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时光————记录一段留学往事》
第15节作者:
阿简妮 日期:2010-10-09 10:24:48
自从向林珊那天从顾安仪家回来后,心情很难再平静,生活原来可以比有吃有喝更高的追求。她想到了那年使馆门前长长的队伍,无助的顾安仪。她们本是一样的人,今天的差别无非是取决于选择了什么样的男人。
小钟下班回来时搬回来一箱carapils啤酒。小厨房里拥挤不堪,堆满了各种杂物,他踢了踢脚旁的纸盒子才腾出一小块地方放啤酒。
“林珊!你多少天没收拾厨房了?看着好乱啊!”
向林珊这才不情愿地离开了电脑,到厨房看了一眼,埋怨说:“你有本事换个大厨房啊,这么小的厨房你让我怎么收拾?哪样东西都不能少!”她踢了一脚小钟买回的那箱啤酒,“你要买就买点上档次的,天天喝这种破烂货!”
“上档次?那是要钱的!”
在林珊的一脸鄙夷中,他拿了一听啤酒喝得呼呼噜噜的,坐到了电脑前,不时用袖口擦擦嘴角溢出的液体。林珊在旁边越看越恶心,赌气将泡好的两碗方便面放到桌上,没理小钟,自顾自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钟才觉出反常,“怎么回事?饭好了没有?怎么又吃方便面?我每天干得可是体力活需要营养。”
“干体力活说明你没本事!”林珊心里恶狠狠地想,头也没抬继续吃面。
小钟三口两口吃完了面,又去煎了一个鸡蛋。
林珊的心里依旧不痛快,越看他的吃相越来气,故意找茬地问道:“我们以后怎么办呢?你有什么打算?”
“什么以后?”
“我们不能总是这样过下去啊!”
小钟抬头白了她一眼,问道:“你还真想和我过下去啊?”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小钟舒展了下身体,懒洋洋地说:“我还真没那么远的想法。”
“那我们这样算什么?”
“你说算什么?各取所需呗,你千万不要和我讲感情啊、爱啊什么的,我们之间没那个东西!”
林珊一听气急败坏地对小钟怒目而视。
小钟倒轻松地笑了起来,随即沉着脸问她道:“那个鬼子李是怎么回事?”林珊脸色一变,小钟继续说道:“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你那点丑事我不计较,是因为你也不是我老婆。”
林珊一阵难堪,小钟心里当她是什么显而易见,不过自己心虚也不敢发作。
这一晚林珊变得少有地沉默,电脑都没有碰早早上了床,睡觉是最好的掩饰,小钟不会再说话打扰她,她尽情着体味内心对安定舒适生活的渴望。
日期:2010-10-11 10:45:48
第二天一清早,林珊对着镜子精心修饰着自己的脸。她天生白皙细腻的皮肤一直都是骄傲的资本,她比顾安仪大5岁,可一点也看不出来,她完全有资格过安定、富足的生活,和有修养的人在一块。昨夜,她已经想好,自己再不能整天在家里上网消耗时间了,“鬼子李”这三个字自从被小钟讲出来后,她顿觉索然无味,那个虚拟的人,给不了她任何现实的东西,她是个很实际的人,因此她决定靠自己去争取想要的生活。
小钟见林珊准备出门的样子,问了句:“你要去哪里?”
林珊告诉他去学校。
小钟含混地嘟哝了一句什么,林珊没听清,见他翻身继续睡去,也懒得追问。
林珊出门早,马路上相对清净,只有脚步匆匆赶着上班的男男女女,有三五成群有说有笑上学的学生,有的在麦香四溢的面包房前停下来,买了面包吃着赶路。林珊并不着急,离上课的时间还早得很,她早早出门只是想透透空气,清醒下头脑。
林珊已经很久没来上课了,落下的功课多得她都没信心补。债多了不愁,她本来也没把读书做为出路,也深知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在学校浑浑噩噩熬到中午放学,街上充满了炸薯条的诱人味道,林珊也排队买了一包,边吃边走,脚步悠闲,东张西望。
“小姐你好!请问你讲英语还是法语?”一句好听的声音传了过来,打断了林珊的思路,她扭回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人礼貌地对着她微笑。
“英语、法语都可以,请问您有什么事情?”林珊边回答边打量着面前的女人。
面前的女人衣着讲究,修养很好。女人自己介绍说她叫玛丽安,是名基督徒,不知林珊是否对基督教感兴趣,如果有兴趣可以参加他们每周五晚上举办的查经班学习,主持人是一对来自英国的牧师夫妇。
这是一名传教者,林珊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虽然这是个天主教国家,可其他教会的活动也很频繁。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总有不同教会举办的各种活动,林珊不属于任何教会。而今天她被眼前这位女人脱俗的举止折服,没做细想便答应了下来。
玛丽安非常高兴,给林珊写下了查经班的地址以及她自己的电话,并热情地为林珊指路。
分手后林珊回味着和玛丽安的这次谈话,不由心中一动:以前常听人们讲到教会的力量很大,自己怎么没有早和他们联系呢?说不定自己以后要靠他们帮忙呢,当初阿尔伯神甫不是也说过这样的话嘛。唉,自己真是愚笨得可以,现在才想到这些!她又感到了一份希望,遇到玛丽安让她暗自庆幸。到了星期五晚上她去过查经班后,又非常庆幸结识了瑞典小伙子尼尔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