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之——好吧,那我们来说说原著》
第2节作者:
白色彩色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
电视剧里把“霍启因要小解”一句改成了“霍启突然尿急”。
我真的很想问,李少红!你对原著的句子做出这种极为粗俗又莫名其妙的改动,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有什么意义!!!!!
同时,电视剧里还增添了书上不曾有的“找了个僻静的街巷”一句。
我也很想请问,李少红,你究竟有没有常识?任何一个人,如果不得已要将孩子留在街上,会故意留在僻静无人的地方么?生怕拐子拐起来不方便么??这个霍启,难道竟然和拐子是一伙的,所以才这么做?你对原著的这种改动,究竟所谓何来?!
霍启突然尿急。。。掀桌,你TMD不用这种粗俗的东西篡改原著,你会死不?会死不???
都“尿急”了,还有功夫“找个僻静的街道”。谁说这个霍启和拐子不是一伙的,我跟谁急。
日期:2010-06-26 19:42:01
原著:
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
原著里甄士隐本在街前散心,因而见到一个跛足道人。
而电视剧里,变成了因为听到了远远的歌声,甄士隐就像着了魔一样,一路追寻歌声狂奔————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你演北京人在纽约呢?
甄士隐是看开了才随道人而去,不是道人的歌里有邪法异术,远远听见了,就勾魂摄魄。李少红,你真的非要把这僧道二人活生生都变成拍花子的?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看这速度,甄士隐堪称矍铄。
日期:2010-06-26 19:44:54
找茬(7)
这一段要衔接上面一段。
上面说甄士隐听到道士的歌声就狂奔天涯,这还不是重点。
更重要的是,在书中此节,明明只有道人一人出场,而电视剧里,僧道二人竟然齐齐出现。
李少红,如果你记性还不太坏的话,你应该记得,前面没有多远的地方,甄士隐刚刚做了梦,梦里僧道二人刚刚分手,约定各自去做营生,三劫以后再聚。为什么这里竟然会一起出现?你当前面僧道的话,都是放P么!
说到这里,我知道肯定会有粉丝来反驳我——那后来宝玉凤姐遇难的时候,僧道也一起出现了呀。
很好,于是我们再来说一下这一点。
如果你仔细读过红楼梦的话,你会发现,僧道二人,营生各有不同。僧渡女子,道引男人。
好比说宝钗的冷香丸,就是和尚给的方子。好比说颦儿身体弱,也是和尚说要带颦儿出家。但是贾瑞的风月宝鉴,就是道人送的,尤三死去以后,渡了柳二郎的,也是道人。
唯独宝玉和阿凤齐齐出事的一回,僧道同时出现,并不是因为他们仍旧在一起,而是他们刚刚好,来各自做各自的营生。
所以说,在这里,只有甄士隐一人需渡,僧道二人齐来,是绝对不应该的。
莫名其妙出现的和尚
日期:2010-06-26 19:54:24
原著: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
这一段,旁白终于是没念错太多。然而画面,却犯了简直不可原谅的错误。
娇杏一顶小轿抬去做二房。电视剧里居然出现了贾雨村家张灯结彩,布置喜宴的场面。贾雨村身穿大红吉服,房中贴有大红双喜字,娇杏身穿大红嫁衣,蒙红盖头,竟然是以正房之礼入门!
李少红啊李少红,你好歹是拍古装剧起家的,难道你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娶”,什么是“纳”?什么是“妻”,什么是“妾”???难道你不明白谁可以穿大红,谁不可以?谁可以蒙盖头,谁不可以?
就算你都不明白,你看完了红楼梦,你也该明白后来王熙凤为什么说贾琏“停妻再娶”,就是因为贾琏让二姐穿了红衣,拜了天地!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娇杏入门不过一年半,贾雨村的原配就一病死了。那活活就是被气死的!
张灯结彩迎二房。我们中国几千年没发生的事,在李少红同学的红楼世界里发生了。
大红喜服的贾雨村同学。不要忽略背后的大红双喜字。
同样大红喜服蒙着大红盖头的娇杏同学。我们中国自古来的非正室不得着大红的规矩,全是浮云啊浮云。
日期:2010-06-26 20:11:21
原著: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电视剧旁白:小女本就单生,倍加孤独,其母又常年卧病,于是更加郁郁。因此请先生来,只求怡情养性,不若这般出离孤绝。
首先,林黛玉什么时候是单生的?林如海有儿子!只是死得早!死得早就可以算没有过么?那贾珠死得也早,那贾宝玉为什么还要称“二爷”?直接叫“大爷”多省心!
其次,贾敏什么时候常年卧病了?明明书上说,“堪堪又是一年光景,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一疾而终”,简单的说就是过了一年,没想到贾敏一病死了。常年卧病的人会“没想到一病死了”?
最后,林如海夫妇因为膝下荒凉,所以权将女孩做男儿教养,使她读书写字,有什么说不出口,登不上台面的地方么?要你来做这样的改动???
此外,在电视剧里,贾雨村做了林黛玉的老师之后,背景配的读书声竟然是《关雎》。如果剧组真的认真研究过红楼梦,就应该知道,就在后面一回,林黛玉进贾府时,曾经亲口说过:只刚读了四书。
四书是什么?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关雎出自哪里?出自诗经。
诗经属于什么?属于五经!
李少红,你连四书和五经都分不清楚么!!
请先生的华丽原因
幼年的黛玉原来就出离孤绝了。
日期:2010-06-26 20:16:09
原著:
雨村道:"正是,方才说这政公,已有衔玉之儿,又有长子所遗一个弱孙。这赦老竟无一个不成?"
电视剧:雨村道:又有长子所遗一个玄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