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48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仅是成功,幸福的人生一样要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所以挫折教育也是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挫折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有的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反而千方百计扫清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孩子摔倒了,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跑过去赶紧扶起来,倘若看到摔破皮或有个包,便心疼得不得了,显露于脸上。孩子本来不想哭的都被家长这幅模样给吓哭了。“摔倒”,这是多么好的挫折教育的机会呀,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是每个孩子本来应该会的,可家长们根本不给孩子自己爬起来的机会。多次摔倒都被扶起后,以后孩子再摔倒就只会等着别人来扶了,丧失了自己爬起来的能力。

  一个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每天晚上被奶奶强迫拉大便,其原因竟然是担心孙子在学校拉大便自己处理不好!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拉大便后还不会自行处理,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是他能处理的了!家长在清除孩子前方的障碍时,同时也把孩子的宝贵的学习机会给清除掉了。
  很多家长说孩子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哭,比如扣扣子总是扣不上、玩玩具总也插不进、剪纸老是剪不好,碰到这样的挫折的时候,烦躁得不得了。其实遇挫哭闹比不哭闹直接放弃要好,孩子一边哭闹、一边尝试说明他试图克服困难,只是对前方的困难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力感感到沮丧和烦躁,此时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的哭闹和烦躁,帮孩子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耐心等待并鼓励孩子对困难发起“进攻”,直到最终克服困难。孩子在克服困难后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并激发下次面对挫折勇于挑战的信心。

  现在城市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了,孩子面对逆境和吃苦的机会相对比较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挫折”还是随处可见。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及时引导。下面罗列几类常见的“挫折”教育良机:
  1、日常生活环节的挫折。比如刷牙、晾毛巾、穿鞋袜衣服、拉拉链、叠被子的时候遇到的困难。
  2、游戏、学习时的挫折。比如上文周周拼插积木时遇到的困难。
  3、与同伴交往时遇到的挫折。比如和同伴发生冲突、或被同伴拒绝。
  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还需注意几点:

  1、挫折教育不是“批评”教育,更不是“打骂”教育,须正面鼓励;
  2、把握“挫折”的度,给孩子一个跳起来可以摘到的桃子,否则过度的挫折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3、不要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挫折,顺势而为;
  4、生活中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日常生活环节对于孩子而言处处是挫折,包办代替等于剥夺了孩子面对挫折的机会。此外,生活都不能自理,孩子会有一种无力感,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挫折;
  5、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僦而就。孩子面对挫折出现哭闹、烦躁甚至放弃的时候,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平静对待。


日期:2010-1-6 10:14:00

  培养孩子主动交往的能力
  周周、乐乐和思思在乐乐家玩,她们一起听着音乐跳舞。周周和乐乐手拉手模仿电视里面跳交谊舞,周周围着乐乐转圈,两个孩子开心得不得了。突然,我发现思思不见了,我问思思妈,思思呢?思思妈起身,原来思思躲在卧室里,撅着嘴、皱着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马上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了,她一定是觉得周周和乐乐在跳舞,她被排除在外,为此而失落和伤心。外面的欢声笑语不属于她,她一个人躲在这里生闷气呢。我蹲下身来问,思思,是不是你也想跟周周、乐乐一起跳舞呀?思思点点头。我给她打气,那你去找她们呀!思思妈也附和着说,是的,你去找她们玩。思思犹犹豫豫站起身走了出来,很想开口又担心被拒绝的样子,我再次给她打气,你说呀,她们会和你一起玩的。最终思思还是没能说出口。我转而对周周和乐乐说,思思也想和你们一起跳舞,你们愿意吗?周周停下来,拉住思思的手说,来,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在周周拉思思手的一瞬间,思思的脸立刻由阴转晴了,三个孩子又玩到了一起。

  思思在人际交往中缺少一种主动性,看到别人玩到了一起,她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心里很失落。虽然她很想参与进去,但是鼓不起勇气,等着别人来找她。其实很多孩子都象思思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中处于被动地位,不会主动加入其中。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孩子,在家里话很多,和熟悉的小朋友也能玩到一块,但是在幼儿园参加集体活动时就游离于团体之外了。她的状态是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玩,眼睛里充满羡慕,但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这些快乐和欢笑只是别人的。虽然她对集体活动很有兴趣,但是她不敢加入进来。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并不是特别胆小的那种,但是他们就是比较被动,他们想加入到团体中来,但从来不会主动出击,只是等待别人来邀请他。

  主动交往是一种能力,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中,迅速适应这个团体,和团体中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成为团体中一个被忽略的对象,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孩子都缺乏这种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缺乏一个真实的“社会”,缺乏锻炼的机会。孩子参加团体活动的机会不够。除了幼儿园,孩子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参与多人的活动,有时就算参与,家长也免不了介入。大多数情况孩子是跟一个或两个同伴玩,甚至一个同伴都没有。而在很多传统幼儿园,老师容易过早介入到孩子当中,比如玩一个游戏,老师会安排张三当什么,李四当什么,王五当什么。孩子只有被动接受的份,没有彼此协商和合作的机会;孩子有冲突,老师唯恐出乱子,立刻过来“调停”......所以,传统幼儿园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而是一个有人监督、管理、调停的群体,孩子在这样的群体里,总是“被”安排了,自然无从锻炼其主动性。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怎样的团体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一个自由的、平等的、没有大人介入的团体才是真实的社会。比如很多单位聚会的时候,允许带家属,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大人玩大人的,孩子玩孩子的。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打打闹闹、玩耍嬉戏,哭的哭、笑的笑。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
  我就在周围努力地给周周营造一个这样的小社会,我和身边一些熟悉的、开明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把我的教育观“灌输”给他们,让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我保持一致。一有机会就“召集”三四个甚至更多孩子在一起玩,而家长们除非必要,否则不介入到孩子当中。目前周周的主动性还是比较强的。比如在团体当中,周周会主动找别的小朋友玩,跟陌生的小朋友能很快玩到一起。在路上碰到陌生的小朋友,能友好地和别人拉拉手。

  人是“社会人”,离不开社会交往。一个不够主动的人,就难以获得和别人交流的机会,难以架起发展人际关系的桥梁。因此,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该从培养孩子的主动交往能力开始。

日期:2010-1-7 14:41:00

  周周曾经在拉屎的时候问过我多次,妈妈,为什么我要拉屎呀?我说,因为我们每天都吃饭,饭菜吃到我们的肚子里,慢慢消化,就变成了屎。屎是废物,要拉出来才好,如果不拉出来人就会生病。我还在网上搜索人体内脏器官的图片,对照图片跟周周讲解“消化”的过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