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从没看过八李渔的,我来八一八『十二楼』》
第9节作者:
柠檬剔透 首先说说鹤归两字的来历:汉朝辽东有个叫做丁令威的人得道成仙 ,千年后,辽东有仙鹤做人语:“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始归。城郭虽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就是有那么些爱得瑟的人(仙),发财了、升天了还不忘回来显摆显摆,换我肯定一锤子敲倒烤了吃,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装x遭雷劈。
好,言归正传。我们的新故事发生在宋朝政和年间的汴京城,主人公是两位幼时就有神童之名的帅哥,一个叫做段璞,字玉初,另一个叫做郁廷言,字子昌。段玉初的性格散淡,不爱功名利禄,登科之后就不愿再应试,有点老庄派的风格。郁子昌也不爱功名利禄,但他却不散淡,而是满腹欲心——不是爱嫖妓啊。他是个非常向往婚姻的宅男,心心念念就是娶得美妻天天关门享受枕席之欢画眉之乐,琴瑟和谐地了此一生。
日期:2010-03-05 02:06:32
段玉初喜欢自由,郁子昌期望娇妻,都没兴趣做官。谁知天不遂人愿,朝廷缺人才了,于是宋徽宗大笔一挥,命令所有中过秀才的都出来应试,两人不得已,一考考了个榜首次,段玉初第一,郁子昌第二。
日期:2010-03-05 02:44:45
现在让镜头转一下,我们来关注关注汴京的形象小姐选拔大赛。
选美嘛,不用说是怎么一回事,古今差异不大,都是为富家和官家的交配需要而存在的。而天子脚下的选美,不必说是为了天字第一号大淫虫皇帝存在的,毕竟他拥有的是最高交配权。
宋徽宗派出的皮条太监经过明察暗访,欣然回来报告:城中有适龄未嫁女子若干,其中美女若干。美女之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官姓人家的两位小姐。官老爷的女儿叫做围珠,侄女叫做绕翠,均是天姿国色,而细论起来,绕翠比围珠还要美上几分。
日期:2010-03-05 02:54:32
故事一开始就很不妙哇,我们的女主角已经被钦点,要洗干净送上龙床了?
且慢,别忘记,徽宗时期的宋是个怎样的局面:金、辽、夏环伺周围,虎视眈眈。因此徽宗还没来得及下诏,京城就被辽兵围了两个月。待到围解,徽宗再想下诏选妃,就有言官不乐意了,左谏右谏,徽宗狼狈不堪,只好不情愿地下了道罪己诏。诏书里首先对自己大敌当前只想着交配做出了深刻的反省,再假惺惺地安慰了一下被选中的美女们:不必为朕浪费你们的青春待选了 该干嘛干嘛,都赶紧嫁了吧。
日期:2010-03-05 03:05:59
这里再说官老爷,上头发下来的罪己诏,他认真研究了几遍,得出的结论是皇帝命令他从速嫁女,那就得不折不扣的,以凹凸曼飞行的速度执行,方是皇帝的好臣民。嫁给谁呢?还用说嘛,刚登科的那前两名少年不都单身吗?天作之合!天作之合!于是官老爷笑眯眯把段玉初和郁子昌请来商量近日成婚了。
本来围珠比绕翠年长,段玉初比郁子昌名次高,官老爷是顺序配对的。谁知殿试下来,段玉初居然输了郁子昌,于是官老爷又在心里掉了个个儿子,要让亲生女儿嫁名次高的。最终郁子昌得了围珠,段玉初娶了绕翠。
对不住了,头有点疼,明天继续。
日期:2010-03-05 14:34:18
继续努力。
官家两位小姐匆匆嫁了新登科的段郁两位。先说郁子昌,本以为娶了第一美,谁知得了第二,不免有些意难平。但是进洞房一看,围珠其实也是绝色一名,且是活泼灵动的类型,颇合郁子昌的审美,郁子昌大喜过望,一下子就把绕翠丢到了脑后。郁氏夫妻好得蜜里调油,一刻都舍不得分开,郁子昌还未授官,整天就守着老婆,即使和人聊天,也是几句话就扯到妻子,一副幸福欲天下人知的样子。
再来说段玉初,成亲后见绕翠是端庄高贵的样子 心上也颇欢喜,只是总不能放怀畅意。要知道段玉初在政治上不像郁子昌这么单纯,他思想起选妃一事,心中也知夺了帝妃,在授官上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在郁子昌画眉效戏之时,段玉初却和新婚夫人在坐而论道。
这段两人讲人生哲学的对话十分精彩。大意是这样:人生的际遇是没办法预见的,得意之时奢侈过了,沦落之时的苦楚就是百倍的难以承受了。所以他推崇的是在有福之时惜福,适度享受不放纵;运低的时候不灰心,不去怨恨绝望。所谓“处富贵而不淫,遇颠危而不怨”。引申到爱情上也是这个道理,“偎红依翠之情不宜过热,省得欢娱难继乐极生悲;钻心刺骨之言(意指山盟海誓)不宜多讲,省得过后追思割人肠腹。”
其实这一长串概括起来也简单:燃烧的爱情不长久,细水长流方能白头。
日期:2010-03-05 15:03:50
蜜月很快过去,段郁二位被圣上授官了。段玉初的想法一点没错,他们,倒了大霉。
徽宗本来是想下个罪己诏堵堵言官们的嘴,等到这群人不依不饶的劲头过去了再偷偷把围绕两位弄进宫好好享受。他没想到的是官老爷竟然是个教条主义者,完全不懂揣摩圣意,真的一板一眼执行了下去。这团怒火要怎么发泄?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段玉初和郁子昌。徽宗大笔一挥,两个刚享受到美人的男人就被派去了金国交纳岁币。
日期:2010-03-05 15:35:47
关于丧权辱国的岁币制度是怎么一回事,相信大家都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学过了,那么,为什么交纳岁币会是第一苦差使呢?这里就牵扯到一个课本上没提过的概念:定规银。
原来纳岁最初,宋人欺负金人不识货,常常拿劣质的绸缎布匹充数。金人很快学会了验货,就拟出一个赔偿制度来,开始还只是计算着差价要求的,慢慢变成了敲诈惯例。每一个纳岁的官员主要的任务都是和金国交涉定规银的数额,金人野蛮贪婪,数目也就年年增长,纳岁官几乎没办法满足,最后个个都是被软禁、用刑,三五年、六七年才能返回故国。
被派了这样的差,运气好的三五七年返国,不好的,熬刑不过说不定就死在那里。
日期:2010-03-05 16:03:09
郁子昌得了这个差,犹如晴天霹雳,只好找老丈人哭诉。官老爷心疼女儿,只好拿出生平的私蓄给他,叮嘱他拿来填补金人要求的缺口。如此一来郁子昌觉得自己年内就能返回,但两情正浓时即使分别一年也犹如刀割心头。郁子昌对着围珠,少不得枕上饯行,被中做别,把出门以后、返家之前的账目都预支了个尽情。又是亲热,又是起誓,夫妻两个一旦想到分别就眼泪汪汪。
绕翠那边呢?她听说丈夫要远行,便趁他采买之际日夜赶制衣裳鞋袜,等到段玉初要出门,一并放在他面前,流泪道:“此去料想不止三年五载,为妻做下十年的四季衣物,指望你时时惦记。我总是等着你的。”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段玉初却没有泪眼回应,他叹气道:“这次去金国,是死别不是生离,做再多的衣物也是无用,不如留着给后夫穿。”绕翠一听之下气填胸臆,跑到前庭生了一堆火,把手中针线烧了个一干二净,边烧边骂丈夫无情,段玉初也不去劝。自己把住过的楼题了匾额名为鹤归,化丁令威的故事,以示死别之意。
日期:2010-03-05 16:26:05
出发的日期到了,郁子昌是万般不舍的,段玉初则是头也不回的,离了宋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