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南明》
第11节

作者: 孙敬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崇祯十六年,乐安公主去世了。巩永固很悲伤,整日在家守着妻子的灵柩,不眠不休。
  直到礼部的官员找上门,他才意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办!

  礼部官员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来拿回公主生前用过的东西。大到公主的车马,小到公主的洗脸盆,都得带回去。
  太过分了吧,人家才死了老婆,你们这帮人就堵门口回收东西!有点人性没啊?
  其实,还真不是礼部的官员们不懂事,他们奉命行事,因为这是写进明朝法律的规矩!没办法,收吧!
  礼部干这事,熟啊,不用开清单,烂熟于心。首先是金册(下嫁时的册封敕令,相当于皇家颁发的结婚证书)、凤冠霞帔,接下来是生活用品,镜子、梳子、被子、洗脚盆!
  这边收拾得欢畅,那边驸马不干了,谁让他痴情呢!

  一向很有绅士的巩永固,很不绅士地撵走了讨人嫌的礼部官员。此后专门上疏皇帝,想破例留下公主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器物等等。
  为此,崇祯专门召见了他。
  他流着泪对皇帝说:“我曾经随公主拜谒福清公主(朱元璋第八女)的祠堂,那里都供奉有公主生前的金册衣冠,这样活着的人就有了寄托哀思的地方。现今公主远行,微臣之后的漫长岁月,都要在思念中度过。恳请陛下准许微臣留下公主的衣服器物!”
  对于巩永固来说,如果公主的去世,使他和公主的婚姻生活彻底终结,那么上交遗物就意味着,带走他和公主爱情的全部证明。
  每每想到这里,他的心就像被利刃剜过般疼痛。锥心之痛才能引发反常举动,一向谨守规矩、从不提过分要求的他,破天荒的向崇祯提出这个不情之请。
  崇祯知道他难过,同时感念他对妹妹的一片深情,就恩准了这个请求。
  悲伤的巩永固,在公主去世后的一年中,一直寂静的呆在自己家里看书写字,以此来逃避记忆!

  谁知京城失陷后,他终于打破沉默,做出为后世传诵的惊人之举!
  到那时,我们将知道,乐安公主这辈子,虽然短暂,却很幸运!
  她最幸运的事,不是有一个做皇帝的父亲和两个做皇帝的哥哥,更不是拥有一个备受宠爱、险些做了皇贵妃的母亲,而是能够嫁给有情有义的巩永固!

日期:2009-12-26 10:10:21

  (17)觊觎
  盛京,崇政殿。
  “臣多尔衮恭请圣母皇太后万福金安!”
  “摄政王平身吧!”
  “谢圣母皇太后恩典。”
  “近日北京可有动静?”
  “回皇太后的话,李自成率领的叛军到达北京近郊,相信很快就会攻击昌平和居庸关。这两个地方一旦为叛军所得,京城将无险可守!”
  “看来叛军取得京城,只是时间问题了。那我们需要作何打算呢?”
  “我们不需要做任何打算,除了两件事!”

  “我能猜到其中一件。”
  “哦?请太后说来听听!”
  “我们需要命令骁勇的八旗子弟们做好准备,一旦关内态势明朗,即可入关作战!”
  “太后圣明!”
  “另外一件,我就不知道了。”
  “这件事,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能做到,关内就会变成坦途,我们的勇士们将所向披靡!”
  “摄政王快讲!”
  “不惜一切代价,招降吴三桂!”
  位于京城西北角的昌平尚在明军手中,由总兵李守荣镇守。昌平的战略位置很重要,被誉为“京师之枕”,京师若想睡好觉,就不能少了它!

  这还不算,最要命的是,在当时,崇祯之前的明朝十五位先帝,除明太祖(在南京埋着呢)、建文帝(被叔叔打失踪)还有景泰帝(被哥哥废了)之外,十二位皇帝的陵寝,全部在昌平!
  崇祯知道,按照李自成的进军路线,攻击昌平是迟早的事情!如果他们进入昌平,看见地面上没什么油水可捞,跑地底下抢死人的东西,这就坏菜了!
  侵扰列祖列宗的长眠之地,破坏龙脉暂且不论,就算他崇祯以死谢罪,到了地底下,总得见十二位先帝,那时真就没脸了!
  李自成他们有没有这么混账,尚不确定。但崇祯的担心绝对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同样被称为流寇的张献忠,在进入凤阳之后,一把火烧了朱元璋的祖坟,十分缺德!害得崇祯因为祖坟被刨这事,专门颁了“罪己诏”,即皇帝写的检讨书!
  当然,个人认为,这件事情纯属巧合,因为像张先生这样缺了大德的人,天下比较难找!
  不过在崇祯眼里,李自成和张献忠并没有什么区别。为防止刨坟事件再次出现,同时形势也太过危急,崇祯抢在李闯进昌平之前,再下“罪己诏”。这种检讨,崇祯之前做过四次,这已经是第五次,谁也没有料到,这居然不是最后一次!

  记得我上小学时,被老师罚写检讨,还十二分的不情愿!一个成年人、万乘之尊的皇帝写检讨,岂不够郁闷的?而且这份检讨,不能揣兜里,不能压枕头底下,要公开传檄,昭告天下!
  我被老师罚写检讨,还能趁老师不注意跑掉,要杀要剐,明天上学再说!崇祯先生就不同了,他没跑!可怜!
  在特殊环境下催生出来的长篇大论,按说不会有什么实质内容,但当我看到其中的一句话时,还是被深深地的震撼:民罹难锋镝,蹈水火,堇量以壑,骸积成丘,皆朕之过也!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官话、是表面文章,是糊弄鬼的,但我仍然愿意相信,这出自崇祯皇帝的本心,是他身为万民的君父,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也许他根本做不了什么,但只要能老老实实的认错就已足够!毕竟这年头,找到一个肯自认有错的人,不是那么容易!

  忙着与李自成死磕的崇祯,绝对想不到,在山海关之外,有无数双哇绿哇绿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和老冤家李自成!
  那些彪悍的骑兵,等候大胡子多尔衮(画像为证)一声令下,便可冲入关内。当然,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抢劫!他们改行了!
  崇祯没有时间去想,总来捣乱的女真人(现在叫满清),此时为何如此安静!因为崇祯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饿狼在向猎物发起冲击之前,都如此安静!

日期:2009-12-27 08:13:17

  (18)梦魇
  面对数倍于己敌人的围攻,身穿铠甲的青年男子毫不退却,抡起大刀砍向离自己最近的敌人,被击中的人发出惨叫,鲜血喷涌而出,便应声倒地。
  敌人发现制服他很困难,纷纷来围攻他,希望尽快迫使他放下武器,以减少自己人的伤亡。
  他们觉得眼前这个男人真是不可理喻,我们几百人围攻你们几个人,输赢已经注定,为啥还要顽抗呢?有意思吗?娘的!
  男子虽然武功高强,终究势单,体力渐渐不支。他的眼前忽然变得一片昏黄,看不清敌人的脸。
  他晃晃自己的头,想使视线清楚一点,却没有效果。

  他模糊的辨认出,身边的亲兵已经一个不剩,是死了?还是跑了?周围怎么全是敌人如云雾般飘渺的脸?
  他稍微愣了一下。
  随即收回刀锋,对着自己的胸膛,奋力一刺!
  一点不疼,似乎一丝清泉划过胸膛!
  他终于再也看不到任何光亮,哪怕是模糊的,世界已一片漆黑!
  但他却笑了。

  乾清宫,子夜,晦云密布。
  崇祯软软地倚靠着龙椅,闭上干涩的眼睛,意识逐渐变沉。
  “娘,娘,你要去哪啊?”小男孩奋力追着他的母亲,可他太小了,怎么都赶不上母亲匆忙的脚步。
  母亲回过头,小男孩看到一双哭肿的幽怨的眼,母亲脑后那个漂亮的发髻不见了,黑发瀑布般披散开来——这是宫中责罚妃嫔的象征。
  “检,娘要出宫办点事情,很快就回来。娘不在的时候,你要听东李娘娘的话,知道吗?”母亲的眼圈逐渐红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