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把事情反复琢磨了一遍,不速之客、一张拓本、秦代卷轴、太平州文字,很明显是一种玩神秘的手法,与杨正国的做事方法十分类似。我越发的肯定,杨正国回来了。
那么,如果我是杨正国,我会怎么做呢?我一定会设一个局,让自己和丁大海掉进去,陷入到莫名的惊恐中。然后自己再姗姗来迟,指点江山,救他人于水火之中,方能彰显自己的英雄本色。
我想到这这里,就对丁大海道:“我认为杨正国正在考察我的智商。”
“哦?”他有些惊讶。
我解释道:“秦代卷轴就是一张考卷,而我得了满分。”
“你小子倒是一点都不谦虚嘛!”他皱了皱眉毛。
“那是!”我回道,“做人就应该自信。”
“虽然你的推理很具说服力,但我总觉得缺失了一个环节。”他提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确存在,虽然看似巧合的事情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只是一种生活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证据。
但我仍旧坚持自己的判断,就对他道:“这个环节并不缺失,这个环节就是我的第六感。”
“第六感?”他有些茫然,“难道你小子是外星人?”
“有些事情一时间也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你也听不明白。”我哈哈大笑,“你就等着瞧吧。”
“他妈的,你小子……”他有些不爽,张嘴就要数落我。
就在这时,一个人突然闯进了聚宝斋,打断了丁大海的话。我扭头一瞧,正是昨天的那位不速之客。
揭开谜底的时刻到了,我起身上前迎接。
我正想开口,那人却递来一信封:“沈先生、丁先生,有人给你们一封信。”
靠!又是一封信。我接过信封,迅速展开信纸,看了一眼后,丢给了呆坐在太师椅上的丁大海。
“国旗啊,有空你一定要教教我老丁,如何才能开发出这第六感来。”他手捧信纸,无比崇拜地看着我,“老杨果然回来了。”
日期:2010-3-19 21:05:00
第二十五章 下个路口见
沈兄弟、丁兄弟:
今日下午六时,无锡太湖饭店天水厅,请务必前来。
署名:杨正国
一封超短信,时间、地点、人物齐全,同时传递出一个信息,让我和丁大海必须到场。
“国旗,你的意思呢?”丁大海把信纸放到茶几上。
“去!”我脱口而出,“为什么不去呢?”
我必须去解答心中的疑问。常言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杨正国来了,就一定有事情发生,至于是什么事情,只有等到见面之后才能够知晓。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突然开朗起来,原本害怕四川的事情东窗事发而惹火上身,但此刻的心情却出乎意料的平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没有必要自寻烦恼。
丁大海也同意我的意见,说哪怕是鸿门宴,他老丁也要去闯一闯。
下午五点五十分,我们站在了无锡太湖饭店的大门前。太湖饭店楼层很矮,就三层。饭店前方是一个高尔夫球场,碧绿的草地,清澈见底的人工湖,让人心旷神怡。饭店后面则是一望无垠的太湖。太湖饭店是一座五星级饭店,往往越高级的饭店越是这样,楼层矮,占地面积大,就像是一座林园。看来杨正国不光讲排场,还挺有品位。
五点五十五分,我们来到天水厅门前,二位年轻可爱的女服务员一脸甜蜜的微笑,将大的夸张的门推开。我和丁大海对望了一眼,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进门后,我抬眼观看,不由得怔住了。
天水厅几乎是个圆形,面积近二百平米,四周三分之二都是高大的落地窗,窗外便是太湖。夕阳西照下泛着金色磷光的湖面、远处层层叠叠的绿山和湖面上摇弋着的小船,就像是一副巨美的图画挂在眼前。在大厅正中间,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餐桌,直径约有五米。整个天水厅既有欧式风格的古典,又不乏现代风格的明快。我对天水厅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极度奢侈。
“沈兄弟、丁兄弟,你们来啦!”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扭头望去,杨正国正从沙发上起身,一边向我们走来,一边伸出手。
“阔别三年,沈兄弟是越发的俊朗了。”他紧握着我的手。
“您老说笑了。”我握着他的手,“您老才是雄风不减当年。”
“老杨,你这可就不对了。”丁大海挤到跟前,“怎么一见面就夸沈国旗这小子而冷落了我老丁呢?别看沈国旗这小子长得帅,挺讨人喜欢的,其实这小子……”
“你这个丁大海,怎么总喜欢挑我的刺?”我很想踢他的屁股,“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
“我靠!不带我出来玩?”他这就要跟我急,“如果我老丁三天不理你,我看你小子会不会孤独地去跳太湖?”
“哈哈哈……,先坐下。”杨正国为我解围,与丁大海握了握手后,把我们让到沙发上。
“就您一个人么?”我问道。
“还有两个人,你们都认识。”杨正国指了指大门,“他们来了。”
我抬头望去,大门口一前一后走进两人,正是在三星堆古墓中所见到的年轻男子和女孩。我和丁大海立刻起身,迎上前和他们握手。礼毕后得知年轻男子名叫齐白,女孩名叫方玲。
看着眼前的三人,我突然想起一首歌——《下个路口见》。这也许就叫做缘分,四川一别,我以为彼此再也无缘相见,但在此刻,他们就活生生的站在我的面前。
行完见面礼,杨正国便招呼我们入席。
桌子实在是太大,吃饭的人实在是太少,我心里犯着嘀咕,如果不爬到桌子上面,估计连菜都夹不到。不过,我很快便打消了这种顾虑,原来是吃西餐,每人一份放在面前。
对方背景非同小可,行事也真够奢侈,住酒店住最好的,吃东西也是吃最好的,我估计眼前的这顿西餐就不便宜,每人至少要好几百块,我终于知道了我们这些纳税人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国旗,秦代卷轴研究的怎么样了?”杨正国开门见山说道。
我微微一笑,道:“老杨,您是不是在考我啊?”
“果然是个聪明人。”他哈哈大笑,“都怪我当过几年老师,职业病犯了。”
我心中暗笑,我沈国旗从来没有在考场中跌过跟头,每逢考试必定是凯旋而归,看来这老杨是遇到了真真的对手。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十分平静的将我的分析结果叙述了一遍。
“你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没有看错人。”他对我十分欣赏,“能够用演绎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果然了不起。”
“碰巧而已。”我摆了摆手。
“聪明的人我见多了,但即聪明又谦虚却很少。”他接道,“你屈身在一间小小的古玩店里,实在是有些浪费啊。”
“老杨啊,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看清本质才行。”我正想继续谦虚,丁大海却不肯了,就急着嚷道,“先拿这沈国旗来说吧,表面上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大帅哥,可内心却十分的阴暗。还有我那聚宝斋,虽说是小本生意,但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
“我不是这个意思,大海你误解了。”杨正国笑道,“我的意思是,国旗在古玩店工作,专业有些荒废了。”
“哦?”丁大海疑惑地看着我,“那他还能干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