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盗墓村之鬼跳崖》
第2节

作者: 舌战八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于公子寻的第三只手究竟如何运用自如,我只能这样去说明:我曾经亲眼看见他用他的仅有两个手指的第三只手轻松写意地将一只正在嗡嗡乱飞的蜜蜂一下捏住,而自己却不被蜜蜂蛰到。用三个字形容,那就是快、准、狠!
  二 捡金
  公子寻在我们村里是个传奇人物。关于他的那些故事,村子里老老少少都在乐此不疲的争相传诵着。毕竟在这样一个边缘闭塞的山村里,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的事情从来都少得可怜。而且公子寻的那些事也确实称得上是传奇。有一次我到外省去看一个亲戚,那个亲戚跟我打过招呼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村里那三只手的孩子最近怎么样了?”

  村里的老人有这样一个说法:公子寻就是一个鬼娃子。他们说公子寻投胎的时候还在和鬼打架,打得他娘肚子疼,以为要生了,就躺到床上叉开大腿等着他出来。公子寻和那鬼在肚子里打得天翻地覆,撕扯间那鬼猛地踹了他一脚,他一不留神扯着那只鬼就从他娘jb里掉了出来。那鬼缩手不及,一只手还留在他身上,于是他就有了三只手。而他之所以出生时不出气也不出声,就是因为被鬼给踹背过去了,一时缓不过劲来。他那只多出来的手,是只鬼手。

  这个说法和他爹公子龙说的他出生时的情景配合起来,倒确实是天衣无缝。不过太吻合了,反而不像是真得。更可能的是,这两个说法都出自公子龙一个人,或者说是公子龙听到后面那个说法后,才根据里面的情节,编了那特别玄乎的“公子寻诞生记”来说服我跟老千把他儿子带上。
  公子寻的众多事迹有真有假,很多已经被传得变了形了。我所知道的最有代表性的,有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7年,时间是七月一日。
  那一天是香港回归日,按照村里神棍麻子哥的说法,党和政府培养了一大群玄学大师,专门给党和政府的重大活动挑日子,挑地方,香港回归这种天大的事,既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这一天搞,那这一天就绝对是这一年里最好的日子。麻子哥一向在村里拥有众多拥趸,他这话一放出来,所有人都信以为真,而且还奔走相告。
  我们村里的风俗流行二次葬。所谓二次葬,就是分两次葬的意思。第一次葬,是在村里有人过世后,先是按一般做法用棺材装殓好,然后按风水先生的指示,找个地方挖一个九尺九寸深的水平地洞(风水上的说法是凡是不能做满,所以只挖九尺九寸,不能挖十尺),找八个身强体壮的汉子(这八个汉子合称八仙,但更多的叫八脚),取八仙抬棺的意思,把棺材抬到挖好的洞处,头朝内脚朝外(如果放反了,头朝外脚朝内的话,死人睡不安稳,就会闹事,容易尸变),推进去,再用青砖封好洞口,立上墓碑。至此,第一次葬就算完成了。

  第二次葬,就多了讲究。首先是要一次葬满三年以上,不然吵着死人,不但不吉利,而且容易出事;第二是地方要相隔三里以上,否则碰上生前不安分的死人,容易出现“行尸走肉”;第三就是时间,这里面的学问就更多,一时难以讲清,反正时间选好了可能就造福后世,时间要是选得不对,那后果就麻烦了。
  第二次葬的形式也比一次葬复杂。第二次葬又叫“捡金”,这个过程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专业的捡金师傅来操作。捡金师傅要把一次葬的坟头挖开,不过小心不能碰坏了墓碑,据说死人极重视这玩意,这叫做死也要有名节。然后打开管材,用一种我们当地特有的手掌大小有香味的叶子贴在自己手掌上,隔着叶子把死人的尸骨一根一根捡起,放到一个特制的陶罐里。放得顺序也有讲究。放在陶罐最底的,是脚,然后一次是腿,髋,腰,胸,手,手臂,脖子,最后是头。如果碰到没有腐化的尸体,则要再给捡金师傅包个红包,然后烧香打醮,之后从主人家屋顶拆两片瓦片下来,用瓦片把各部分的尸骨割开,再按照原来的顺序把尸骨放好。第二次葬里面学问太多,绝不是这么简简单单一段话就能说完的。这里不便详述。

  因为二次葬极重视时间(包括日子和时辰),而村里看日子的泰斗麻子哥又说香港回归这天是**中央国务院找出来的千载难逢的好日子,于是便有四家人决定在这一天给自己家已经一次葬的先人进行二次葬。里面有一家的先人其实一次葬完才两年多一点,并不够三年,为了赶这个黄道吉日,不顾规矩也要在这一天趟这趟浑水。加上捡金师傅这种行业平时需求量并不大,两三个村子又一个就够了,所以整个镇子也只有三个捡金师傅。这三个捡金师傅都怕出事不愿意接这一家人的生意,去了另外三家人那里。这一家人无奈,自己商量了一下,便做出一个铤而走险的决定——他们不信这邪,要自己动手“捡金”。

  这家人此前并没有捡过金,所以对捡金这学问简直是一窍不通。加上这种东西也不可能从捡金师傅那里问到什么,人家吃饭的东西,当然不可能轻易就传给你。
  这家的家长是个五十来岁的秃子。执意要在香港回归日冒险捡金的就是这秃子,决意要自己动手捡金的,也是这秃子。秃子早看出来家里其他人都没这胆量,就打算自己扮捡金先师傅,动死人的事,全由他自己负责。他的想法很简单:管你什么妖魔鬼怪,老子掀了你天灵盖,还怕对付不了你。
  他的开土计划充满新意,他要从上面把坟洞挖穿,然后当着青天白日,把先人尸骨收进陶罐里。
  可惜天公不作美,香港回归日那天,一大早就满天都是黑压压的乌云,看样子像是有一场暴风雨。不过也没个准,七月里的天气,说不定过一会儿又一阵风把那些乌云全吹走了,又是一个艳阳天。
  秃子家长决定,早上吃晚饭就动手。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决定是他那天犯的一系列错误中的第一个。
  后来也的确有很多玄学界的高人说,1997年7月1日确实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好日子。但这个好日子里只有一个时辰时可以用的,那就是子时。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要选在0点0分0秒,这个时间是两天的交界是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天除了这个时辰其他都是凶时。
  一大早,当然也是凶时。
  这家人准备的工具比较现代化。
  陶罐不必说肯定有,铲子,铁锹,锄头也算常规,其他的就很不专业了,比如准备捡金用的劳动手套,既然准备掀天灵盖,当然还有少量的土制丨炸丨药,另外一样,是砍柴的柴刀,至于这东西是用来万一遇到尸变时防身,还是为了如果尸骨没腐化用来分尸,那就很难说得准了。

  总之一大早,这家人就顶着满天乌云,毅然决然浩浩荡荡奔赴村后的乱葬岗。
  忘了介绍一下,我们那里管坟叫“地”。因为这缘故,我还曾经怀疑“下地”这话是不是从我们这一带传出去的。
  山村里的乱葬岗当然不同城里的,这种乱葬岗坟地其实非常系数,隔很远才有相邻的两座坟。或者说叫两座地。我还是比较习惯于用当地语言进行描述,所以请允许我再接下来的这个故事里用地来称呼坟。
  这家的地一次葬葬的还算不错,位置是在一个山尖上,头顶有一棵大树遮荫,因为位置高的缘故,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山野,朝向是远处我们这个镇子里最高的一座山峰。
  三 洞
  秃子是个急性子喜欢玩雷厉风行。一到地头,放下身上的东西,操起一柄锄头就爬到地顶上,往手上吐了两口唾沫,搓搓手就开始往下挖。其他人见状也不敢闲着,拿着工具走到他旁边挖地的挖地运泥的运泥。
  才挖了没一会,就有人发现了一个洞。
  这顶上离葬洞少说也有一米五的距离,不可能这么几锄头就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