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一堑,你长一智——一个80后MM米国留学血泪汇集的经验之谈》
第6节

作者: 杀过木马翻过围墙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当年的我,基本犯了上面所说的所有错误。我的高考成绩并不低,来到一所二本读大学,心有不甘,四年过的都非常压抑。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国,我没有国外亲戚也并不知道国外的事情。那时候只是似乎出国才能证明我自己。在国内受教育这么多年,也好奇国外的教育制度会是如何。于是阴错阳差的走上 了出国申请这条路。由于我四年本科都像玩命一般的努力,所以我的resume看上去也甚是光彩。虽然在每年只有个位数出国的大学里面,那年我先后拿了三个全奖offer。第一个,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来的非常早,一月开初就到了学校。第二个是三月初到的,最后一个四月才到。在offer面前,我和我的家人都开心的有些过早。由于高考报志愿失败,这次我的父母不希望看到我有任何risk。他们非常急促的push我赶紧答应第一个offer,尽管我一再申明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我会有连续不断的offer。具体的情况我不想细说,于是我give in 了。我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欢,可是我还是答应了,并且给我后来的advisor fax了一张手写的保证书。命运真是会开玩笑,就在我fax 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第二个学校的offer。那时我情绪激动,和我母亲激烈争吵。其实想想自己也很幼稚,我居然为 了说服自己的母亲,愿意以身试法,把自己搭上证明给她,她的想法是错的。可是老天一直对我都不薄,一直给了我自己挽救自己的机会,第二个offer虽然没有改变我的决定。可最后我拿到了某名校的offer并且是我感兴趣的方向,这个offer让我欣喜若狂,决定推翻前面的offer,pursue自己的interest。可是在我母亲的说服下,我又give in了。当时对方学校的professor给我发的信让我还历历在目,他说:“既然你不喜欢这个专业,你为什么要去呢?”我无言以对。估计是小时候看多了琼瑶剧,和武侠片,我说:“我答应了,那么我就得去。” 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那曾经一直热心帮我的小秘和非常热情联系我的教授。中国有个词叫“愚孝”,那我当时是即愚孝又愚昧还无知胆怯并且有些怀疑自己判断力,我以为只要我一个人做了一个自己不情愿的决定做出牺牲,身边的人就都开心了。我以为年纪轻轻的时候,应该选别人认为更有前途的专业而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我甚至寄希望于不好好准备签证,让签证官把我第一个offer 拒签,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去自己喜欢的学校。这给我后面所有的麻烦和困难埋下了不详的伏笔,我现在的生活甚至也只是刚刚从那段艰难的时刻走出。这也是我一直和大家强调兴趣重要性的原因。这个我会在后面一一道来。


日期:2010-03-19 17:29:13

  但是,为什么你不能盲从,
  1. 当时我的美国朋友问了我几个问题,
  第一你了解这边发生的事情,还是你父母更了解?我回答是我,第二你经济独立吗?我从21岁就没再要过父母的钱。
  第三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沉思了一会,觉得自己也受了这么多的教育,也还算懂事,有自己的判断力。
  你的父母或者别人可能根本都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背景。所以这种时候,他们做决定没有基于足够的information,并不一定比你明智。

  2.不要幻想你可以向父母索赔。这不是二战,战胜国逼宫德国,把别的国家财富转移到自己口袋。这个是人民内部矛盾,你的损失也是你父母的损失,你不好过,你以为逼你就范的人会好受一些吗?我后来非常糟糕的时候,我父母也跟着一起担心。我妈每次打电话,总是愧疚自己当时的蛮横,说自己很傻很天真,为什么要逼我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没有想到事情会变的这么严重。

  所以你如果真正为了自己的父母着想,就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不要以为做错事情,责任放到父母头上,就高枕无忧。生活还是会逼你承受所有后果,清理烂摊子。
  3.道理同上。有的人是没安全感些,碰到事情容易take it personally。
  中国教育讲究宽容,你一听到:“我也是为你考虑,才。。。没想到。。。”,也就没了脾气。只要心底是好的,做出结果如何不重要。打落牙往肚里吞。
  可是美国教育并不是如此,他们更讲究保护自己。你可以理解别人的好心,但是不能因为对方好心,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顺从别人做出伤害你的事情。
  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我这几年专业是啥都没建树,这方面快成专家来。

日期:2010-03-20 09:50:27

  cool,我今天再歪一下楼吧。
  俺今天白天在高速上和奥巴马同学擦肩而过了。咳咳,事情是这样地,我往东进城去看病,巴马同学往西下乡去学校演讲。刚上高速就发现情况不对,中间的防护栏有闪着灯的警车。俺开始以为是躲在路中间抓speeding的,于是老老实实的以50mile per hr 龟行。可是越往前开,趴在中间绿化带的警车越多,一抬头,发现高速上面的高架桥上也有警车,丨警丨察正趴在桥上,盯着路上的traffic。对面的高速上空荡荡,连个鬼影都没有,偶尔驶过几辆闪着大灯的警车。对面高速的每个路口都横趴着一辆ford警车,把所有traffic堵在外面。

  最后,巴马同学终于出现了。前面两排骑警开道,接着是警车,巴马同学坐在他的防弹加长版凯迪拉克里面一驰而过,前后左右都簇拥着保护他的警车。警车后面跟着小救护车,救护车后面还有一辆白宫狗仔车。一位白宫狗仔,摆着胡哥去年国庆阅兵的pose,大半拉身子在车外面,端着一个大炮状的camera,不停的摁快门。这工作很辛苦,胡哥的车速不到20公里一小时,颇有风度的招手。这位狗仔,杵在外面,以大概120公里一小时的速度迎风飘扬,头发都吹没了。

  美国的保安系统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堵在路中间的警车可以防止对过的车辆突然转向,越过中间的绿化带,冲击总统车队,高架桥的上的丨警丨察可以预防狙击手,堵在entrance的警车,堵住了每个直接attack的可能。即便被attack,车队里就有救护车。
  不过巴马同学也不是特别扰民,俺刚刚回过神,继续往前开,就发现对面高速上,鱼龙混杂,大货车,小破车,正跟着总统的车队屁股后面,距离不到500米的全速前进。和前面华丽丽的车队,形成显然对比。
  可惜俺今天犯懒,忘记带相机,没有能够给大家提供更直接的info。
  还是很兴奋地。

日期:2010-03-22 10:10:18

  四 签证和国内最后的准备工作
  当你选择好你心仪的offer,拿到签证之后,接着你就剩下最后一段在国内美好的时光了。首当其冲,我建议大家要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尽兴的high,多陪陪父母家人。出去以后,再回来的心境都不同。此时此刻,你一手拿到国内的毕业证书,一手拿着国外的offer,乃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又是学业的空档期,一定要好好享受人生。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document,希望大家要好好准备和保管好这些材料,不要给自己带来必要的麻烦。每个你收到的offer 之中,都会有一张I-20,这是整个offer package之中,最重要也是唯一有法律效应的文档。我给大家scan了一张pic,可以看看。
  Plus,美国人很穷酸,即便是这么重要的文件,也就是普通的A4纸,黑白的。

日期:2010-03-22 10:20:00

  这个可以参考网上纷繁的资料。唯一需要提醒各位小朋友,不要过分紧张,要有礼貌不卑不亢。这几年签证形式一片大好,而且我们中国人民一项善良朴实,不出恐怖分子。还是和前面一样,别把自己姿态放太低,像讨饭一样需要他们施舍。也不要穿的太脑残非主流,平时穿啥,那天也穿啥。
  当然,作为女生,在碰到男签证官的时候还是稍微有些优势的。我一共有三次签证经历。
  第一次碰到一个美国重量级大妈,估计是因为第一次,所以问的问题比较多,但也都是网上充斥的口水题。我当时也没有太在意,该怎么回答就怎么答。那大妈其实挺凶悍,表情严肃,几分钟后,她直接从小窗口里面甩出一本小白册,说这个册子你拿回去看看吧。我才知道我已经签证通过了。
  第二次,回国在上海签证,碰到一个中年大叔,他问我你下学期还有奖学金吗,俺说有,于是他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微笑,说”好好享受你在国内的vocation。”俺就那到了第二次的学生签证。俺顿时感觉原来签证官也是挺人性的。
  第三次已经是工作签证回国,碰到一个中年帅大叔,他看到俺,就笑了,然后和俺开始唠嗑,问俺在哪里工作,那边上班下班traffic会不会堵的厉害,多久才能回家。当然这次也是非常顺利的水过拿到签证了。唉,其实这群签证官也挺可怜的,虽然赚钱不少,也和我们一样在异国他乡谋生活,难免想家,碰到从美国回来的人,也忍不住要多搭话。


日期:2010-03-23 09:27:35

  最后出国之前,有几个事情还是建议大家要好好准备。
  第一采购出国的物品
  网上有很多list,可是我都觉得有误人子弟,outdated的嫌疑。记得当年俺按照某知名留学网站的list,买了一打棉袜来美国。才发现这边袜子不必国内贵,也是made from china。俺富裕的时候,买5美元一双的棉袜,后来没奖学金了买5美元10双的walmart socks,也穿着游遍了美国的大好河山。
  我想推荐大家的几样东西是男生的西服,女生的套装,皮鞋。来美国之后,难免有些正式场合,而且美国人的size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合适。美国人的衣服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穿着好看,所以希望大家准备至少一套正装压箱底,以备不时之需。接着就是比较传统的中国服饰,男生可以买唐装,女生可以买旗袍。万一碰上啥各国民俗文化展,或者过年过节,长的好看的小朋友不要羞涩,要努力展现出我们中国小孩的良好精神面貌。最后,你可以多买一些自己觉得好看适合的衣服,美国没有统一的穿衣code,而且美国的穿衣风格和国内是截然不同的。不管你 是为悦啥者而容,都可以多买一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