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到眼前正上演着一出惊喜局,丁大海竟然会在这里遇见故人,这种极低概率事件竟然会发生在自己的眼前,我不禁想起了地壳气泡中的那个“我”,地球有六十亿人,为什么那种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毫不夸张的说,这件事情如果曝光,我必将成为全人类所关注的焦点。
我的头脑变的十分混乱,甚至感到有些受宠若惊,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过于诡异,让我不知所措。此刻,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焦急的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才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潜艇在施将军的命令下,迅速开始下潜,我们的目的地很明确,就是施将军所说的基地。指挥部里突然安静下来,没有人说话,每个人的表情都变得十分平静。声纳探测仪有规律的发出嘟嘟声,这种声音伴随着我的心跳,仿佛正把我带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我突然感到很可笑,我竟然走上了实现儿时理想的道路。几天前,我还在为理想无法实现而感到伤悲,而在此刻,一切都改变了,儿时的理想就在我的前方。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当你拼命想抓住它的时候,它就会像是一个顽皮的孩童,有意躲避着你,而当你准备放弃它时,它却会在不知不觉中闯入你的世界。
我无法分辨自己此刻的心情,是喜悦还是不安?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也许就是我的命运,是我必须要去走的路,谁也无法更改,而我必须去勇敢面对。
“基地到了,准备对接。”就在我为命运的无常而感叹时,耳边传来了导航员的指令。
日期:2010-3-23 8:45:00
第三十章 海床上的基地
我跟着众人快步走向操作台,将目光投向了一台液晶屏幕。因为在海底,能见度很低,液晶屏幕显得有些昏暗,隐约可以看到一团橘红色的光斑,应该是潜艇外部的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
潜艇不断地接近目的地,橘红色的光斑逐渐散开,变成了一朵在空中绽放的礼花,星星点点一片。不多时,我终于看清楚了,海床上竟然坐落着一个庞大的基地。这个海床上的基地建造在一个圆形的平台上,大概有一平方公里的范围,整个基地看上去就像是一座炼钢厂,以圆柱形建筑物为主,高高矮矮层次分明,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小型潜艇在基地中穿梭往来。
看着眼前不可思议的海底基地,我猛然想起了电影《2012》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只有中国才有能力完成诺亚方舟建造任务。”也许是老外比我们还要了解中国,也许是中国人谦逊的美德,我压抑已久的爱国之心猛然高涨起来。
“对接已完成,请有关人员准备离艇。”潜艇轻微震动了一下,扩音喇叭传出了指令。
离艇通道就在指挥室后方,一扇拱形铁门敞开着,门后是一条三米多宽的白色通道,很像是登机通道。通道约二十米长,在二名军人的带领下,我们很快通过了这条白色通道。
眼前豁然开朗,我们置身在一个如足球场般大小的空间内。近百米高的拱形穹顶上,布满了繁星般的照明灯,它们散射着柔和的白光。各种工程车辆在眼前忙碌地穿梭着,在这里我只看到二类人,一类是穿着军装的军人,一类是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在大厅四周,堆放着许多不知名的重型设备。在大厅正中间,一根直径超过三十米的巨型白色立柱自下而上直抵穹顶,如同擎天柱般耸立在我们面前,立柱中部用鲜红色涂料绘制着一个巨大的火炬。
“你们快过来看看这个。”杨正国催促着我和丁大海,向白色立柱走去,眼中充满着骄傲。
“我操,这么大的烟囱?”丁大海抬头道,“老杨你即使在搞高科技,也不能忘记环保哟。”
我一听差点摔倒在地上,真是恨铁不成钢,就道:“大海,你家的烟囱摆在室内么?”
丁大海摸着后脑勺,一脸茫然:“不是烟囱,那是什么东西?”
“这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杨正国接道,“我们用了三年时间,抵达了地下三万米的深处,那是一个奇妙的地方。”
我在震惊中恍然大悟,在这根巨大立柱的下面,就是他所说的那个直达地壳气泡的竖井,一条深达三万米的竖井,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目前,人类所建造的最深的竖井是石油探井,它们的最大深度也不过五千米而已,但我们脚下的这条竖井,深度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三万米,它作为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当之无愧。
我突然想起了那张秦代卷轴,想到了我所做过的那个梦,天崩地裂,海水滔天。地球地壳的平均厚度为三十七千米,而海洋之下的地壳厚度比这个平均值要小得多,仅为七千米。基地处于渤海湾的海床之上,下面的地壳厚度应该不会很深,但直达地壳气泡的竖井深度为三十千米,说明了渤海湾之下的地壳厚度与大陆相当,这点为我的大地震理论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力的论据,渤海湾以前的确是陆地。
我无法压抑住兴奋地心情,从直升机到潜艇,从潜艇到海底基地,再从海底基地到竖井,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停地挑战着我的想象力,我不禁感叹道:“这里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你们走在了人类文明的最前沿。”
“但这里与地壳气泡相比,还处在石器时代。”杨正国突然握住我的手,我感到他的身体在不停地颤抖着,“我无法用语言去形容那里的一切,只有当你进入后,才会真正理解我的心情,太平州人已经掌握了神的力量。”
我点了点头,道:“地壳气泡就是我们的梦想,在那里我们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看着孩童般的杨正国,我的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迫不及待要去地壳气泡,因为那里面充满着未知事物,探索未知就是我活着的意义。我猛然发现自己找到了知音,那人就是杨正国,他和我有着共同的理想,而只有和知音在一起,才会让我不会感到孤独。
与此同时,杨正国正紧紧握着我的手,在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很清楚他在想什么,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理想比生命还要重要。在他的眼中看出,我还能够看出,他和我一样,为找到知音而喜悦,我甚至感到,他即将给我一个深情的拥抱。
“我们真的应该去地壳气泡么?”就在我和杨正国在对望中惺惺相惜时,方小玲突然说道。
一刹那间,所有人都向方小玲投去了异样的目光,她的话与这里所发生的事情格格不入,在这个海底基地中,所有人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打通一条通往地壳气泡的竖井,然后进入到地壳气泡中,去解开心中的疑惑,或者说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梦想提出质疑,此情此景,方小玲说出这句话,就好像是一个人突然问你,你真的确定你要活下去么?这个问题不光唐突,还令人无法理解。
杨正国愣了一下,道:“探索未知世界,是我们的梦想。”
方小玲道:“可是A队曾经说过,那个地方就像是地狱。”
杨正国态度十分坚决:“不管有什么困难,都无法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心中突然一怔,想起了一句话,人们往往会被兴奋冲昏头脑,而我发现自己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兴奋的笼罩之下,我早就忘记了刚才的那种不安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