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
第20节

作者: 小鹏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4-12 08:57:24

  零三九:仰望
  2007年1月
  印度,斋普尔
  在斋普尔看到许多放风筝的孩子,站在自家屋顶,或车来人往的街道中央。每根线牵引着蓝得很深的天空中一个漂浮不定的黑点,那些黑点又反过来牵引住孩子们的视线。这让他们几乎采用同样的姿势站立——仰望。
  这样的场景自从长大后就已不再多见。城市越来越大,天空却越来越小。孩子们的娱乐也早就从户外的放风筝捉迷藏砸皇帝变为室内的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机。
  想起自己小时候,在春风吹拂的好天气,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那时候的风筝都是自制。横竖两根竹签(是从折扇中抽出的细细扇骨,被奶奶发现后是少不了挨骂的)弯成一定弧度作为主轴,另外四根围成菱形轮廓,接头的地方用渔线缠紧固定。把一张宣纸也裁减成菱形,纸面上用毛笔画些简单图案。用浆糊把纸附在竹签上,后面再挂两条长长的尾巴。线轴是要买的,用几天不吃冰棍省下的零花钱,也心甘情愿。风筝线的一头绑在主轴中心。一个风筝就做好了。

日期:2010-04-12 08:58:49

  试飞时,基本都不能一次成功。然后要一点点调整竹签的位置和弧度。一次次尝试,直到发现拽起来的风筝不再打旋,摇晃着越飞越高,此时总会有不自知的笑容绽放。继续迎着风向前跑,同时放出更多的线。风筝完全起飞后也要有一些技巧。线不能拉太紧,也不能完全不理,先放出一段,再往回收一点。和伙伴们竞赛谁的更高,谁的更远。直到手里再也无线可放,就只能呆呆地对着天空,仰望。

  印度孩子的风筝要更简单一些,大多数只是两根木棍架着一块有颜色的塑料布或者破报纸。这是不花钱的娱乐,所以看到每个男孩手里都牵扯出一条长长的线。有的已经指挥若定,只是手指灵动的一拉一放,一紧一松。有的正全力奔跑,身后的风筝还在跌跌撞撞。还有的借来长长竹竿去挑挂落在树枝上的断线风筝。
  千百只风筝布满蓝天上每一个广度和深度的空间,孩子们笑着,叫着,黑黑的小脸上露出洁白牙齿,看着他们,也仿佛看到自己的童年。
日期:2010-04-12 08:59:51

  风筝之于孩子就像梦想之于我们每一个人。你看,每个孩子手里只有一根线,线的那头只有一个风筝。你看,孩子们总希望自己的风筝能够飞得比别人的更高更远。你看,有的风筝始终无法起飞,有的却越飞越远。你看,挂满风筝的天空,由于风筝的大小颜色形状各不相同,而显得精彩丰富。如果把上面语句中的“风筝”用“梦想”代替,也依然能够成立。
  风筝能否高飞,梦想能否实现,关键不在于线有多长风有多大或者有多少外力的支持与帮助,而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是否乐观,是否坚定,是否专注。
  所以会被这样的场面感动。为了他们那持久的微笑和仰望。
日期:2010-04-12 09:58:03

  零四零:印度价格
  印度,詹斯梅尔
  2007年1月
  在印度,价格歧视的现象非常普遍。最明显的例子是泰姬陵的门票,印度人只要30卢比,而外国游客却要750卢比,平白涨了几十倍。政府尚且把宰客视作理所当然,那些只作游客生意的车老板、旅店老板、饭馆老板、纪念品商店老板更是把刀磨得豁亮,只缺待宰羔羊。

日期:2010-04-12 10:00:50

  一次和一个波兰女背包聊天,聊到在印度沙漠骑行的费用。她说她骑了一整天,包括早中两餐,一共400卢比。我马上感到一阵郁闷的痛。自己只是傍晚骑了4个小时,连瓶水都没有,竟然比她多花了50卢比。她继续说道,昨天遇到一个匈牙利背包客,那个傻瓜只是傍晚骑了4个小时,却花了600卢比。
  一阵开心,却仍不舒服。就像一个被砍头的犯人,临死前知道同案犯都是陵迟。
日期:2010-04-12 10:01:50

  在詹斯梅尔的晚上去一家网吧上网。
  之前问明白价格,30卢比1小时。
  1个半小时后我掏出50卢比结帐,等着老板找零。
  老板漠然说道,还差10卢比。
  以为他算错了,说,应该你找我,你看1小时30卢比,再加上半个小时的15,一共45卢比。

  他继续漠然地说,第一个小时30卢比,之后按分钟算,每分钟一卢比。
  我马上来气。之前为什么不说清楚?你把价格写在哪里?价目单呢?拿出来看!你说按分钟算就按分钟算?!
  他冷笑着说,哪里也没写,我说多少就多少,我是老板。然后又换回冷漠表情,这是印度,没人请你来。
  我火冒三丈。你让我瞧不起!你们印度人让我瞧不起!
  无所谓。他的表情和嘴里都是这么说的。
  我不气反笑。好,我给你。你们印度是不是有位大神,叫湿婆,听说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他会知道你的德行,将来会好好照顾你。
  不知他留在我身后的表情,是继续漠然无所谓,还是有那么一瞬间,闪过一丝羞赧和敬畏。
日期:2010-04-12 10:13:29

  除了这些伎俩,印度人还很擅长玩“十几和几十”的把戏。英文的十几大多以“-teen”结尾,而几十则以“-ty”结尾,所以要价时他们总会含糊地说得像“teen”,而结账时就会一口咬定刚才说的是“ty”。比如本来15块的车费就会涨到50。
  如果希望在旅行中稍微挽回一点公平公正让自己心理平衡,就要竭尽所能地了解当地的物价标准,练就纯属杀价技巧,并且还要有一颗在被坑被骗后能迅速自疗的强韧心脏。
  印度如此,走到哪里都如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