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个短篇灵异故事》
第18节

作者: 风雨巨浪牧场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成这一去,就再没回来了,后来他妈哭着赶到水塘边时,他的尸体才刚刚被打捞起来,水塘边那时已经围满了人,当时目击的人说,小成当时急不可耐的下的水,而后久久都不上岸,在水里,也不知道是跟谁在说,比赛潜水什么的,当时头天晚上又下了暴雨,水浑浊得也看不清楚,后来也没见他挣扎,过了半天,才看见,从泉眼的地方,浮出来一具尸体,当时还以为是小孩闹着玩的,后来才知道,是真溺水死了..打捞起来后,眼睛和嘴,都微张着~~~

  小成妈妈瘫坐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可人死不能复生,后来有人说,是那泉里的水鬼根据人的八字,在勾人,小成的八字不硬,到那泉边就被看见了,被勾了去~~~
  在那水塘里~那几年死了个小G~小成也是在里面溺死的,上面的介绍里说了,泉上方是一棵百年的大榕树,即便再热的天,在那泉旁边也觉得很凉爽,自然..阴气也最重,所以自小成死后,也就格外注意了,一般都不带小孩子到那里去,说是怕小孩受到惊吓,而"丢魂"~

日期:2009-06-02 01:04

  40 淹死鬼
  村中有一水塘,几亩有余,是盛夏消暑圣地。据老人讲七十年代极热,那时男女老少均爱野浴,男子与塘东,女子与塘西芦苇茂盛之处。后来风俗渐易女子不再野浴,后来成年男子也不野浴,只有半大小子在此,那时候家家孩子都多,最少的也是两三个,家里也不重视,随便玩。
  那真是自由愉快的童年。且说八十年代,池塘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儿七岁的时候,自己悄悄下水玩耍,待众人发现时已漂浮于水面,死了多时。喧闹的池塘寂静了一个夏天。
  第二年夏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的就是没得玩的半大小子,就偷偷相约来戏水,无恙,家人也不责怪了,于是池塘又热闹起来。
  一天傍晚,池塘前的一个年逾五旬的老太太(那个年代,人可真老,年过半百就已经很憔悴了),来提水浇园,见池塘边上有一红一小孩,耳背眼花的也看不清楚,喊了几声:“晚了,回家吧,一会你家人叫你了。”小孩子不理他,仍旧玩水。
  老太太一桶桶的提水,每提一桶水,就看见小孩子走近一点。等提了十几桶水,转身一看,红衣小孩以及高走到身边了,才看清,那是什么红衣小孩,而是红毛的小猴子样子的东西。眼神凶恶,举动呆板,双手及地。

  老人吓得大叫,四邻皆出,都看到小猴子样的东西,敲着脸盆追赶,小猴子样的东西古怪的姿势爬回池塘,不见了。老人大病一场。
  众人都说,这个就是水鬼。
  因为水鬼本来就不是人形,是猴子一样的东西。从此,再无人野浴。

日期:2009-06-02 01:06

  41:空巴士
  这个故事是我搭南疆巩乃斯林场运木头的车,从司机老马口中听说的,是他的亲身经历。
  那是在90年代中旬的一天,老马拉了一车木头,从林场出发,目的地是和静县。当时林场的路非常不好走,大都是砂子路。
  还有数不清的便道,七拐八拐,货车又走不快,所以司机往往要开夜车才能在第二天一早到达目的地。这一天,老马当然也是赶夜路。出林场的这条路本来走的车就不多,晚上更是没几辆车,茫茫的戈壁只有老马一辆车开着大灯在黑暗的路上走着,这些老马跑得多了倒也习惯了。
  开到凌晨2点多,老马突然看见前方有一辆车的尾灯在闪烁,忽隐忽现,老马也没在意,心想可能是碰见同行了,于是踩了油门准备追上去打个招呼。前面的车越来越近了,老马凝神一看,发现这不是一辆拉木头的车,而是一辆中型的巴士车。老马有些奇怪了,林场到和静的客运巴士没听说过有夜班车的呀?但想想也就算了,说不定最近新开通的自己不知道罢了。

  那辆巴士越来越近了,老马已经可以看到车牌,新M,是巴州的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场也属于巴州管辖,老马更不奇怪了。跟着巴士走了有十分钟,老马嫌开得慢,准备超车,于是按了喇叭,巴士倒也机灵,缓缓让开一条道,让老马超。
  老马一加油,超了过去。
  车走到与巴士并排时,老马瞄了一下那辆巴士,里面没有开灯,黑洞洞的,不知有多少乘客,可能都睡了吧,老马想。
  老马超过巴士后,继续走着。一路上再没看见其它车辆。
  凌晨3点,老马又隐隐看到前面有一辆车,车灯忽隐忽现,挺熟悉的,老马也没有细想,就开了过去。开得近了,老马看见了车牌,新M......
  恩?好熟悉啊,好像在哪见过,不对!这不是刚才超过的那辆巴士吗??!老马脊背有些凉,怎么可能?刚才明明超过的啊?这条路老马走了好几年了,没有什么近道,车不可能从别的路上超过来,那它是怎么就到我前面去了呢?老马越想越觉的不对劲,按了喇叭,准备超过去看看司机是何许人也。车再此与巴士并排,老马望了望驾驶座,灰蒙蒙什么也看不清,老马又按了下喇叭,把车开得近了些,再仔细一望。。。。。驾驶座上,没有人!!老马感到一阵凉意,全身都僵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猛踩油门,飞速得超了过去。当超到再也看不见那巴士时,老马松了口气。

  回忆刚才的情景,越想越后怕,老马是信一些鬼神的(开长途的老司机基本都信),觉得今晚不宜再跑了,于是就从一个岔路上拐到乡里过了一夜。
  这就是司机老马讲的故事,事后老马就再也记不起那个巴士的车牌号了。从那天起,老马就再也不开夜车了,他说,晚上再走那条路,还感到后怕。

日期:2009-06-02 01:10

  42:消失的拉面馆
  这个故事是我从一位姓王的老司机哪里听来的。他跑了20多年车,路上经历过不少奇事,以后还会讲到他的故事。
  听老王讲,那是2000年的事了。
  有一次,老王拉了一车服装从乌鲁木齐到阿克苏,由于老板催着要货,老王不得不连夜赶路,但是天有不测,半路上老王的卡车出了故障,待老王修完车,已经是晚上11点了。老王没有吃晚饭,肚子非常饿,于是想赶到新源(阿克苏下一个县)去吃点东西。老王开了半个多小时,突然看见路边微微亮着灯光,老王心里嘀咕:这一段路上全是戈壁滩,应该没什么人住啊。

  待走近一瞧,微弱的灯光下,回民拌面王几个字依稀可见。哦,原来是个饭馆,这么晚了怎么营业呢?刚巧老王正饿得难受,于是也没多想,就在路边停了下来,多少吃点东西。
  老王下了车,看见那是一间很小的屋子,孤单单地矗立在路边,背后就是戈壁滩,远处是连绵的群山。
  在这种地方开馆子,真是奇怪。老王想。门是虚掩的,在晚风的吹动下吱嘎作响,老王听了不知为什么有种不好的感觉。
  但饥饿驱使他走了进去。
  店里很暗,只有一盏灰黄的灯泡亮着。一个顾客也没有。
  老王进去后,一个50多岁的回族老汉迎了上来,微笑地说要吃什么,老王看那老头倒也和蔼,心安了不少。他要了一盘过油肉拌面,坐在了位置上。老王环顾四周,这家店的摆设非常简单,墙上挂着伊斯兰风格的壁画,周围也就四五张桌子,很旧的样子。

  老王的这张,还吱嘎作响。靠近老王的墙上,挂着一张破旧的日立,上面的年份是:1985年。十五年前的老黄历怎么还挂着啊,老王纳闷。
  老王等了2分钟,面就上来了,饿极的老王埋头吃了起来。那老汉就坐在一边,微笑得看着。席间,老王问那老汉怎么在这荒山野岭上开店,老汉很不自然的笑了笑,短短地说是开了很久,习惯了。
  老王又问这么晚了怎么还开店,老汉又干笑了一下,说一直是这样的。老王见老汉不怎么会说话,也就没多问。
  饭后,老王问多少钱,老汉回答:5元。
  倒也不贵,老王掏出了一张五元的给了老汉。老汉看了那钱半天,好像第一此见到这种钱似的,老王说,这是新版的,老汉这才收下。
  老王上了车,见老汉在对自己招手,老王也挥挥手。

  发动车,离开了饭店。大概开出了100米,老王瞄了一眼后视镜,见那老汉还在对自己挥手,动作好想与之前的一样,老王也没在意。在车上,老王想这家饭馆味道不错,价钱也非常便宜,以后要常来。
  从前怎么就没发现这家呢?车奔驰着,饭馆幽暗的灯光缓缓没入夜色之中。
  一周后,老王有一批货要拉到乌鲁木齐,临近中午又走到了这一段路上,老王想午饭不如还吃那家吧,于是就寻找那家饭馆,可是车开到了饭馆附近的路段,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家店了,连屋子都没看见,明明就在这附近呀,老王疑惑了。刚吃过的店就这样消失了,老王想着心里有点凉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