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的诡异经历》
第15节

作者: kongxiaome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谓九宫图,就是把1至9的九个数字填到3乘3的平面阵列中,使其每一横坚斜之和都等于15,结构十分简单。九宫图是一种数字游戏,流传了好几千年,而古人设置机关,常常会引用九宫图原理。眼前的密码锁,在结构上与九宫图相同,我冥冥中感到,密码也必定与九宫图有关。
  眼前豁然开朗,我准备进行人生的第一次赌博,并把宝压在九宫图上。
  我大胆猜测,密码锁其实是一张九宫图,而密码的位数必定是九位,只需按九宫图中数字的排列顺序,按下青铜棒,就一定能够开启密码锁。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猛地跺了一下脚,冲着中年男子点了点头,快步走到密码锁前,熟练的将九根青铜棒,按一定顺序全部按入到石板中。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只有等待,而在那种情况下,等待是一种煎熬。
  我停止了呼吸,盯着眼前的石墙。时间凝固了,一秒钟变成了一个世纪。
  十几个世纪后,石墙二侧猛地传来一阵金属摩擦声,巨大的石墙在我们面前缓缓升起。

日期:2010-3-18 8:53:00

  第十五章 驶往出口的地铁
  我长出一口气,终于没有辜负大家的生死相托。
  石墙在升到通道顶部时停了下来,我却差点吐血,眼前竟然又是一道白色石墙。靠!我有一种强烈的被愚弄感。
  悲痛的情绪还没来得及蔓延,石墙突然从中部左右分开,形成一道石门,里面漆黑一片。我大悲大喜,心跳几乎停止,木讷片刻后,跟随众人迈腿进入石门。
  刚过石门,我就被一股雪亮的白光刺的睁不开眼睛。中年男子立刻调暗镁光灯,四周才稍许黯淡下来。视力回复后,我开始观察四周,是一个约二十平米的正方形石室。石室的墙壁和地面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表面光洁如镜,石室正中有一白色石台,高约一米,石室其它位置空无一物。镁光灯的光亮经大理石表面多次反射,照的石室内白茫茫一片。

  这是什么地方?我感到十分诧异。我原本以为,石墙后面就是古墓出口,至少也是一条通向出口的通道,看来我们被古墓设计者玩弄了,游戏依然没有结束。
  “太不地道了,竟然违反游戏规则!”我骂道。
  我的骂声刚落,石门突然关闭,将石室完全封闭起来。因为受到上一个封闭石室的影响,我身上的冷汗立刻就窜了出来,一种莫名的窒息感将我包裹起来。年轻男子也是一副沮丧面孔,双眉紧锁,四下里无助地张望着。
  “成功和失败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差,我们绝对不能失去斗志。”中年男子道,“先在这石室中看看,再作打算。”
  无计可施,我和年轻男子先将女孩和丁大海靠墙放下,二人依然处于昏迷状态。年轻男子分别给他们注射了抗毒液清,并将伤口清洗了一番。女孩的手臂已经开始红肿,但却不能将青铜箭拔出,一旦青铜箭伤及经脉,拔出后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我拍了一下我的好兄弟丁大海,他如同一头死猪,丝毫没有反应。我突然害怕起来,十多年的兄弟感情,让他早已成为了我心目中的亲人,一旦他有什么不测,该如何是好?我情绪一下子变得很差,轻轻地拍了拍他,眼下办正事要紧,便起身检查石室。
  石室内空空如野,我们理所当然的,把希望投向了石室正中的石台上。
  石台为正方形,边长约半米,表面阴刻着一个正圆形线条。在线条的内侧,每隔十弧度便阳刻着一个象形文字,一个圆周共有三十六个象形文字。在每个象形文字内侧,竖立着一根青铜棒,与在石墙外所见到的青铜棒一模一样。
  “简直就是个疯子!”我盯着石台骂道,“三十六位密码锁,以为我是电脑啊?”
  “这并不是一把密码锁。”中年男子接道。
  “喔?”我愣了一下,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镜头,“难道是路线图不成?”

  中年男子听后,重重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道:“沈兄弟,你真是个天才!”。
  我被他吓了一跳,感到自己的猜测过于离谱,就自嘲道:“我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您老可千万不要取笑我。”
  “我并没有取笑你,是你过于谦虚了。在很多时候,天才的想法就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他摆了摆手,又问道,“我想你应该不是凭空认为这是一张路线图的吧?”
  我有些不自信,摸着鼻子道:“石台上的图案,让我联想到了公交车上的路线图。在每辆公交车内,都会悬挂着一张路线图,路线图都是封闭的曲线,每隔一段弧度就会标注所停靠的站名,在结构上与石台上的图案极为相似。”
  “这的确是一张路线图,你的直觉很正确。”中年男子点了点头,双手撑在石台上,“这间石室是一个转送装置,通过这个转送装置,我们可以抵达古墓中的一些区域。”
  我不由地愣住了,他所说的那种装置,很多人都乘坐过,学名叫做地铁。但这座古墓,少说也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这里怎么会有地铁,那可是八十年前才发明的玩意。他做出这种判断,不免有些异想天开了,丝毫不讲究科学依据。
  我看了他一眼,就道:“您说的那可是地铁,上世纪才有的东西。”
  他微微一笑:“我说的没错,我们的确是正一个三千多年前的地铁系统中。”


日期:2010-3-18 9:51:00

  “依据?”我开始较起真来。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道:“年轻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观察事物不够仔细,而从细节出发,往往能够窥探到事物的本质。”
  “啊?”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还是凭借我的灵感。”他微微一笑,“理由有三点。一是石室嵌套在通道中第一堵石墙的内部;二是石台上的图案酷似一张路线图;三是我的灵感告诉我,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堵石墙,是一个石质隧道的一部分,而这间石室就是一个车厢,可以在石质隧道中滑行。”
  难道科研工作者都靠灵感去搞科学研究?我一下子又想到了李院士的口头禅:我并不奢求在座的各位都能听懂我所说的话,因为只有天才才能攀登到科学的顶峰。看来我如果想去做天才,就不得不信邪,靠灵感去思考问题。

  虽说中年男子分析问题的方式有些离谱,但我仔细想了一下,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各种迹象表明,石室如果可以在隧道中滑行,就与现代的地铁十分相似。
  我突然间想乘机去拍他的马屁,以增进彼此的友谊,就对他道:“您老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让晚辈十分佩服,今后如有机会,一定要向您老多请教。”
  “请教谈不上。”他笑道,“沈兄弟是个人才,能够巧破迷宫和密码锁,我老杨敬佩之至。”
  “晚辈那是瞎打瞎撞,运气好而已,谈不上什么人才。”我赶紧谦虚几句,又问道:“我们如何使用这套地铁系统?”
  “既然有线路图,就一定标注了出口。”他注视着平台,“关键就在这些象形文字身上。”

  我低头看了一会,不禁皱眉道:“这些象形文字很像是甲骨文,而现世的甲骨文只有八百多个,不夸张的说,我每个都认识。但这些象形文字,我却一个都不认识。”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文字根本就不是甲骨文?而是另一种象形文字?”他接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