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随风漂逝的日子----献给那些漂过和正在漂着的朋友》
第4节作者:
漂随风 拿出洗漱的东西,去卫生间搞定之后,回来脱了衣服躺在了床上,把闹钟时间定在了八点。从这儿走路大概四十分钟就能到那家酒店,苏主管让我十点到,保险起见,我决心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宁可早到两小时,不能迟到一分钟’的大无畏革命牺牲精神。虽然时间还早,但为了明天第一天上班有个好状态,我决定与周公相约去了………………
日期:2010-01-03 18:27:50
躺在床上,脑海里回想着最近一年多发生的事情,心情不禁有些伤神。
父亲生前是村里的一个小包工头,带着十多个工人在村里村外干些小‘工程’-----小到修墙补房,大的也就是盖个三间瓦房之类的活计,虽然挣不到什么大钱,但那时侯我们家的生活还不错。母亲在家料理一切,外加侍弄几亩薄田,我在武校上学,妹妹在镇里上初中,一家人和和美美,也算是‘小康生活’了。
然而, 我们家平静幸福的生活都因为一个叫刘天彪的人的被彻底打破了。
刘天彪-----绰号‘刘大头’,男,汉族,四十五六岁。各位别误会他叫大头是因为脑袋大的缘故,其实不然。叫他‘刘大头’是因为他是我们镇上的风云人物。他也是做工程的,但比我父亲做的大的多,光工人就有好几百号。为人蛮横霸道,手下还有不少街面上的小混混听其差遣,没人敢惹。他本人身高不过一米七多,还有点儿瘦。因为他姐夫是县里的一个副县长,所以有恃无恐,有人偷偷举报过几次他的一些问题,但都不了了之。
大概一年前,刘大头找到我父亲,说有一个大工程需要多找些人手,他想让我父亲跟他一块儿干。本来父亲心里是有些犹豫的,因为知道他的为人不讲理。但由于怕得罪他,加上他开出的条件还算不错,略带着一些侥幸的心理,父亲带着他的十几号人加入到了刘大头的‘队伍’。
工程进行的很顺利,前后差不多干了快半年的时间。像这种建筑的活,工钱大都是等工程结束一块儿结,平时工人需要些钱,可以在工头那儿先预支些,等到发工钱的时候再扣除。在干刘大头工程的这半年里,父亲手下的人预支钱都是找父亲。刚开始我父亲自己就垫付上了,可时间长了就有些‘支持’不住了。因为以前他们的活计一般就是个十天半个月的,还好对付,可这次一干就是半年,本来我们家也不是大富之家,父亲手头的活钱并不多。所以他找了几次刘大头,希望能先给点儿,可刘大头每次都拿诸多理由回绝了:什么他手底下几百张嘴要吃饭,他也很困难;再者开发商那儿也还没给他钱呢;等工程结束钱到手了他分文不差会给结清等等。
父亲骑虎难下没办法,只能继续撑下去。那段时间家里的生活水平一下子降了不少,妹妹说一个礼拜才吃一顿肉,不过母亲每天早上都会给她的早饭加两个鸡蛋,母亲和父亲却没有。我在武校的生活费家里一直没少给,可能觉得我运动量大,正在长身体的缘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把子女放在第一位的。
日期:2010-01-05 08:32:21
好不容易撑到了工程结束的时候,父亲松了一口气。原以为很快刘大头就会将工钱结了,可没想到眼巴巴的等了半个多月,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父亲沉不住气了,跑去找刘大头,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父亲找到刘大头,又被他找理由给挡了回去:说工程款到现在他一分钱也没拿着呢,他现在比我父亲还要着急;还说让我父亲回去耐心等着,一有消息他就通知父亲。
碰了个软钉子,父亲只好垂头丧气的回家。虽然他对刘大头的话并不完全相信,却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等着。
这一等又是近一个月的时间,父亲三番五次去找刘大头,得到的答复都一样:他现在还是没拿到工程款,没法结工钱。
半年的工钱对每个工人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这么长时间没有发钱,工人们多少都有些怨言。父亲那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晚上常常失眠,一个人不停的抽烟。
日期:2010-01-05 08:53:40
就这样拖了快两个月的时候,父亲从刘大头那儿得到的答复依然和以前一样。为了验证刘大头的话,父亲专门跑到工程的投资方处,辗转打听,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复:工程款早在工程刚验收结束的时候就分文不差交给刘大头了。
带着满腔怒火,父亲又去找刘大头。刘大头还是用那些理由来搪塞,父亲当然不会再相信了,两人吵吵了起来。
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刘大头的无赖嘴脸显现出来,警告父亲现在没钱,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后就扬长而去。
日期:2010-01-05 10:54:01
父亲还想和刘大头理论,却被他的几个手下给挡了回去,势单力薄的父亲只能眼睁睁的目送刘大头‘潇洒’的离开。想到十几个工人都在等着辛苦劳累的血汗钱,而自己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父亲心里如火烧一般。
无论如何要把这钱要来,否则自己没法和工人们交待。父亲决定去县里劳动局讨个说法。
就在去劳动局的路上,精神不太集中心里窝火的父亲骑的摩托车被一辆货车撞的飞了出去。而他在被人送往医院的路上就断了气。
父亲的突然离开,让我们这个原本平淡幸福的家瞬间崩塌了。由于出事时父亲是逆行,所以主要责任不在货车一方,对方只是象征性的赔了点儿钱了事。听说父亲被撞身亡的消息,刘大头竟然派人送来了两千块钱,但关于工钱的事却只字未提。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料理完了父亲的后事。没几天就陆续有工人上门催要工钱,虽然他们对父亲的死也很同情,但毕竟他们也要生活,半年的工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很多。因为父亲生前是工头,都是他与刘大头直接联系,所以这些工人只能来我家要,没法去直接找刘大头要的。
一腔怒火的我准备找刘大头理论,被母亲哭着拦了下来,她知道我去没准儿会捅什么娄子的,再说他们那种人什么事都能干出来。如果我再出点儿事的话,她可真的会承受不了的。
后来母亲继续着父亲未竟的‘事业’,自己去找刘大头要说法。几次之后,外加老百姓的‘舆论压力’〈父亲讨工钱被撞身亡的事已经传开了,大家伙大多对我们的遭遇表示同情。虽然对刘大头有些畏惧,但茶余饭后都在悄悄的议论,刘大头一定也知道民心所向,所以他也不想激起民愤。〉,刘大头竟然‘良心发现’,派人将工钱送了过来,只是数目上比当初答应父亲的少了一部分。
日期:2010-01-05 20:06:41
母亲拿到这‘沾含’着父亲鲜血的工钱,做出了一个让别人不能理解的决定:虽然刘大头给的钱比当初答应父亲的少,但母亲决定按照父亲当初应允工人的标准把工钱给他们结了。最后下来一算,不但父亲的那一份分文没剩,我们家里还倒贴了一些,而倒贴的那些钱就是用的货车一方给我们的赔偿款。
亲戚朋友都对母亲的做法很不理解:孤儿寡母以后的生活一定很艰辛,却不给自己留条后路等等。面对别人的质疑嘲讽,母亲压根儿没有后悔。她对我们兄妹说:如果我们少给了工人钱,人家不知会怎么想,也许认为我们家从中占了便宜似的。父亲一直是个守信老实的人,所以不能让死去的父亲成为别人的话柄。
我和妹妹对世故人情还不是特别的能理解,但都觉得母亲做的对,虽然因此我家的生活更加艰辛了。
母亲用家里仅有的一些钱,买了一辆不知倒了几手的三轮车,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来,和别人一起去市场卖菜,来维持我们一家的生计。
家里现在成了这样,我武校也没法上下去了。虽然母亲说你想继续练我就供你,但我不能自私到为了自己不顾家里的现实情况,在武校上学每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从武校退了学,教练挽留了一番,说可以酌情少交些钱,而我还是没有继续下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