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葬的秘密——国器之和田血玉》
第12节

作者: 浮生轻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和义也只好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与杨松筠听。
  听完之后,杨松筠半天没有做声。杨和义也大气不出一声的站在旁边,没有询问,只是看到杨松筠一颗接一颗的抽烟。半晌之后,杨松筠终于掐灭了手里的烟火,低声问:“你说这个算命先生姓邵?”
  “是的。”

  “多大年纪?什么长相?”
  听到父亲询问这些,杨和义虽然心下疑惑,却也一五一十的都说给了杨松筠听。
  “难道竟是他?”听完杨和义的表述,杨松筠眼皮猛的一跳。
  “嗯?难道爹和这个人认识?”
  杨松筠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不认识,不过要真是那个人这个事情还真有点麻烦。”

  “爹,您这是什么意思?”
  猛的意识到自己多说话的杨松筠,抬头看了一眼挂钟,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也有些累了,这件事情要从长计议,你就别管了,回房吧。”
  “爹……”没来得及说完话,杨和义被父亲推出了房门,闷闷不乐的站了一会,转头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听下人说,杨松筠书房的灯亮了整整一夜,可是杨松筠第二天一早却不见了踪影。直到傍晚之间才看到他拖着一副看起来很疲惫的身子回来,倒头也就睡了。

日期:2010-1-26 11:18:00

  大人物(1)
  风平浪静的过去了两天,不让自己从中掺和的杨和义也懒的再管这件事情了,可是在家憋了两天却着实憋的这位公子哥极其火大。他本就是不肯闲下来的人,被禁足两天简直像是要了他的命一般。这天,眼见杨松筠没在家,偷偷的跑了出去。
  目的地自然不是别处,直冲马权的盛宝斋而来。本身杨松筠喜爱文玩,连带的,杨和义也沾染了这方面的爱好,否则他一堂堂的北平丨警丨察署长的公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和一开古玩店的混在一起的。
  可巧,马权不在店中,只有一个小伙计拿着抹布里里外外在擦拭一套看起来像是明代家具的物件。看到杨和义进来,小伙计殷勤的上面一鞠躬:“杨爷,有日子没见您了。”
  “嗯。”杨和义爱搭不理的应了一声,“你们家掌柜的呢?”
  “哟,您来的不巧,掌柜的一早出门了。”
  “去哪儿了?”

  “这小的可不知道,要不您在这儿等会?眼看一会就中午饭点了,估计一会儿也该回来了。”
  自己难得跑出来,一时半会也不好回去,再者也没有其他地方去,于是也同意了小伙计的提议,在店里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很是无聊。
  没过多久,店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本以为是马权回来了。可是杨和义转头一看,进来一个穿戴考究的胖子。穿着一身西装,脚下一双锃亮的皮鞋,胸口怀表的金链闪闪发亮,身后还跟着一个提着皮箱的下人。
  “喊你们掌柜的出来,我们大爷想在惠顾下你们家的生意。”没等站稳,下人扯着嗓子喊道。
  一看来了自己惹不起的主顾,小伙计赶忙上前,想告诉两位客人自家掌柜不在,请他们去别家。可是话还没出口,杨和义却先一步走上前来:“两位不知道想要点什么?”
  杨和义看到有客上门,本打算回避的,可是眼看这两位谱摆的实在有些大,也有心卖弄一下自己肚里里面的才学。真的帮朋友做成一单大生意,回头朋友还要好好谢谢自己。

  “听说你们家在京城也是数得着的一号店面,我们家大爷想卖点东西。”
  看到别人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掌柜了,杨和义也索性功夫做到底。吩咐伙计下去泡茶,自己拉开凳子请胖子坐下来谈生意。
  胖子没有说话,扭头示意了一下。身后的下人赶忙将皮箱提上桌来,打开皮箱,取出一对小瓷杯。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上面绘有牡丹,兰草,湖石,雄鸡。煞是好看。
  “鸡缸杯?”乍一看到这件物事,杨和义眼睛都直了。跟随老爹也玩了几年古玩的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闻名天下的重器。
  鸡缸杯是明代成化年间名噪一时的瓷器,据万历年间《神宗实录》所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明代本朝器物都可以值钱十万更别提现在了。
  杨和义觉得心似乎要从腔子里蹦出来,颤颤巍巍的手,相碰似乎又不敢碰,抬眼询问似的目光看着胖子。

  胖子仿佛没有看到一般,半眯着眼睛躺坐在椅子上。身旁的下人好似早已读懂了主子的意思:“既然你是当家的,那就请您看看这对杯子,给个价。合适的话,我们就卖了,不合适我们另寻他家。”
  听到主人的允许,杨和义一把从桌上抓过一只鸡缸杯,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杯体小巧,杯壁莹薄,似乎阳光可以直接穿透杯壁。杯底六字款:大明成化年制。

日期:2010-1-27 13:52:00

  大人物(2)
  美滋滋的拿着鸡缸杯在手里转了几圈,杨和义几乎有马上卖下的冲动。可是虽然经手不多,毕竟听过见过,还是生生忍住了马上卖下的想法。挪动了几步,站在店门口,想找个更亮堂的地方仔细观察观察。
  可是看来看去越看越觉得不对劲,鸡缸杯上湖石的颜色有些深,而且锦鸡的颜色有些艳。按杨和义的了解,明初的技术烧制不出色彩这么分明的斗彩。仔细看下,破绽更多了,青花的发色更偏重于清朝的风格,而并非成化。
  在古玩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器物无论是发色,形制,款识或者其他,只要有一个地方对不上,那么这件器物就不用再考虑了。行内人称之为:一眼定乾坤。这一眼,指的也就是看到破绽的这眼。
  虽然心下很是有些可惜,但杨和义还是很开心自己没有看到东西就着急买下。否则回家难免又爱老爹一顿训斥。这对鸡缸杯,自己所料不假应该是清代仿制的,甚至都到不了号称:成化第一,雍正第二的雍正朝。最多也就是光绪咸丰年间的器物。

  微微摇了摇头,杨和义把鸡缸杯放回了桌子上,并没有拿起另外一只。冲着胖子主仆二人说道:“这对鸡缸杯太过于珍贵,恐怕我们收不起,劳烦二位另寻别家。”
  听到杨和义的说辞,胖子显然有些吃惊,从椅子上坐正了身子:“这是我们家祖传的一对鸡缸杯,若非着急用钱也不会拿出来出手。如果掌柜的真有心收,价格可以商量,一事不烦二主。”
  杨和义微笑着摇摇头,没有接话。
  一边的下人反倒是有些着急的样子:“收还是不收,您给句痛快话,这么好的宝贝,我们也不怕找不到买家。”
  “好,如此,不送。”
  “唉,没想到堂堂盛宝斋连这种器物都收不起,看来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胖子略微叹口气,示意手下将鸡缸杯收起。
  看到胖子这么说,杨和义耐性再好此时也有些火大,“二位,买卖不成仁义在,何必这样出口伤人呢?非是我们收不起,我也原本想给二位留点面子。可是既然你们话说到这种程度我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