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40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乐乐妈为了改变乐乐胆小的性格,在乐乐2岁半的时候就送去了幼儿园,这是一家收费较高、教育理念相对科学的幼儿园。乐乐上了一年幼儿园后,并无太大改变。我分析,是因为奶奶和爸爸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改变。以前很少碰到乐乐爸妈,交流甚少,这几个月随着交往的增多,乐乐爸妈和我们逐渐熟络,交流也就多了。乐乐妈是一所职校的校长,乐乐爸也是老师,乐乐妈的的教育方式还是比较放手的,但乐乐爸不放手,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乐乐近4岁了,吃饭还靠喂)。但是乐乐爸妈的感情很好,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两个家庭是小区一千多住户中仅有的爸爸妈妈同时陪孩子在户外玩的家庭。我和乐乐爸说,孩子的胆小就是因为家长的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其实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对孩子应该“放养”,不应该“圈养”。乐乐爸亲眼看到我们是如何对待周周的,逐渐接受了我的这些观点,态度慢慢转变了,对乐乐放手了许多,一些刺激的游戏(比如前文提到的百果园的拓展项目),只要周周被允许,乐乐也能被允许参加了。虽然奶奶并无太大变化(这个影响不太大,因为乐乐白天在幼儿园,回家后就是爸爸妈妈带,奶奶带的时间不多),不过随着乐乐爸的教育方式的转变,乐乐的胆子逐渐变大了,不仅和我们打招呼,而且还会主动和我们说话,和周周在一起更是说个不停了!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上幼儿园后,主要的教育任务还是在于家庭,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要大于幼儿园。那么我们如何和幼儿园保持良好够通、做好家园共育呢?几点建议:
  1、选择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2、入园时把孩子的性格特点、习惯、爱好、体质等详细情况写在纸上交给老师保存(大部分幼儿园有幼儿基本情况表格),让老师了解你的孩子;并且把你的教育观和老师仔细沟通,也借此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交换意见;
  3、定期和老师做当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尤其是孩子的情绪、行为习惯、和其他孩子相处等方面,不要简单询问“学了什么”就了事,实际上很多隐性的东西比如性格变化、能力的提高等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只能靠家长细心观察方能了解;
  4、如果孩子是坐校车上学,家长没有机会经常接触老师,可以通过电话、QQ等方式和老师沟通;

  5、关注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并积极投稿,按时填写每期的家园联系手册,注意不是敷衍老师,而是认真填写,把孩子在家的微小变化(包括情绪、性格、习惯、能力、健康等方面)详细向老师汇报,有什么希望老师配合的地方也可以写下来;
  6、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比如六一庆祝活动、家长开放日、户外亲子郊游、园内亲子活动、运动会等等。幼儿园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比如庆典活动的摄像、化妆,外出活动的看护、提供车辆等等,我们能做到的要尽全力协助;
  7、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来,比如有的幼儿园需要家长给小朋友讲解职业(比如医生、消防员等等)的特点,如果我们是从事该项工作,我们就要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和幼儿园合作;
  8、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请家长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小实验、小游戏或是户外体验(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水变成冰的实验、做手工、观察秋天的变化等等)。
  9、孩子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都要第一时间和幼儿园沟通,共同寻找原因,沟通探求解决方案。


日期:2009-12-5 8:17:00

  周周看过的书太多了,一一列举可能名单太长,列举一些她感兴趣而我也觉得比较好的吧,供大家参考:
  1、好饿的毛毛虫
  2、彩虹色的花
  3、不一样的卡梅拉(9本,上集6下集3)
  4、凯蒂的名画奇遇(7本)

  5、忙忙碌碌镇(4本)
  6、嘻哈农场(4本)
  7、暖暖心绘本:是谁在门外(4本)
  8、我永远爱你
  9、小熊的特别愿望
  10、我们是一家

  11、青蛙弗洛格
  12、漫画:父与子(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和成人阅读)
  其中图画很美的:彩虹色的花、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文图都很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这一套一定要买,太经典了!培养孩子敢于想象和做不一样的自己。

日期:2009-12-6 9:14:00

  早上起床,周周穿好衣服后,在床上边念边跳,节奏感十足,顺口创编了这么一首:
  我是一只蝴蝶,我是一只蝴蝶,
  飞飞飞
  我是一只蜻蜓,我是一只蜻蜓,
  11,22,33,44,55,66,77,88,9—9

  我是一只小猪,我是一只小猪,
  肥肥的小猪,
  我长大了!
  周周穿鞋时发现鞋子上镶嵌着水晶,她说“亮晶晶”的。我说,这是一个新词呀,还有什么是亮晶晶的。周周说了一长串:
  太阳下山了,

  月亮升起来了,
  天空中有几颗星星,
  亮晶晶的。

日期:2009-12-7 12:33:00

  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蒙台梭利说,儿童需要秩序就如动物离不开陆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秩序会产生自然的快乐。如果成人的世界有太多不守秩序的行为,那么无序的世界会让孩子思维混乱、无所适从。如果孩子处在一个人人都遵守秩序的社会,他们自然会坚守秩序;如果每个孩子都守秩序,那么社会自然是一个有序的社会。这两者互为因果,反之则是一个恶性循环!

  阳光明媚的上午,周周和晓晓在小区花园荡秋千。一个叔叔抱着一个约一岁半的小男孩过来了,坐在离秋千4米左右的长凳上,叔叔说:“姐姐让给弟弟荡秋千好不好?”说了好多遍,晓晓和周周面无表情,都没理他。我走到周周面前问:“小弟弟想荡秋千了,是不是让他荡一下啊?”周周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又问:“为什么呢?”周周理直气壮:“因为他没有排队!”多么充足的理由!我故意(说给那位家长听)大声地说:“因为弟弟没排队啊,那如果弟弟来排队你会让给他吗?”周周说:“会!”叔叔听到了我们的对话,赶紧抱着孩子走了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排队,我们排队。”过了一小会,周周果然主动把秋千让给了小男孩。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别人不排队她是不会让出来的,一定要求别人排队。最有意思的是,一次有两个孩子在排队,杰杰在前面,莫子排在后面。周周下来后,两个孩子争抢秋千,周周本来打算走了,看见他们抢,她居然去帮杰杰抢,一边还大声喊:“要给杰杰荡!她先来!”莫子的妈妈制止莫子争抢,不过最终还是向孩子妥协了:“你只玩一次就要让给姐姐玩好不好。”见莫子胜利了,杰杰很失望。周周很愤怒,我对周周说:“周周,你是对的,先来的先玩,应该是杰杰先玩,莫子错了。”见我认可了“真理”,周周愤怒才减轻一点点,仍然嚷嚷着“要杰杰先玩”。

  蒙台梭利说,儿童需要秩序就如动物离不开陆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秩序会产生自然的快乐。所以周周总是如此坚决地捍卫着她所认可的“秩序”!成人的世界有太多不守秩序的行为,无序的世界让孩子思维混乱、无所适从。如果孩子处在一个人人都遵守秩序的社会,他们自然会坚守秩序,而如果每个孩子都遵守守秩序,社会自然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互为因果。反之则是一个恶性循环。

  某日偶遇一位香港妈妈,老家是江西的,十几年前嫁到香港。我们聊到香港和内地的环境差别的话题,她说的一件事情让我非常震撼,以下是这位妈妈的原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