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一堑,你长一智——一个80后MM米国留学血泪汇集的经验之谈》
第17节作者:
杀过木马翻过围墙 在我看来口语的境界有四个,第一阶段是虽然说不清,你已经不会要求每个老美说话都如同托福或者六级听力那个速度和语调,大部分时候,他们说啥,你都听懂70 80%;第二阶段是可以流利的用英文的词汇来表述自己的思想,第三就是你blar blar瞎忽悠的时候,旁边一群老中投来羡慕的目光,你说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你一张口,他们突然发现这家伙模仿能力真不错,盖住那个脑袋,还以为是个老美在speak,而如果你的教育履历和他们一样,只是普普通通的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在国内呆着,没有rich dad把你高中就送过来读书,并没有比别人有更高的起跑线时,羡慕就成了impressed。第四个阶段,便是开始有老美把你当native speaker对待,当成他们的一分子,你一说话,再也没人好奇的问你, which country are you from?你可以随便的make up一个story,说我是哪里的,blar,blar。
日期:2010-07-03 03:07:05
有次和一个非常有学究气质的同事聊天,这家伙是个american nerd,平时没事就钻在书里,以矫正他人的错误用词和pronunciation作为快乐来源之一。我问他某某的英语如何,他私下告诉我,那人听上去就像FOB(fresh of f the boat)。这个词其实有些贬义,用来嘲笑那些19世纪刚刚从轮船下来的新移民,看上去一脸迷茫和upset,英语broken,啥都不懂,专闹笑话。然后我用问他:“how about me?”他说你听上去像是十几岁过来的,我听完挺开的,算算和我正式landed on america的年纪还有挺大的距离。说句难听也比较brutal的实话,英语口语好还是有点优势的,这就像你走街上问普通人,一般人受到优待可能性大,还是看上去有钱的男人,漂亮的女人可能性大。大家都是凡人,难免有些先入为主的assumption。美国是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但是说好英语还是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的sign之一。你会发现很多美国电影当中,wall street的精英,西装革履说的是标准的纽约腔,阿甘正传里面,forest gump讲的是最土最乡下的alabama腔,而那些黑帮电影中,老黑的英语要到中国肯定被老师批的一塌糊涂,语法混乱,而讲述移民或者chinesekungfu电影之中,那些移民一定讲的浓重的外国腔。
日期:2010-07-03 03:10:37
在我的观察中,大部分中国学生,经过一段时间,都很轻松的跨过 了第一阶段,大部分停留在第二阶段。只有少数,例如小留学生,他们也能很轻松的跨过第三阶段,swing 在三,四之间。
其实我觉得这个强求不来,大部分人在英语环境的熏陶下都会比国内强挺多。只能free的communicate已经算非常好了,至于口音要不要像真正的美音,我觉得看个人的语言天赋,并不需要刻意的去花时间。印度的人英语都是带浓重口音的,我没看过几个印度人自卑或者捧着书一直念,念到口音标准为止。假设你普通话不标准,你会天天苦学新闻联播那个腔调吗?
日期:2010-07-03 04:15:38
前段时间有个非常popular的video clip在网上疯传,名曰,看Joe Wang用标准的中国式口音英语征服老美。我稍微听了一点,这位phd哥哥确实很有才,可是我觉得名字是个噱头,容易误导广大群众,或者是给大家一点点膨胀的自信心。其实很小的一个例子也能体现两国之间文化的不同。中国人讲面子,美国人讲实在,Joe同学征服老美的key point不是他的中式口音,而是他中式口音里究竟讲了什么内容。假设,joe同学是个abc,从小在美国长大,智商和阿甘一样,站在上面磕磕巴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即便他的英语再地道,一样会被老美嘘下台。这位phd哥哥虽然英语不是特别美化,可是至少美国人都能听懂,那么对他们来说,就够了。重要的是内容。可是这事传到中国就变味了,广大群众像是打了鸡血一半,美国人在拥戴的是内容,而传到中国,中国人一下不自卑了,一下扬眉吐气了,看看Joe Wang, 终于不用为自己的口音低人一等.这事本身并没错,给自己鼓鼓劲是好事,可是可悲是脑袋里的顾虑和自卑本来就是多余的。老美根本就没有care过你的口音。老美不讲究面子,他们第一基本要求是能听懂,能表达,第二要求是言之有物,有point,就这么简单,至于那个声调学的像不像,说话时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挤眉弄眼,耸耸肩,who cares?
日期:2010-07-08 00:51:28
记得刚开始上班的几个月,我很荣幸的成为老学究重点的盯防对象。每每在有他的场合,我读错一个发音,老学究都笑的异常之夸张,肺活量之大例如倚天屠龙记里谢逊的狮子吼一般,震得半层楼的人的眼球都转到我这。某次,俺去休息室买可乐,正巧碰到老学究和他几个buddy在休息室玩跳棋游戏,旁边站着一群围观的同事。俺插了脑袋进去,看热闹,发现这个游戏骰子尤其特别,不是普通的六边形,而是个八边形,沉甸甸的,质感不错。于是俺把骰子颠在手里,没过大脑的便发了一声感慨:“what a funny pair of dices!”.话音刚落,老学究的scary的笑声,从我耳边响起,震得我头皮发麻。再看老学究同学正头顶着桌子,振臂锤桌,差点没rolling on the floor。他一个人非常之high,而我和其他同事面面相觑,不知又是哪个单词,点中他的笑穴。半分钟之后,老学究终于勉强止住笑容,说:“You are so silly, 骰子的单数叫die,复数是dice,你这个dices是咋回事啊?”接着,有忍不住哈哈大笑。俺顿时像根定海神针一样的杵在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石化ing。好在美国人民情商都很高,旁边围观的群众,立马给我打圆场,开始“批斗”老学究:“Come on XX, give her a break!How much Chinese do you know?你说几句字正腔圆的Chinese给我们听听!让J J给你纠正一下!”俺当时甚是感动,心里一片温暖,顿时从石化ing转向融化ing。虽然自此以后,尴尬仍然偶有发生,但是这事情打击不了俺的自信。俺坚信俺的英语岗岗地,并且拜老学究为师,让他纠正我一些不对的发音。你可以把这事情看成一个blunder,给自己头顶笼上一片阴影和乌云,也可以看成只是一个不懂得如何joking的美国同学试图开个funny的玩笑。我宁可看成后者,并赚回一个免费的外教,虽然笑声有些scary,有些embarrassing。关键永远在于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
日期:2010-07-08 01:10:59
毛主席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同理可得,用在学习口语上,那就是:虽然不用自卑,但是还是可以向着没有最标准,只有更标准的美国英语的道路上迈进。In my opinion,如果你时间绰绰有余,花在上面也是算替自己小小升值。大部分大学都会有专门开设给外国人的语言班,基础差的可以从这里开始,有奖学金且英语差者尤佳,让学校掏钱给你学语言。想省钱的可以试着交一些老美朋友,或者专门的language partner,有些老美学生会nice到愿意免费配你练口语,或者双方交换,你教她中文,她教你英语。总而言之,是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日期:2010-07-08 01:17:3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