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记录不为人知的风水事》
第32节作者:
JamMak 2010-10-15 23:33:00
迷阵
清禁宫西暖阁内,陈七跪在慈禧太后面前,仔细听从其吩咐。上任钦天监监正数月以来,陈七除了整理府务,更多时候是将前任监正派遣出去,寻龙探穴的300组人通通召回,再令这些人重点搜索天下之龙穴,凡是搜出龙穴,无须通报,当地毁之,再将毁穴之所在上报即可。余下时间,陈七皆是坐镇普陀峪,为慈禧太后修葺陵寝。此次为慈禧召入宫中,皆为了汇报普陀峪修葺之进度。
慈禧看过陈七上奏的图纸,笑骂道:“陈爱卿,凤在上,龙在下,恐不符祖例。”陈七回道:“太后,凤为母,若无凤,安会生龙,微臣如此安排,乃取凤生龙,龙尊母之意,故凤在上,龙在下。若太后觉不妥,微臣再另行安排。”慈禧身旁之李莲英附笑道:“母生仔,子尊母;凤生龙,龙尊凤,实乃符合天地之理法,怎会有不妥之处。”慈禧伸出右手,李莲英急忙接过,慈禧站起来,笑道:“莲英啊,你真是。凤生龙,龙尊凤,确实符合天地之理法,陈爱卿如此安排甚好,且安心行事,事成之后定有重赏。”陈七领命而去。
话说袁枚天入罢金墓,唯恐墓中设有机关,于是步步小心,时刻防备警惕,此金墓内部乃是圆顶方地,乃去天圆地方之意,四个角落各有一柱巨大的石灯座,上乃燃着火光,因此墓内尚算亮堂。越明心立地四周观察,墓中除却四柱灯座,却空无一物,唯见汉白玉磨成的石板,整齐地铺满地上,就着石灯座的火光,发射出耀眼光芒。虽则墓内亮堂,然也不敢熄灭手中火把,袁枚天紧握火把,看着如此空荡的空间,乃是惊喜不已,为何?据沈竹礽所回报,此地地势绝佳,龙气非同寻常汇集,而又有八旗亲兵把守,恐非属清之源莫属。袁枚天亲自来道此地,观得此地果如沈竹礽所道一般,前拥滔滔长河,滚滚流淌,后靠连绵山脉,绵延不绝,而形气合一,汇聚于此墓,实在是难得的龙穴,然如今得进入墓中,发现墓内却空无一物,实在于理不合,正所谓龙穴葬人,国穴藏气,此金墓之中空荡无一物,而外在天地之气却涌集此处,不正正就是国穴藏气而不葬人所应有之象。此金墓内无棺椁却不绝藏气,外有守墓阵法与长年守墓之旗人,必定乃是大清国穴之所在,如此能让越明心不满心欢喜?
极力按捺激动的心情,袁枚天不敢有丝毫放松,心里计较着,此地若是清之源,定将如当日在大明国穴所遇一般,墓中必藏龙虫,想到当日大明国穴之守墓龙虫,虽则已经蜕化,然依旧凶猛之极,几经困难方将其杀死,而此金墓恐与大明国穴不同,毕竟明早经灭亡,守墓真龙蜕化为龙虫,如今清虽积弱而气息日衰,然却江山在手,恐怕守墓的并非龙虫而是真龙。若在此金墓中遇得守墓真龙,定将是一番生死恶斗,稍不留神,性命恐将交待于此。想着将与真龙搏斗,不由心生怯意。
袁枚天左手紧握火把,右手拿捏乌拉所送之匕首,步步为营,向墓中央小心走去。乃至墓中央,袁枚天紧张过度,已是汗流浃背,行走之间,不见墓中有丝毫异象,唯有站至墓中央,只见眼前乃是一条水柱,袁枚天细细观察此水柱,并不连贯,而是由蚕豆大小的水珠组成,中有空隙,却排列成一柱状,由地面而起直冲墓顶。水流成珠倒流上空,结成细线,袁枚天见得此异象,顿时大惊失色,不由冲口而出:“龙吸珠!”何谓龙吸珠?墓中之水由顶上自下流,水滴结珠谓之龙吐珠,实则乃是龙穴集气,化而为水,水流入墓,龙穴之中此象并不少见。然此金墓之中却却相反,墓中之地气凝集,化而为水,结成水柱逆流上升,此则谓之龙吸珠,实乃千年不可一遇之奇象。
袁枚天见此龙吸珠之奇象,心里顿时明了,龙穴汇集地气,只会结水成潭,然水逆流结珠上天,只有一种可能——真龙吸水,方会水流倒置,逆反天理,此处定是藏有真龙。想到此,一股寒意由脊背直入脑后,袁枚天急忙举起匕首,顺着水流之势往上一看,只见墓顶之上蜿蜒盘缠着一条青色巨龙,不见其尾,只见硕大龙头朝下,双睛闪着碧绿寒光,嘴巴大张,地面逆流之水珠正绵延不绝被其吸入口中。
2010-10-15 23:34:00
袁枚天倒吸一口凉气,额上冷汗直冒,握着匕首的手不住颤抖,不敢有丝毫动静。然巨龙却只顾吸水,似乎并无攻击之意,如此僵持一盏茶时间,巨龙依旧不动丝纹,袁枚天擦了擦满是冷汗的额头,见巨龙不欲攻击,乃想,好歹我也有大明龙珠护体,与此清龙相斗一番,鹿死谁手也是未知之数,若再如此僵持,时间越长,则对我越不利,何不放手一斗,杀此大清龙,取其龙珠,复我大明江山将是指日可待。主意既定,越明心乃卯足劲,将手中火把朝墓顶之龙狠狠砸去。火把“啪”的一声,砸到墓顶之巨龙,火星四射。袁枚天趁机急忙退后,高举匕首,作出与巨龙搏斗之势,然火把虽砸中龙头,然巨龙却毫无反应,依旧纹丝不动。袁枚天心生疑问,为何此龙如此迟钝,竟不攻击我。乃小心趋近巨龙,拾起地上火把再度使力砸向巨龙,火把砸中龙须,火星四射而巨龙却纹丝不动,却见一条龙须掉落。袁枚天拾起龙须,一看,竟是一石头,高高举起火把,仔细一看,此巨龙通体皆是以青色玉石雕,只雕刻之人技艺超凡,将此石龙雕刻得栩栩如生,不细看竟将此石龙真当作真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