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用了“比”的手法。
========================================
萧综投降北魏这事儿,无可厚非,当时战争连年不断,很难说谁是正义谁是侵略。
和萧衍有仇也正常,谁让你霸占了人家的母亲,虽然有养育之恩。
最不该杀了自己的亲儿子。缺少人性。
========================================
萧综投降北魏后,给武帝萧衍打击太大。
萧衍起初信奉儒家思想,后来变的一心向佛,肯定与此事有关,史料记载,萧衍经常走出朝庭,住进寺院,做临时和尚,而且还当住持,并且为大家讲解经书。 绝对是一个行家。
和尚不许吃肉,就是武帝萧衍下的命令。
而且萧衍50岁以后,不近女色,他活了86岁。
========================================
只要是人,就会有感情,就会有真情流露的时刻,不管这人品质有多恶劣。
萧综写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是激发了内心真的感受,读它,体会他那时的真情流露。
========================================
萧综共写了2首诗,还有一首,有兴趣朋友可以读一读。
听钟鸣
萧综
听钟鸣,当知在帝城。参差定难数,历乱百愁生。去声悬窈窕,来响急徘徊。谁怜传漏子,辛苦建章台。
听钟鸣,听听非一所。怀瑾握瑜空掷去,攀松折桂谁相许?昔朋旧爱各东西,譬如落叶不更齐。漂漂孤雁何所栖,依依别鹤夜半啼。
听钟鸣,听此何穷极。二十有余年,淹留在京域。窥明镜,罢容色,云悲海思徒揜抑。
========================================
这是一个在外流浪的人思念家乡的诗,读它有种南唐后主李煜的味道。
人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后,会逐步回归人性,我想此时的萧综大概如此。
========================================
后来武帝萧衍知道萧综在北魏不得志,有了慈悲为怀的萧衍捎信给萧综,欢迎他回来,但萧综没有答应,他想回的不是现在的梁朝,可能是他所梦想的那个家。
此时的萧综肯定变了,变的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悟彻。
========================================
后来,萧综准备离开北魏,在出逃的路上被劫杀。
(谢谢阅览)
日期:2009-12-14 19:08:30
第37首
杨白花
胡充华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写作背景]
胡充华,安定临泾(甘肃镇原)人,父亲胡国珍,当时任北魏司徒。
史料记载,胡充华出生时,赤光四照,绝非凡类,很多大人物出生时都有类似的记载,真假只有老天爷知道。
父亲胡国珍觉得这孩子不一般,就把当地一个看相的请到家里,打过照面后,看相者开口讲话:“此女大富大贵,可为天地之母”,这意思是说,胡充华以后生的儿子是皇帝。
长大后,胡充华入庵成为尼姑,当时这可能也是一种时尚。学有所成,史料上说,胡充华讲经布道很有一套。
宣武帝元恪继位后,胡充华被聘请给皇帝大臣们讲课,于是进入了皇帝的法眼,出庵入宫,做了一位皇帝的枕边人,封为“世妇”,一个不低的级别。
成了皇帝的人,就得为皇帝生孩子,当时北魏采用了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做法,谁当皇帝,其母必死,所以后宫妃子们惶惶不可终日,既盼着皇帝临幸,又怕有结果,有了结果时,整天祈祷:“千万千万别生儿子啊”。
唯独胡充华例外,毫无畏惧地对同行们说:“你们说的什么话?难道为了自己活命就让皇帝后继无人吗?”大义凌然状令左右汗颜。
果然,胡充华勇敢地怀孕,还是有人好言相劝,做了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胡充华铁了心要生下这孩子,并发毒誓,一定要坚持到底,万死不辞。
这豪气,女中少有,即使以后她犯错误,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原谅她一些。
生了,果然生了一个儿子,旁人都为胡充华捏了一把汗,可胡充华满不在乎,爱怎地怎地,反正我生了,皇帝看着办,不就是死吗?
此时的皇帝好像已大彻大悟,被胡充华的勇气所感动,不杀了,并进为贵嫔。
这个儿子取名元诩,就是后来的魏明帝。
宣帝元恪命短,共活了33年,之后元诩继位,当时仅5岁。胡充华自然为皇太后。
如此豪情的女性让她不管朝政那是不可能的,况且明帝年龄尚小。
所以胡充华当时做了慈禧第0。史料记载胡充华当时处理朝政非常辛苦。
后来一些拍马者称她为陛下,她也就自称朕,到了这个时候还客气啥!
但胡充华没有废帝。
“温饱思淫欲”这话是真理,如果没有极强的克制力,你肯定就犯,男女都一样。
当时胡充华的年龄,也就是30多岁,没有异性,那孤独寂寞的滋味可想而知。
史料说胡充华的身体特别棒,她能拉弓射箭,而且箭法极准,能射中靶心。
有强壮的体格,豪放的秉性,再加上当时的年龄,没有男的陪伴肯定不行。
本人不是想宣扬什么,还是尊重人性为好,坚决不装。
怎么办呢?
胡充华又不能招个倒插门的养老婿,只能来暗的——“偷”。
第1个看上的是一个王爷,那个王爷胆小,不敢,胡充华就利用手中权利,王爷就犯。当了第2者。
纸永远也包不住火,大伙知道后,普通恶之,没有一点皇太后的样子,元叉和刘腾2位大臣勇敢地站了出来,将胡充华软禁于北宫。并将那个王爷杀之。
胡充华的嫡系后来反击成功,胡充华再度执政,我胡充华又回来了。
再次复出后,胡充华有了变化,更加大胆地养面首,肆无忌惮起来,其中有一个面首与众不同,他叫杨白华。
杨白华的父亲叫杨大眼,北魏名将。
杨白华不但长相俊朗,而且骨子里有一股豪气。他不愿意做这个“御男”,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当然也担心会由此招来杀身之祸。
杨白华跑了,半夜时带着手下逃出洛阳投奔了南朝。
当真正喜欢一个人时,就会知道这个人不在身边是如何之“空”。
杨白华之于胡充华就是这样,自此之后,胡充华茶饭不思,郁郁寡欢,写了这首诗以表思念,后来还谱了曲,让人们在后宫大胆传唱,胡充华性格外露,敢恨敢爱。
[本诗简析]
如果从情诗的角度看,无论写作方法还是感情抒发,本人以为这都是一首好的作品。就诗论诗,先不考虑作者本人。
如果不是真的从内心喜欢,恐怕写不成这样。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阳春季节,杨絮柳絮翻飞。这2句看似写景,实则为下面的“双关”事先做一个铺垫。同时,这个景色描写也是渲染了一种绵情的意境。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闺闼(ta):女子闺室的门。
这2句表面仍然写景,那个杨花(杨白华)曾经在春暖花开的浪漫夜里,进入我的闺室,现在它(杨白华)走了,飘荡到了南方。这里有“双关”语,“杨花”暗指“杨白华”,这个“双关”用的太贴切,真自然。奇思妙想的胡充华有2下子。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臆: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