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 那点事儿,一个 海归 婚托 的一年》
第12节作者:
迈克迈克杰克逊 款姐却是很诱人。她有生活,更会生活。款姐多数情况下是个操心的人。公司里的事她自然要操心,生活中的事,她也很喜欢操心。比如去哪里吃吃喝喝,去哪里开开心心,她都会很有想法。而我呢,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提供一些lip service就足够了。
日期:2010-04-09 17:09:50
*****************************
富二那时大概也很理解我的财务状况,所以喜欢清者买单。我毕竟这有点不习惯。有一次竟然说了,没关系我这也是报销。
富二很诧异,你找到工作了?我要是在伦敦找到工作,她会是那个比我还惬意的人。
我说,没没,就是一个网络公司找我们几个学生做调研项目,给了些经费的。咱不怕多受点累,没用完,省下来了。
她说那没关系,你省着吧。富二对人真的是没得挑,正是这样,我心理上才不能继续下去。我觉得这样我他妈真不是东西。她太小了,太小了。要在现实中成长。老天多多保佑她吧。
日期:2010-04-09 18:13:12
*********************************
和款姐的活动多是吃饭,喝酒,聊天。逛山景也有,一耗就是一个周末。星期天晚上回来就很累了,泡个澡,按摩一下解乏。
偶尔也去过地产界一个聚会的场所,类似是个国外的沙龙吧。不说在什么地方了,犯忌讳。私企的老板多些。国企的老板好像比较少见的。这个圈子里的国民两界似乎是泾渭分明的。
我是朋友的身份,因为比较能说,人倒也不在意我是个什么鸟。但是有一次(一共去过几次忘了)。碰上个事。
那天没吃晚饭先去的。她跟两个人在聊天,我在旁边举着杯茶没有插话,后来聊天的老兄里面有个脑袋半秃者问款姐,款总金屋藏娇啊,给介绍下。拿眼睛漂漂我。款姐,装没听见,没有理会他。我也就不好发作。
结果这位把容忍当软弱了,顶着光亮的脑壳转过来,凑近我的耳边,小声说,兄弟好福气啊!
我当时无名火起来,大声回答,您要是能以2赫兹的频率在床上保持工作状态1小时45分钟,这活我让给你。声音很大,周围人都听见了,往这看。
阿光没想到我会突然这么大声,没反应过来,说,啊?
我说,哥,您的发型真帅!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你这样节能环保型的。
阿光很尴尬,自己打圆场说,您很风趣啊。
我当时根本没多想,款姐会不会难堪,火大了就发了。结果那天晚上款姐不但没生气,还特开心。此人是业界有名的色鬼。
童鞋们明白什么叫色了吧。当你眼里心里完全就是那些花斑锈点的时候,那叫色。如果你给色加点气质,加点风格,或者最起码加点情调,那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修养。咱要是还不懂得欣赏,那是咱自己的问题。款姐是一个有足够底蕴欣赏这种修养的人。你,明白我意思吗?
日期:2010-04-09 20:16:21
**********************************************
跟款姐之间的谈天说地,好多是关于她那个风云行业的东东。另外去了沙龙几回,也就拣起很多“道听途说”。拼拼凑凑的,倒也形成一个对行业的观点来。当然跟我以前站在局外的那些观点比起来,应该算是更微观,但是更现实。
记得前面有个童鞋说喜欢听分析,别人觉得枯草,他觉得饶有兴趣。忘了是哪位了。今天在这里说说。嘴走哪说哪,若有前后矛盾,盖因本人思维跳跃,权当八卦了。
先提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利润高水分大。但是业内却算笔账跟我们说拿地成本30%,建安环境等30%,息费税35%,利润只剩下5%。这好像还低于平均利润率了。实际上利润来源是拿地的成本,就是地价。
比如03年拿的地,如果当年转眼房子就能上市,那上面的成本算的没问题。但实际上市到07年,甚至更晚。07年的当年拍出的地价已经翻了2倍,你认为房地产商还会按当年03年核算的价格卖给你吗?当然不会。这个时候房地产商会把房价也翻2倍卖给你。但其实成本里面只有站30%的地价的市场价值翻2倍,就把100%的售价也翻两倍,这TNND叫什么逻辑。
日期:2010-04-09 20:28:46
********************************
第二个问题,地产商怎么就敢飚高地价?
飚高地价的目的很简单,一开始是价高者得,谁要说这些人一开始就玩大胆为了炒作,我说那是胡说。80年代就有土地拍卖了,怎么90年代摸得时候商品房还滞销了呢?这种行为目的是逐渐演化出来的。直到现在成了习惯。即成习惯,就不是一朝政策可以改得了的。不抓几个“杀”几个,这个习惯就没得改。现在的业界习惯,只有飚高地价才是利润的源泉。
日期:2010-04-09 20:42:14
********************************
第三个问题,这个趋势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抓和杀当然是不太现实。但是任何狂热的东西都有尘埃落定的时候。比如2000年纳斯达克6000点,那份狂比现在中国的房地市场的狂热不差(满足一下咱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现不是还在2400的段位上忽悠呢吗?这种狂飙,到了飚客们猛然下望,足以产生恐高症的时候,抛盘就来了。现在的情况,连潘总都出来抱怨了,“央企太有钱了”,搞的市场“信号混乱”,自己像“得了癌症”。你说这个飚得还可靠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