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
第14节

作者: 小鹏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4-05 17:45:03

  零三零:战争与和平
  2005年11月
  越南,西贡

  西贡的中央邮局是个印度支那时代留下的庞然大物,高大拱形屋顶,有明媚光线射入。正中悬挂着胡志明同志的头像,他仍高居神坛,接受四方朝拜。现在这座城市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更多人只记得那个殖民地时代的名字,西贡。
  从这里寄出一张明信片几乎是每个旅行者都要完成的一个仪式,坐在大厅中央的暗红色木椅上,把密密麻麻的思念写在明信片背面。小美也认真地写着,她的诚意因为空白处被逐渐填满而显而易见。
  越南向来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先是被法国殖民,随后又被日本和美国侵略,都让这个东方人满身伤痛。尤其是4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更像是往那羸弱身体上泼了一勺滚油,让他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这一切,作为旅行者,我无法回避。

日期:2010-04-05 18:03:03

  越南战争博物馆位于西贡三区。门外有书贩在兜售各种与越战有关的小说,比如《野战排》、《老兵回忆录》、《普利策获奖新闻照片》等,书贩并不固定于某处摆摊,而是把所有书摞在一起扛在肩上,远远看去,就像身负重物的杂技演员在时刻左右着平衡。
  展厅的第一部分被献给战地记者,贴满他们拍的照片以及他们自己的照片。比如美国人山姆,他是《瞭望》周刊记者,越战时他和一队美国兵被越南游击队包围,突围时他冲在最前,却和游击队员狭路相逢,山姆的头上和身上多处中弹,在他倒下的最后一刻,给同伴发出了撤退的信号。工作证上的山姆年轻英俊,很像老版《超人》的饰演者里弗。
  战地记者应该是这个星球最危险的职业。他们像士兵一样冲在最前,可手中握着的却不是枪炮,而只是钢笔和相机。越战中,一共有76名战地记者死在战场之上,他们来自交战双方。虽然他们拍摄的照片拥有各自的立场和视角,但摆在一起,就完成了对战争的客观描述。这就像在观看一场辩论比赛,观众的观点随着正反双方的阐述而兼听则明。
日期:2010-04-05 18:27:53

  我在展室内走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一张图片一张图片地仔细看。
  一个美国兵在给另一个大兵进行人工呼吸。旁边的注释说,他的努力最终失败。
  一个双手被反绑的越南女人,一柄刺刀抵着她的头。旁边的注释说,她正在被审问越共的下落。
  一个奔跑的小女孩,浑身赤裸,她的身后是燃油弹爆炸后升起的黑云。这张照片十分著名,被世界各大媒体头条刊发,也正是因为这个女孩,美国总统决定提前结束越战。
  很难得,越战博物馆没有连篇累牍地控诉战争对自己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它的视角是战争带给全人类的共同伤害,以及战争中所展示的真实人性。那最闪亮最阴霾的人性,懦弱或者坚强,镇定自若或者丧心病狂。在战争面前,没有赢家,没有胜利者,更没人值得骄傲。

  看着这些照片和文字,我需要不时用拇指和食指按住鼻梁,才能抑住一阵一阵的鼻酸。
  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的是一组当代越南儿童的绘画作品。放风筝的孩子,骑白鸽的孩子,跳舞的孩子,孩子们的眼中终于出现了缤纷的色彩,而不再是冷冰冰的黑白照片。这也是整个博物馆唯一让我笑出声的地方。
  出口旁的木桌上摆着几大本留言簿。各种语言,各种字体,写下的都是同一句话。我也用中文郑重写下:
  愿世界和平。
日期:2010-04-05 18:29:54

  去越南,我和小美从北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南宁,又坐四小时火车到了边境,从友谊关出境后一路乘巴士途径河内、顺化、会安到西贡。边走边玩,一共用了12天时间。回程我们定的机票,可买完机票后,我俩发现钱不够了。

  最后两天我们制订了一个叫做Finger Crossing的计划,就是把食指和拇指交叉,保佑我们能平安回到北京。
  我们买的机票分两段,从西贡到河内,再从南宁到北京。最难的是从河内到南宁这段公路旅程。再次从友谊关回到中国后,我们发现剩下的钱已经不够坐大巴去机场了。不过我们也很幸运,碰到一辆到边境送客又不想空返的出租车,小美跟人家讨价还价后,以低于标准价格50多块成交。
  出租车抵达南宁国际机场后,我们掏空了口袋,一共找出136块3毛钱。当然最后那三毛钱人家没要。到机场时才刚下午5点,我们饿着肚子等到晚上10点上了飞机。我们各自找空乘要了两份盒饭,一边吃,一边看着对方的狼狈,哈哈笑起来。Oh Yeah!Finger Crossing计划成功!
  不过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在旅行结束时把钱花到一分不剩了。我很享受这种山穷水尽后再柳暗花明的感觉。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就变成旅行团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