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2-22 9:57:00
时间到了读古大学毕业的时候,烟台开发区还在建设中。建设中的开发区需要很多人才,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很多岗位需要的人员,都是在本地选取的。那时候,我梦寐以求的只有非农业户口才能拥有的工作,对于本地人来说,俯拾皆是。就像现在吃香的热力,自来水,园林等部门,在当时,文化稍高一些的人都不屑于去做,只有文化不高的三十来岁的青壮年,才去。记得有一个关于应聘的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姐姐是初中毕业生,已经结婚生子,她想应聘到XXX工作,又怕考不进去,就要高中毕业的妹妹替她去考,妹妹考上后,姐姐就去上班了。现在这个姐姐已经是工程师的级别了,家里资产也是无法估量的了。
相信80前的人大都知道,关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下海经商”潮,在那场大潮中,穷苦出身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发家致富,都想成为“万元户”——万元户,呵呵,对现在的人来说,是多么少的一个数字,而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况来说,谁家如果是万元户,那是很风光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受社会大潮流的影响,读古拒绝了去机关做一名文书的机会,还拒绝了去做一名交警的机会,他一门心思的想下海创业,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人有梦想是好事,可是要实现梦想却不是简单的事情。读古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第一步就是要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面对贫寒的家庭状况,读古决定先改变家庭状况,为家庭谋得一条出路后,再去做自己的事业。
此时的烟台开发区,正敞开胸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人,——特别是东北人。
——读古觉得这是一大商机,他依照外地人爱吃鸡的这一特点,决定搞肉食鸡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老天很照应读古,他打听到诸城有卖脱毛机,很快就跑去花了两千多买来了;然后他又去跑货源,因为手头资金有限,能找到合适的货源也是难事,哪知那时肉鸡出口受到打压,有养殖户主动找上门来赊货给他们卖,这样,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读古家的家庭作坊式肉鸡加工厂开张了。
读古家的生意红红火火,很快家里就买上汽车,读古也由人介绍,认识了他的前妻。
这样做了几年后,读古当初的梦想又在读古心中作祟,他想做更大的生意。于是读古又看上另一商机:鸡饲料生产—肉食鸡养殖—肉食鸡屠宰加工—肉食鸡销售—全国设置零售网点,把这一事业做成一个品牌。
读古的洞察力是敏锐的,读古的想法是正确的,正如现在山东栖霞的六合,山东蓬莱的民合,山东莱阳的春雪,走的都是读古当初设想的路线。
可惜,我们的读古却失败了。
——失败于资金不足,失败于经验不足,失败于自己的步伐迈得太大……为此,读古不光搭上了自己所有的资金,还欠下二三十万的外债,妻子为此也有了外遇,离他而去……时至今日,读古还有十三万多的外债在身……
沉默。
我们都沉默。
最后读古哑着嗓子低低说:“你可以重新选择,去,还是留……”
去?还是留?……十三万多?晕啊!如果初识读古的时候知道他有债务,那我会毫无反顾的离去,不留一点痕迹!可是现在呢?通过这一年半的深入了解,读古确实是个不错的男人啊,他不光学识渊博,还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孝心,还知道疼老婆,他只是走了霉运而已,如果放弃他,我今生还能遇到这样的好男人吗?……
读古说,为了瞒住我,所有债务的清单都转移到了婆婆家,他只等将来有一天,他东山再起的时候,一把付清……
唉,我说老读古啊老读古,怪不得你青丝霜染呢,怪不得满地是落发呢,这都是愁的啊……我站起身,放下杯子,转身开门出去。
“喂!老婆,你就是要走也不急在这一时啊,这都是夜里了啊……”老读古见我往外走,赶紧喊我,但他没有阻拦我。
我去哪里了呢?
我去了后院,我去了婆婆家。
我对错愕的婆婆说:“妈,我知道了读古的债务,这债务我认了,你把单子都给我吧……”
也许有人会说:读古会算,咋算不出自己会离婚?会失败呢?
是的,读古会算,可是又有几个人二十来岁会信命呢?恐怕就是深爱自己的父母的话,也不一定会听进去照着去做的,所以不经过挫折,很多人是不会信命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