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挖煤惹的祸——————那些煤矿里发生的事》
第36节

作者: qiangzi5211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9-28 12:09:00
  过了一会儿,情绪激动的田宽终于慢慢的平静下来,他用力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仍然是声音颤抖的问:“兄弟,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村子里的人都......都死了吗?”
  沈奎这才长叹一口气说:“是啊,都死了......都死了。可是老天爷为什么偏偏让我活下来?为什么?”
  沈奎的话又让众人一阵沉默。太惨了,其他人虽然都已死,但最起码都得到了解脱,可是唯独沈奎却要面对比死亡更加残酷的折磨。

  “兄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马天龙开口问道。
  众人一时都把目光聚集在沈奎身上。让一个人回忆自己恐怖的亲历无疑是对这个人内心承受力的一种挑战,因为这不得不让他再一次去触摸和感受当时的痛苦。
  田宽扶着沈奎慢慢的坐下来,然后从兜里掏出烟点着给沈奎放到嘴里,他伸出手摸了摸烟嘴,然后用力的吸了一口,停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其实这一切,都是自找的啊!”
  他的话让众人又是一惊,村子里的人做了什么事?难道他们明知道会产生咋样的结果还会让悲剧发生?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料到事情的结果会这样?

  这时沈奎又接着说:“这个村子里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在每年入秋的第一个月会有村民自发组织搭台唱戏。按古时留下的规矩这么做是为了祈祷有一个好的收成。今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的很好,村民们预计今年的收成是不知道多少年来出现的最好一次,于是每个人都按捺不住激动,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村里的老人们在一起商量:既然老天爷今年格外开恩,护佑沈家村粮食大丰收,那往年只唱一天的戏,今年不妨再多唱两天。一来为了庆祝,二来也为了祈求来年能再有个好收成。事情决定了之后,大伙分头开始忙碌准备,就这样,一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大戏开演了。”

2010-9-28 12:40:00
  沈奎停了一下,伸出手示意田宽再点一支烟过来,田宽点着递给沈奎后,他吸了一口接着说:“我记得第一天唱的是大登殿,第二天唱的是清风亭,到了第三天忽然有人提议要唱大上吊。”
  听沈奎说到大上吊,我脑子里立马想起关于以前我们村以前唱大上吊发生的一些事。首先大上吊的故事讲得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一个叫刘甲的,他的妻子是当地有名的善人。有一天有一个和尚路过他们家化斋,恰巧他的妻子亲自接待,他妻子听和尚给她讲解了高深的佛法,遂以为有缘,就把随身的一件金钗拿出来给了和尚。和尚拿着金钗准备到当铺当掉,可没想到他去的那家当铺正好是刘甲他们家开的,当刘甲看到这只金钗后勃然大怒,以为妻子和和尚的关系不正常,于是回家质问妻子。刘妇有口难辩,所以就动了寻死的念头。此时正值阴曹开会,阎王就命令二鬼将生死簿上到期之人速速带回。那二鬼在办差途中经过一块坟地碰到一个人,这个人恰好又是刘甲的弟弟,名叫刘全。刘全这时喝的东倒西歪,在没看清楚的情况下拦住二鬼邀请他共同吃酒。那二鬼也就不客气,当即坐下来开始对饮。酒过三巡,二鬼喝的酩酊大醉,这时坟地里有个屈死鬼经过,他拿过二鬼身上的生死薄翻看时发现名册里竟然有自己嫂子的名字,于是就悄悄的把嫂子的名字抹掉了。那二鬼醒来时发现名册上少了一人,怕数目不对阎王责罚,于是就想找到一个寻死之念强的稍微引导结果性命。倒霉的刘甲老婆这时便成了目标,鬼迷心窍的情况下上吊自杀。

2010-9-28 12:52:00
  其实山西许多农村的习俗都差不多,都有入秋唱戏的习惯。大上吊这台戏因为故事曲折、情节吸引所以是很多老百姓最爱听的,但我听老人们说过,每当唱大上吊群鬼出场的戏时,舞台上就开始逐渐变得鬼影森森,唱到最后不知道是人在演还是鬼在演,一唱唱到鸡叫。舞台下的群众那时候就有点鬼迷心窍,因为看戏的除了他们,还有不少孤魂野鬼夹在其中,分不清谁是人谁是鬼,而每当这出戏唱完的时候,村子里总会多多少少发生点事,不是死人就是村里有人生病。

2010-9-28 13:11:00
  想到了这些,我隐约感觉到沈奎接下里要说的肯定跟这最后唱的大上吊有关。
  沈奎说:“本来往年唱戏的时候,大家都是反对唱大上吊的,因为每次唱完都会出事。可是不知道,那天有人提出来的时候居然没一个人反对,不仅如此,还有人提出来为了让这戏看起来更红火、更逼真,不如到离村二十里外的菜瓮子弄点“如血”来画脸子。”
  沈奎停了一下接着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如血”是什么,“如血”是菜瓮子里的树上特产的一种东西。采集的方法是对着树干用力砍一刀,然后它就慢慢的往出渗。这种东西像鲜血一样,不仅颜色看着可怕,就连气味也跟真正的血液相似。我记得小时候闹饥荒时,村里的很多人都去采集来当猪血熬粥喝,味道还不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