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一堑,你长一智——一个80后MM米国留学血泪汇集的经验之谈》
第8节作者:
杀过木马翻过围墙 那CBP大叔有乐了,说:“你进来吧,我看你一点都不dangerous。”
于是俺也不好在推辞,入内一窥究竟。可惜,俺当时因为前一宿卖力google,那天形象极差,头发有些凌乱,睡眼朦胧,嘴里还含着一个橘子味的棒棒糖当早饭。一边嘟囔,一边从包里拿出材料,和这位美国officer叔叔陶瓷。
俺说:“俺合法手续都在,新护照也有了,你不能为了一张i94让我回国再回来把。”
这位美国叔叔表情未变,开始教育俺,:“这些材料是合法的,可是我们当时也是根据海关规定给你的日期,谁让你护照要过期了呢?根据正规手续,你应该去移民局提起申请,大概几百块就能办下来吧。”
我一听,脑袋嗡嗡作响,想看上去这么nice的美国大叔咋“口蜜腹剑”。客气得把俺请进办公室,接着笑嘻嘻的把我的小希望打碎。
“But”美国叔叔有说话了,“ todayis ur lucky day. I am gonna handle this for you.”
我悬着心理的大石头终于掉下,于是开始非常relaxed的参观美国海关边境署的办公室,并发挥我超于常人的陶瓷 优势。他一边帮俺办手续,俺一边和他瞎掰,问他工作辛苦不辛苦,boring 不boring,当CBP的officer是不是哪个国家的怪人怪事都见过。这位叔叔也很健谈,反问我在美国习惯不习惯做什么工作的,以后还准备回国吗,最后他一看我生日就在当天的前两天,祝我生日快乐,问我过生日有没有开party,怎么庆祝的。我们相谈甚欢,他拿出一个大图章,把上面的数字掰回2009我入关的那一天。在新的I94上一盖,钉在我的新护照上,接着他进机房把我的official record也update。于是,俺就超级幸运的一分钱没花逃过了美国移民局一宰。半小时搞定了移民局要一个月和320刀才办理的手续。
八过,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那个办公室却异常的简陋,没有高科技产品,让我大失所望,犹如站在fedex的工作房,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中国邮电局的仓库,墙上的世界地图,地上散落大小各异的包裹,桌上的复印件和咖啡壶。唯一这位officer叔叔一身警服和腰间那把手枪对讲机让我意识到这个地方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进出,俺不能造次。
日期:2010-03-24 09:29:31
Anyhow,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反映出来的却是非常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中国,你求人办事看关系看背景看你爸你妈有多厉害,在美国你求人办事看你的口才,你的个人魅力,并且政府官员相对廉洁,你和他们瞎忽悠绝对比赛给他们一个红包来的管用。
日期:2010-03-24 09:58:59
在这里插一句吧,其实在美国英语好还是占优势的。尤其是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时候,这些是衙门不是customer service,耐心的听你一边一边讲。他们每天工作繁忙,要借见很多外国人士,要尽力去听懂费力蹩脚的英语。所以如果你英语好,这些人就像看到一个解脱,至少他们知道不用太多时间和你重复解释。所以帮你办事的时候,也可能就开个小灶,放点水,你给他方便,他也给你行方便。
日期:2010-03-25 09:09:01
今天我岔个话题,给大家分享一下学习英语这个话题吧。追忆一下我这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史。N年以前,俺还是个8,9岁的小毛孩,看着商店门口,花花绿绿的拼音招牌,慢慢有了英语这个概念。俺一项是个好奇宝宝,俺问俺娘:“妈妈,什么是英语?”俺娘也是个半桶水,可是她特别能忽悠,她说:“孩子,英语是英国人说的话,和我们中国人说话顺序是反的。我们中国人讲早上好,他们讲好早上,话倒着说,就是英语了。”俺当时觉得英语非常disgusting,倒着说话,多累的慌啊。
日期:2010-03-25 09:12:24
当时俺还是个小学生,班上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已经参加学校办的英语班。俺在操场上热火朝天的和小朋友打沙包,躲猫猫的时候,那些小朋友正坐在教室里读apple banana。可命运总是很神奇,小学毕业时,班主任给了俺一张外国语学校的报名表。每个班只有三张,另外两种给了班上的正副班长,最后一张顶住全班家长的反对给了名不见经传,成绩中等偏上的俺。俺还是很争气的,考出了学校第一名的成绩顺利了进入了外国语学校。(我得免费给我母校作个广告,尤其感谢当年我们的王校长。在她的带领下,外国语学校的教育质量一流,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日期:2010-03-25 09:16:32
现在犹记得一次在中学上英语课的情景,班上有一半同学都有英语基础,俺当时即尴尬又恐慌,因为我什么都听不懂,26个字母,估计也只能背到d。不过,小毛孩总是没啥心理负担地,不久俺就和俺的同学打成一片。每天扯着嗓子读abc。我们当年的课程中,基本半个学期就完成统一的英语教材,剩下的时间,我们还要学习新概念英语,3L(Look,Listen,Learn),还有走遍美国。上课的形式很有趣,我们可以表演节目,看录像带,在语音教室听卡朋特,圣诞的时候唱英文歌。初一开始,我们就有做客的外教,初三时有了常驻外教。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当年那些比我早学习apple banana的同学拉了几条街的距离。在这种有环境有强度的学习之下,我和大部分同学对英语都已经熟悉,与其说是一门必学必考的科目,不如说是一种成长中的环境。很多的国外习俗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比如不能随便问别人年纪,敲门的时候要说 may I come in, 被人夸奖时说谢谢。
日期:2010-03-25 09:18:06
高中,俺离开了外国语学校,去了省重点高中。当然也回到了按部就班的英语课生涯,那种痛苦和boring让我现在仍记忆犹新。每天上课都很无聊,课本的东西不够fun,单词早学过了。于是俺正式进入了叛逆期,决定开始自学,带着自己的小英语图书,老师上面讲,俺在下面看自己的小册子。实在boring的时候,就抽出数理化的习题来做。俺英语老师对俺又爱又恨,俺每次都考英语最高分,俺是她的得意门生,每次出难题冷场了,基本都是俺来救场。可是于此同时,在俺的带领下,班上一群同学,都学会了要好好利用宝贵的英语课时间,作数理化。每天的英语课,开始像黎明一般静悄悄。俺老师终于爆发了,摔下课本,对着全班同学说:“某些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英语成绩不错,不需要老师教了,就直接去教务处申请免修,不用上课了。”其实我知道老师指的就是俺,不过俺当时也算冷静,我知道我真的这么走出教室,估计全班同学都会因为我的原因上不成英语课。想想,这种自由散漫,恃才傲物,和老师作对的性格大概在高中就有了雏形。不过高中老师总是心软的,女人相对来说也比较心软。她最多只是发发脾气,没和小孩一般计较。
日期:2010-03-25 09:19:27
高考,俺考了143 out of 150. 非常ironic,我考的应该是全省第二高分,第一高分是144,俺初中的邻座同学。我在报纸上看到她和她笑得象朵花一样的高中英语老师。中国的教育制度总是这么残酷,一分之差,她上报纸了,俺灰溜溜去读我的二本了。
到了大学,我还是没有从高中那种厌烦英语课的心态中解脱。很快,逃课,申请免读。再后来出国,俺从美国土地上wake up的第一天,就喜欢一个人出去晃悠,和逛自家的后花园一般,心情轻松。
日期:2010-03-25 09:22:3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