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葬的秘密——国器之和田血玉》
第16节

作者: 浮生轻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江西林家!

日期:2010-2-6 13:54:00

  “难道是打算给我做一张假的伯远帖,林家人来做我也就放心了。”杨松筠夸张的抚了一下胸口。
  谁料邵巽白了杨松筠一眼,“作假这种事情有什么稀奇,只是水平高下的分别罢了。今天我们带着一张伯远帖真迹进去,带着两张伯远帖真迹出来。”
  “这,这怎么可能。”杨松筠带着满脸不信的表情看着邵巽。
  “嘿嘿,神奇就神奇在这里。”邵巽则一脸的莫测高深。
  一时间,杨松筠的好奇心被彻底的勾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邵巽很小心的听了听院里的动静,确定没有声音,从台阶上走了下来,小声的说了俩字:“揭画。”

  话音未落,院门打开,一个粗手粗脚农妇模样的人走了出来,瞥了一眼邵巽,哑着嗓子说道:“跟我进来吧。”
  邵巽冲着杨松筠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俩人把话头先压下,一会再说。杨松筠会意的点点头,两人一前一后跟着走进去。
  来到客厅,农妇让两人坐下,不见斟茶,不见递水,就留下一句话:“我们家老爷正在休息,一会自然来见你们。”然后再没出现。
  杨松筠何时受过这等待遇,忍不住出言想讽刺两句,却没想到被邵巽一声咳嗽挡住了:“林家这位脾气古怪,来之前我叮嘱过你,看我行事。”
  这时杨松筠也才想起昨天邵巽叮嘱的事情,没再说话,可是却没忘了刚刚邵巽提过的揭画,于是又问了起来。

  邵巽眼见不知道何时这家主人才能出现,也当做打发时间,摘下帽子,放在茶几上,清清嗓子,和杨松筠说了一个故事。
  这年是光绪二十年,时已至金秋。虽然这些年战乱频仍,但是皇城里的人们也自有自的一套宽心之术。
  眼见苦夏已经过去,街面的人越渐多了起来。马上就到了慈禧老佛爷的六十寿辰,虽然没有平头老百姓什么事情,可是在这片当官的多如牛毛的天子脚下,官员们置办寿礼的风气还是让街市又如过年一般热闹。
  京南琉璃厂,遍布着大小多家古玩店,平时大都市一些文人墨客前来淘换一些笔墨纸砚,古籍善本。眼下,来来往往的却都是官职在身的人,都希望可以弄到一件能讨老佛爷欢心的东西,为自己的仕途加点砝码。
  在这一片古玩店中,有一家名为寒江的店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其他家点无论规模大小,都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可是这家店,却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前来。倒也真应了店名寒江之意。

  这家店的主人姓赵,排行老四,自号独钓翁,是一个很是有些清高的老学究。不过在文玩圈内,却凭借一双从没出过错的眼睛博得一个好名声。本来这是好事,可是坏就坏在,无论是哪个客人在琉璃厂买了东西不放心,都来找他看。他也是一副热心肠,有求必应。看到有人打眼上当,就会直截了当的告诉人家。一来二去,不仅挡了别家的财路,还把苦心为下的一群朋友全都得罪光了。自家的生意也变的越来越惨淡,朝不保夕。


日期:2010-2-8 8:35:00

  揭画(3)
  这天,寒江的生意依旧冷清。因为生意不好,之前的几个伙计也是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学徒还在跟着赵老四,无聊的他也在打着瞌睡。
  这时候,有人走进寒江的大门,看到睡意连连的小伙计,用手很是使劲的拍了拍门。这一下,不仅将小伙计惊得睡意全无,连在后院的赵老四也给喊了过来。
  不知道是因为闲极无聊,还是看到有客上门开心,赵老四来开椅子亲自接待这位客人。
  客人似乎不是本地人,虽然在极力模仿京腔京韵,可是偶尔还是有一句两句显得不是那么地道。自小在老皇城根下长大的赵老四,自然分辨的清楚,可是却没有细想太多。这种人现在也不少,学的一口京腔,在侃价过程中,多少能占点便宜。

  “您好,请问您要看点什么?”
  “哈,打扰,听闻赵老慧眼无双……”话没说完,就看到赵老四摇着头说:“如果是照我看东西,那就请回吧,我现在已经不替别人看东西了。”
  “呵呵,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想找您看东西,我是知道您眼力好,想在您家出售一样东西,不知道您收不收?”
  听到不是找自己掌眼的,赵老四暗自松了口气,笑呵呵的说:“收,当然收,只要是真东西,我们家自然要。”
  “东西真与不真,您一看就知道。”说罢,拿起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长条的木盒,从中取出一幅卷轴。

  卷轴颜色泛黄,似乎是古旧之物,一尺多款,用一根褐色丝带系住。客人点点头说:“劳烦您给找张长桌子。”
  赵老四一听自然明白什么意思,将客人带到里屋,专门用开放置画卷的一张长条桌的跟前。客人说了声谢,随手将卷轴在桌上展开。
  卷轴足有六尺多长,将长长的一张桌子占了个满满。全部展开后,赵老四定睛一看,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几乎是喊叫着说道:“汉宫春晓图?!”
  “赵老板果然识货。”
  赵老四没顾得上再搭理客人,连忙凑上前去,仔细的观察起了面前的卷轴。从纸张到画风,从墨迹到印章,凡是有可疑的地方一处都没有错过。
  “真迹,真的是仇英的真迹《汉宫春晓图》。没想到有生之前,我还能见到这幅画。”

  “呵呵,得赵老板一句肯定我也不枉跑这么一趟了。”
  稍稍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赵老四也恢复了理智,“这幅画您真的打算出手?”
  “当然打算出手,否则我今天过来干什么?”
  “那出个价吧,实不相瞒,现在我们店可用的银两也不是太多,所以您要是要价太高,恐怕我也收不起。”
  “找老板果然快人快语,我也是玩古之人,也是曾经听过您的事情,所以今天才来找您的。这样,我也不漫天要价,一口价,五百两。”
  听到这个报价,赵老四心底暗自矛盾。五百两虽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是对于这幅传世名画来说,这个价确实相当于捡大漏儿了。自己收下回身再买,无论如何也能大赚一笔。可是,越是这样,赵老四心底越是打鼓,他凭什么低价就把这幅画出售给我了呢。
  赵老四装作思考的样子,慢慢在桌子前面来回踱步,实则再一次的仔细观察画中的每个细节。可是看来看去却没有发现任何破绽,确实是仇英的真迹。

  半晌之后,赵老四牙一咬,心一横,答应了那个客人,以五百两的价格将这幅画留在了寒江。
  客人走后,依旧忐忑不安的赵老四没顾得上喝口水,连忙穿好衣服带着这幅画出门,去找一个他信的过的朋友。木青的祖父,木老爷子。
  彼时的木家早已是四九城内闻名的古玩世家,木老爷子在文玩圈里绝对是一言九鼎的地位。听完赵老四所说的事情,木老爷子也仔细的看了一下这幅《汉宫春晓图》。赵老四则一直紧张的在一旁安静的等着,生怕从木老爷子嘴里说出来一个假字。
  过了一会,木老爷子抬起头来,轻叹了口气。赵老四的心则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你这幅画多少钱收的?”

  “五百两?怎么?不对?”
  “最多也就值这价了。”
  “您什么意思?”听到这儿赵老四有种眩晕的感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