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潜伏者——探秘寻常历史背后的诡谲真相》
第30节作者:
巴雅科夫 2010-6-28 13:02:00
想到这个,徐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盯着东厂的腰牌,浑身有股寒气直往上涌。他来不及细想,转身跨过尸体,退出小巷。紧紧跟随着刚才那帮人,看他们会带自己到哪里去。
东厂这个名词,在明朝时期,那绝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称号。这一点,徐良也略知一二。当然,这要是被沈豪看到了,光这两字,丫的准保会口若悬河,拉着他一直扯到天亮。
东厂的发明者是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朱棣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为了巩固政权,朱棣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但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
在他心目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于是朱棣一反太祖关于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特务机构便这样建立起来了。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拥有缉访、刺探、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的大权,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不经司法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下手。
东厂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里面活动,并非完全为朝廷办事,更多的是为自己谋私利。他们常常罗织罪名,诬赖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明代的刘瑾、魏忠贤等专权的宦官,大多倚靠东厂等有特务性质的专设监察机构,不断陷害、诬杀正直大臣,用尽酷刑,罄竹难书。
东厂的建立,客观上具有反腐败的效果,极大的加强了皇权。但它也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历史影响。存在大量阴暗面,人为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徐良边跑边思量着这些,心惊胆战。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不可思议地和臭名昭著的东厂番子遭遇。
而作为东厂番子的对立面,刚才那些人,又会是什么来头呢。
2010-6-28 13:03:00
徐良心里转念,脚下丝毫没有放松。他贴着斑驳的砖墙,轻踩着光溜的石子路面,在这个闷热的夏夜里,无声穿梭在千回百转的羊肠小巷中,如一阵暗风掠过,紧追不舍。
跟踪了一段距离之后,前面的人忽然闪进一个巷口。没有多少时候,便来到一个非常气派的院门前驻足。院门四周灯笼高挂,两头高大的石兽分列两旁,兀自耸立。暗夜之中,看上去雄伟威猛。石兽的中间,是一扇朱红色的厚实双开院门。院门用铜皮包裹着,周身钉着无数浑圆的铜钉。两个门环粗大悬挂,门围严丝合缝。抬头一看,门额上两个金色大字,在大红灯笼的映射下,清晰可见。
沈府。
这幅景象,让徐良一下子想起刚才秦明对自己说过的话。
——这不就是秦明口中描述过的,沈大根的家么。
正在他惊讶之时,那些人已经围在门前,抬手磕门。片刻,大门开了条细缝,有人在里面辨认之后,迅速拉开一侧大门,放大伙进入。随后,有个脑袋还从里面探了出来,四顾张望了几下,这才重新合上大门。
徐良藏身暗处,决不让对方发现。等到大门重新合上以后,他才小心翼翼地显露出来,慢慢地朝大门口靠近。走到一半他才想起,自己眼下只是一个隐形人,根本无需这样紧张。再怎么样,对方也不可能发现自己。
这可真是一处气派而偏僻的宅院。而按照秦明的说法,这只是沈豪远房叔伯的家。这样看来,沈大根家的这个大院,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且,沈家的祖先,必定是个身份不凡的人。
徐良注视着那两扇朱红色的大门,心中纳闷。正在这时,忽然察觉对面巷子里黑影绰绰,似乎有几个影子在探头探脑着,和他一样,朝院子偷偷觊觎。
徐良马上想起刚才被人杀死的东厂番子,不觉一惊。他怀疑,这几个影子就是尾随而来的东厂鹰犬。那朵在夜空里璀璨绽放的诡谲花瓣,再次浮现在徐良眼前,令他不寒而栗。
按照史书记载,东厂番子个个都是武林高手,且出手凶悍残忍。自己原本跟他们并无过节,可别无意中蹚进他们的浑水里。这样的话,非常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想到这里,徐良把自己藏进暗处,定睛观察。同时暗暗伸手,摸了摸腰间暗藏着的手枪,以此来给自己鼓劲壮胆。
那几个黑影一阵窥探,忽然现身。徐良看清楚了,对方一共三人,个个身形矫健,身怀利器。他们猫腰疾步,一溜烟窜到院墙地下,相互搭了把手,便先后一纵而起,瞬间越上墙头。片刻,便落进了院墙里面。
徐良见状,登时有些心急。凭着直觉,他感到东厂番子绝无善意。而这个沈家大院里的人,估计很快就会遭受一场劫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