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葬的秘密——国器之和田血玉》
第32节作者:
浮生轻尘 日期:2010-3-31 9:45:00
异宝
终于在呆到第三天的时候,木青再也忍不下去了,向其他几位评委告了一个假遛了出来。木青虽然家道显赫,但却少出京城。偶有几次出来,基本也是为了寻找珍贵古玩。像这种热闹的场合,木青还是极少遇到的。
不大的一片地面上人挨人人挤人,除了去参加赛宝大会的那些人,更有许多普通人带着一些自己认为是宝贝的东西来到这儿,希冀能用个自己满意的几个交易出去。很多东西价格低的让人惊讶,卖主也仅仅是希望用手中的看不到价值的东西来换取几天口粮而已。
虽然新疆是维族人的地盘,可是这个地方汉维掺杂,甚至面庞看起来不想维族人的倒是占了大多数。木青惊讶的看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以基地的价格买走了一个镶玉的犀角杯,而一对精美圆润的鸡心文玩核桃更是被人鄙夷的一无是处。
不过整个空地上最大的一片地方,却是被一大堆或大或小的石头占满了。新疆盛产玉料,尤其是和田。对于喜好玉的古代帝王一族,玉更是被赋予了无比珍贵的含义。黄金有价玉无价是民间百姓对玉价值的最直接的理解。而新疆出产的和田玉则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五大名玉。
最开始,每逢农闲时节,总会有很多人去到发源于昆仑山的白玉河(今玉龙喀什河)中捡拾玉料,以期可以买出一些贴补家用。后来,人们慢慢发现在昆仑山上的喀朗圭塔克也发现了质量上佳的白玉。随着和田玉的名声越来越来,前来采玉的人也越来越多。上好的和田羊脂白玉能抵得过一户中等人家几年的收成。很多人开始抛弃了自己原有的活计,开始加入到采玉的大军中来。无数的玉石资料被人们捡到之后,趁着赛宝大会也带来了伊犁。
木青见过的极品玉器不在少数,自然对这些籽料太大兴趣。可是就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一个衣衫褴褛的维族中年人,却正在被周围的一群人嘲笑。
那个人手里拿着一个长条形的青白颜色的东西,木青离的远一些看的不是很真切。却听到他身边几个人在肆意的叫道:“哈哈,你们看,这个穷鬼拿着一个什么东西,也敢在这个地方卖。”
旁边有人附和道:“是啊,说玉非玉,说石非石的,以我参加过这么多次赛宝大会的经验,都没看出来这是个东西,由此可见,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了。”
中年人在几个人的嘲笑之下更显得有些紧张,瑟缩着紧了一下衣服,站起身来就打算要走。几个地痞一样的人物却没打算放过他,继续跟在他身后肆意的喷着口水。因为赛宝大会的时候,各方势力都在,治安严格,他们倒也没敢动手。
在木青身边擦身而过的时候,木青终于看清了中年人手中所拿的那件东西。
一看之下,木青呆住了,竟然是和自己手中那块炎阳玉的造型如出一辙的一块人像。就在木青一呆的功夫,中年人已经经过了木青,向着人群中间走了过去。木青赶快回身追了上去,跟在中年人身后的几个地痞看到有人前来打岔,正想显摆一下威风。抬头一看,却看到来人很是眼熟。这几个经常在伊犁混的地痞,自燃曾经在赛宝大会开始的第一天看到金树新郑重其事的介绍过木青。现在借他们两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来招惹金树新的客人,自然灰溜溜的走开了去。
一直在前面疾步前行的中年人突然听到身后安静了,疑惑的回头看看。木青看到前面的中年人站住,自己已是收势不及一下撞在了中年人身上。弄的本来就拥挤的人群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日期:2010-4-1 10:06:00
葬玉
“哈哈哈哈。”听完木青所讲的前因后果,金树新捂着肚子大笑起来。回头用维语向坐在一边的中年人解释了一遍之后,中年人也略微有些紧张的笑了。
中年人叫阿里木,是住在伊犁城边的一个贫苦的放牧人。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手里拿着的这个东西,听说赛宝大会这边可以出卖自己的宝贝之后,也带着这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赶了过来,想看看能不能机缘凑巧的换点东西回去。
谁知道刚刚来到赛宝大会的场地就被一堆地痞给缠上了,本打算抱着惹不起躲的起念头一走了之,可是又被追上来的木青撞了一个跟头。本来看到他手里的东西,木青已经是很着急了。这次又把人撞倒,两个事情拧在一起,弄得当时木青有嘴说不出来。
偏偏这个阿里木还是土生土长的维族人,一句汉语不懂。两人七嘴八舌的互相说了半天,完全等同于鸡同鸭讲。最后没办法,木青强行把阿里木给带到了金树新的府上,让金树新充当翻译才总算解释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笑过之后,邵巽也注意到了阿里木拿着的那个人像,拉了拉木青的衣服,低声问道:“这个人像好像我们手里的那个不太一样。”
木青点点头说:“形制差不多,只是材料不同而已。我们那块人像是炎阳玉的,如果真的是出自同一匠人之后,那么他手中那块人像的材质绝不在炎阳玉之下。”说罢,向着金树新点了点头,意思是能不能问他要过来仔细看一下。
有金树新在中间做翻译,沟通倒是简单了许多。更何况,阿里木本就是伊犁人,自然对金树新这个伊犁土皇帝的名字熟的不能再熟。虽然知道人家是有求于自己,可是阿里木现在还是害怕到不行。听到金树新开口,想都没想,毕恭毕敬的站起来,双手将人像递给了木青。
人像触手寒凉,但是凉意中又有意思若有如无的温润感。通体呈绿色,但是绿色的表面上还有很多细小的莹白的斑点。同自己手中这个人像一样,眼前这块也是一个雕工精美的宫装女子。无论是身上的服饰还是人像的神采,两尊人像几乎是一模一样。除了材质的不同之外,木青的那尊人像略微丰腴,而阿里木的这尊则略显消瘦。青石人像的衣装褶皱都被打磨的极其平整,仅有一些痕迹还在。而在人像的足部,则有可有两个清晰的篆字:乾隆。
看到这俩字,木青的脑海仿佛一道闪电划过。难道眼前的这尊人像和自己一直要找的那处所在有什么联系?
“怎么样?看出什么没有?”金树新在一边好奇的问道。
“如果没有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件玉握。”木青沉声说道。
“玉握?那是什么?”金树新问道。
“古人殡葬的规矩讲究多。除了在墓中要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之外,一般还会在尸身上用玉制作各种部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玉塞,玉握和玉含。玉塞即所谓九窍玉,就是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九件玉器。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人下身的两窍。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九件玉器。玉塞源于这样一种种信念:‘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毕竟古人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玉握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使用玉做玉握始于汉代,在长条圆柱上加琢单线条,雕成一只玉猪。因为猪是财富的象征,因此玉猪成为汉代最流行的玉握。另外还有以璜形玉器作为玉握的。像这只雕成人像做为玉握,应该是很少见的。玉含则是在人死之前塞入嘴中,吞咽之喉咙部位的一种葬玉。一般是玉蝉,取其清高绝俗、复活再生之意。和玉塞之中的口塞又非一物。”
“没想到死人身上有这么多的文章可做,怪不得每逢兵荒马乱的年月就会有这么多的土夫子,这里面这能发财啊。”听完木青的讲述,金树新感慨的说道。“可是你怎么知道这个是玉握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