住要心生畏惧和向往。有些人为了这爱纵身跃入心底深渊,义无反顾,无法自拔;而另外一些则站在悬崖边上,想要跳下去却又不敢。李莫愁属于前一类,而郭芙则属于后面一种。
郭芙的际遇比较顺当,因此一直背向着深渊站在悬崖边上,不知回头望。若是一世如此倒还好,只可惜,半生幸福过后恍然回首,才猛地惊觉,原来某个人,某一种心情,让她所有的幸福生活都仿佛只是幻觉,而只有深渊中的泉水流动的回声,才是她最真的期待。
真实与虚妄之间的界限如此的浅。
究竟爱情是刻骨铭心的感应,还是自欺欺人的游戏……谁知道。
日期:2010-01-17 20:13:05
⑷《神雕》之郭靖&黄蓉(中年)
本书中的郭靖庸碌无趣、黄蓉世故圆融,已经不复当年的风采。其实以他们当时的年纪,这种成熟也是一种魅力。而其实大部分人不喜欢这个时候的靖蓉,是因为读者将自身带入了男女主角中的一个,在靖蓉二人阻挠杨龙的感情,自然不招人喜欢,尤其是黄蓉不分青红皂白的对杨过有偏见,更是讨不到读者的欢心。
但在这一点上,黄蓉和少女时代并无太大差别。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以前蓉儿也对杨康偏见甚深,无缘无故的就觉得这人讨厌,不自觉的总是对之冷嘲热讽。因为那个时候杨康是反面角色,所以蓉儿的这个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特质让人觉得无伤大雅,甚至也是她可爱的地方,但到了本书之中,她的这种偏见加诸于杨过的时候,读者就站在杨过的立场上,开始觉得这个人物不再如以前那般可爱。后来黄蓉放下了对杨过的成见之后,终于恍然发现,其实杨过最像她自己:聪明敏锐、爱憎分明。
写到这里发现跑题了。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大都属于不足为外人道的一类,所以关于靖蓉二人这个时期的感情,LZ找不到什么台词可说。
⑷《神雕》之裘千尺&公孙止
这两个JP的故事告诉我们,女人太强势是大悲剧。以一种再生父母的姿态对待自己的爱人,谁也受不了。柏杨先生在写到汉武帝和陈阿娇的关系之时就谈到过这种现象,并将之称作“赏饭学的恶果”。
平等是爱的基础,极少有人会为爱放弃所有尊严。
裘千尺其实并不如她所表现的那样强大,她的嚣张来自她内心对感情的患得患失,而只有终日提醒丈夫、也提醒自己:我有恩于他,他的心里只有我一个。可惜这是一厢情愿,有些事越争夺越失去,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⑷《神雕》之王重阳&林朝英
全真教和古墓派的情怨纠葛早在杨龙二人尚未出生前就已经结下,乃是由王重阳与林朝英这两只绝世高手而起。规律告诉我们人不能事事优秀,所以绝顶高手往往EQ比较低。金书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金面佛苗人凤,其次就是这两位。
他们谁也放不下架子先退一步,结果一拖再拖,把爱硬生生的拖成了恨。林朝英几次备好嫁衣却都等来了一场空,最后留下遗言要每个古墓派弟子入门之时都需先向王重阳的画像唾上一口;而王重阳在林朝英死后去古墓凭吊,却还念念不忘要用九阴真经上所载武功压倒林所创的玉女心经……
斗气冤家型的情侣关系虽然有意思,但也不能只斗气忘记谈情,待到成了老剩男、老剩女,谁还有轻狂的心情去投入一场爱?那时只剩下一肚子怨气,后悔也是来不及的。
另外一直有个疑问,林朝英要门下女弟子发誓,若无一个男子肯为你而死,则终身不得下终南山,简直就是将选择范围定在了全真教的众弟子,她是想要门人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绮梦么?不得而知。
⑷《神雕》之结语
此书旨在写情,在武侠情节中加入许多感情桥段。
李莫愁吟着“为世间情是何物”的小词,踏水而来,欲火而亡。后来发现新版中李莫愁曾提到自己如何被陆展元抛弃,不过已经无所谓了,反正我已经没兴趣知道。
郭芙站在襄阳城头望着满眼焦土的战场,恍惚出神。但她心里浮起的刹那心动,将会被永远封存,再不开启。有的时候,感情越绝望,越荡气回肠。有些情思只能用来回味,耗尽一生,抵死纠缠。
相望于江湖,或者,相忘于江湖。
人的感情其实有很多种,也很复杂——激荡着的纯净灵魂,恍惚间的温柔幻觉,彷徨时的救命稻草,回首后的幡然醒悟。爱在这世间碎裂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凡夫俗子们所能拾起的,只是其中的某些碎片。所以每个人,只要捧好自己手心里的感情,就好,贪多嚼不烂。
日期:2010-01-19 22:32:23
⑷《神雕》之杨龙恋番外篇
我写这一段之前就做好了要被拍砖的准备。本来不想写的,但实在是不吐不快。
一直怀疑杨过有多爱小龙女,或者其实只是为了爱而爱。
是否深爱从来都不需要向旁人交待什么。从来都觉得杨过那种逢人就表白自己有多么爱小龙女的行为幼稚——好像是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似的。真的爱的话,是不需要这样的。每每读到这种情节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倾向于认为:杨过对小龙女的爱不过是他对叛逆的过分执着,毫无内涵可言。但其实并不是的,这个论断应该属于胡斐对袁紫衣。
杨过有一样坏毛病:时不时的,就会很轻易的和旁人说起有关于自己感情的话题。总觉得这样的男人有点轻佻,同时让人怀疑他口中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举个例子来说,林徽因的一个爱慕者——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做林徽因的邻居,林徽因搬到哪里他必然会随之搬到隔壁。后来林徽因过世之后,有人为林的文集找素材,让金岳霖说点什么,金岳霖沉默了很久,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说,也不愿有这种话。”
这才是深沉纯粹的爱。感情的事本就不足为外人道,对除了彼此之外的旁人根本多说无益,但为何,杨过却不厌其烦的多次讲述自己和小龙女的故事,那几个女子却因此爱上他?多么荒唐。回思任盈盈爱上令狐冲等金书中的爱情故事似乎也是如此,真是狗血得让我开始讨厌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挖掘深层次的规律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正要是有个男人跟我讲他的情史,我肯定先鸡皮疙瘩掉一地然后直接BS之。
------------------我是非原创的分割线-------------------------
(以下资料来源于网络,本人搞不清出处但还是坚持转载,先自我检讨一个)
一提到4月1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愚人节,但是,上帝在这天也要叹一口气了,因为他也被愚弄了。在1955年4月1日清晨,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民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女士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
据说上天对人是最公平的,给了你出众的才,就不再给你倾城的貌,反过来也是如此。但是林徽因是个例外!上帝也有动心的时候吧,对于林徽因,上帝是如此偏爱,不仅同时赐给了她才貌,又多给了她一样东西,那便是女人梦寐以求的爱情!
林徽因的容貌,虽算不得惊艳与妩媚,但是我没见过哪个女子有林徽因这样完美匀称的一张脸,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清秀,女人的美让她发挥到了极致,从少女时期清秀明丽,到少丨妇丨的端庄雅典,甚至在病榻上的最后几年仍不失女人的风华。
无怪乎当代大诗人徐志摩到伦敦两个月就认识了林家父女,对十六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发起了爱的攻势,其热烈的程度有徽因之父林长民的信可证:“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