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小手笨拙地握着勺子,撒得到处都是,衣服总是油渍斑斑,有一次外婆担心饭凉了,想快点喂完,遭到她的强烈反抗,一定要自己吃完才满意地下地走了。大约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她自己穿鞋,一只已经穿好了,另一只穿了很久却怎么也穿不进去,她小脸憋得通红大哭起来,我走过去说:“妈妈告诉你怎么穿。”便帮她把鞋穿上了,这一下她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说:“不要妈妈穿,自己穿。”她把鞋脱掉了!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这样处理不对,静静地在旁边等,看她怎么解决。她还是哭,一边哭一边使劲穿鞋,穿了好一阵,终于穿上了,她大喊:“(我)自己穿好了!”破涕为笑!
孩子的视角:成人的帮助让她有种挫败感,等于大人在对他说:你不行,我帮你。她并不会认为你在帮助,在她看来是不信任,是轻视。只有通过自己一次次错误和失败解决问题后,才能得到自豪感和成就感。
成人帮助的三个不利:1、让孩子不自信,觉得自己没用;2、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懒于思考、懒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向大人寻求帮助,从而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3、不独立,依赖成人。遇到困难就退缩。
成人应该这样: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干涉,先在旁边观察,静静等待,看孩子是怎么解决的。如果孩子哭闹,这是正常的,说明孩子想自己解决而不是放弃,鼓励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孩子,这个有些难,但你这么聪明,能行的。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失败,正是一次一次的错误让孩子从中总结出正确的办法。不要嫌麻烦,比如因为孩子穿衣服太慢、吃饭弄得太脏、玩水把身上弄湿、收拾碗筷会打碎••••
记住:你觉得是“帮助”,在孩子看来却是“剥夺”。
日期:2009-3-7 20:59:00
爱画画的孩子
周周特别喜欢画画,一岁十个月的时候的一天,她在涂鸦,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大球球,大球球。我过去一看,真的画了几个气球!虽然是那么笨拙和稚嫩,却也是那么可爱,可以看出来是气球!我激动万分,马上把她这幅“作品”贴上了墙。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画杯子、帽子、小鱼、瓢虫、苹果,大约两岁三个月的时候会画人了,自从会画人后,每天热衷于画人,各种各样姿态的,大脑袋、小身子,小脑袋、大身子,歪着头的,弯着腰的,高兴的,哭脸的,每天画好几次,每次可以专注地画上一个多小时,乐此不疲。这段时间会画有情节的了,比如,小鸭在池塘里游泳,池塘边有花和草,后面有高山;妈妈带着宝宝上菜市场买菜;妈妈和宝宝在马路上走,走到马路口,看见红灯停一停,看到绿灯大步走(读过这首儿歌,居然把儿歌的内容表达出来了);周周在床上睡觉,妈妈在门外面吃饭等等。她作画很大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往往十几秒钟就画完一个人,一个人头像就可画满整个A3纸(我们一开始就给她用大张的纸,没有用过小张的纸),小鱼不仅在水里游,还可以在天空中飞!我尊重并欣赏她画的一切,不想用成人的思维去禁锢她,孩子画画的技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意!
前两天,邻居家的孩子小宇来我家,他五岁了,在一家美术培训班学画半年,他和周周一起画画,周周下笔大胆,没有丝毫犹豫,几秒钟画了一个人。小宇琢磨好一阵,“精雕细刻”般地画了一棵树,转过头看看周周的画说:周周,你画错了,耳朵还要画到上面一点。我一看,周周把小人的耳朵画在头部靠下面一点,五官都靠下面了一点,看起来是一个低着头的人。我纠正小宇说:周周没画错,这个人低着头呢,不信你再看看。小宇再看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小宇似乎总是担心自己画错,还问我有没有橡皮擦,没画好要擦掉。我想一定是这美术班的老师不懂敎孩子,孩子画画最紧要的是大胆、大气,畏畏缩缩、涂涂改改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画画的自信!相比之下,周周画画那叫“勇往直前”,在她的思维里,没有“画错”、“重新画”、“涂改”的概念(一开始我给的就是油性笔和油画棒,没法涂改),没有任何的桎梏,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她的想象力很丰富,比如,早上她握紧裤腿(没穿在身上的)说:(这是)花花,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她小手握着离裤腿十公分处,裤腿的末端散开来还真象朵红花!还有一次,她两手半握拳,食指和拇指捏着,两手靠在一起,说是眼镜!真的感叹孩子的想象力!我等大人什么时候会有如此美妙的想象力(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把我的想象力早已扼杀得精光)!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惊人的想象力,只不过一点点被父母、老师、学校等成人的定势思维给扼杀了,有谁曾料到,这些看似“合理”的扼杀其实在扼杀掉一个个未来的画家、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阅读过此文的朋友:
楼主向各位提个小小的要求,敬请阁下留下评论,写下感想,对于楼主的这一认真思考请不要只是轻轻而又无声地走过.......“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只是想帮更多的人。
日期:2009-3-8 18:16:00
周周语录:
爸爸,慢点(走),(小心)摔跤!
妈妈,慢点,(厕所)滑溜溜!(一岁八个月刚会说话时)
妈妈,你老了,我长大了,我给妈妈洗脚。去年我打小朋友了,现在不打了。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外婆。
爸爸妈妈都爱我。(作幸福状)
鹦鹉好可爱啊!(在鸟语林看到鹦鹉时大发感慨)
今天好开心!
妈妈,别打我,呆会我生气了!(皱着眉,撅着嘴)
日期:2009-3-10 16:38:00
孩子任性怎么办?
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喜欢发脾气,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打人咬人、摔东西,家长感到特别头痛,感慨带孩子真累!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任性呢?原因有多方面:
1、孩子自身因素,孩子从一岁多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要穿自己喜欢的那件衣服、要用筷子吃饭、走路要走花坛边、不把玩具给某一个小朋友玩等等,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便会抗议甚至大发脾气,其实这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没有得到成人合理引导,孩子变得“逆反”。
2、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孩子没有安全感,导致情绪暴躁。或者家庭成员性格任性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3、教育不当因素,家长过于宠爱,什么都顺着孩子,孩子“肆宠而骄”。
解决办法:
首先,家长应该“懂”得孩子。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去思考,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给孩子以决定权。自从周周萌发出自我意识,我就给她衣食住行的决定权,比如穿什么衣服或鞋子、用勺还是用筷子吃饭、到哪里去玩等等,只要不影响人身安全、不对别人造成干扰,我一概视为“合理要求”。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尽量鼓励、支持孩子完成他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成天对孩子发布禁令,这不许摸,那不许干。例如周周一岁多的时候想用筷子吃饭(因为她看到我们用筷子,想模仿),但又吃不到嘴里,这时我给她一双筷子,同时再用勺子喂她,她拿到筷子以后开心极了!获得了尊重的孩子一定不会逆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