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个大叔控的真实故事》
第17节作者:
翠柳白杨 哥哥嫂嫂还没放假,工厂里放假晚,估计得等到腊月二十九。爸爸,娘和奶奶全身心投入准备过年,爸爸忙着采购,娘和奶奶忙着蒸包子,蒸年糕,蒸馒头,一锅一锅的蒸,凉好了把它放进大缸里,足以吃到正月半头,然后又炸鱼,炸肉,炸耦合,炸辣椒,忙的不亦乐乎。
我要帮娘和奶奶洗衣服洗被罩什么的,都被她们拦挡下,说,好不容易放回假,好好玩,好好休整,修养好了好上班。于是,我就变成了家里唯一一个无所事事的寄生虫。
闲得无聊,就在婶婶家和我们家里来回穿梭,领着弟弟瞎闹腾,躲进被窝里玩捉迷藏,划拳押宝抢电视看,弄得婶婶家鸡飞狗跳的,婶婶也是好脾气,只会笑说我们姐弟俩就是俩大活宝,却不会真生我们的气。从小在她跟前长大,他就弟弟一个儿子,拿我当亲闺女看。
一晃就到了大年二十九,父亲铺开笔墨,要亲自写春联。父亲读过中学,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人,特别喜欢看书,写字,毛笔字虽不是很好,但完全可以拿的出门,我们家每年的春联都是他亲自写的,觉得别有一番过年的情趣。
爸爸一边准备笔墨,一边笑着跟我说,“大先生,今年的春联你来构思好了,你不是秀才吗?”哎呦,这下还真难倒了我,这春联可是有讲究的,上下联字数相等,内容一致,还得相互映称,既然是春联,要的是欢乐喜气……,我冥思,忽然大喜,说,“爸爸,写古诗对联好不好,有新意。”父亲说,“行啊,只要你喜欢,贴在我们家的门上,谁也管不着我们写什么。”我说,“那好,上联是,“昨夜斗回北”,下联是,“今朝岁起东”,横批是“拜年吧”。
父亲大笑,说听着还挺顺口的,跟老爹说说啥意思,我说,“这是唐朝孟浩然的诗《田家元日》里的前两句,意思就是,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父亲连说好好好,然后又问,“横批就这么写吗?还‘拜年吧’,跟小孩闹着玩似的。”我说,“可是你让我做主的哈,你说了,自己家的门,自己看着高兴就行。”父亲说,“那好,就按你说的办,哈哈,我闺女是有才哈,想的跟别人不一样。”
日期:2012-03-23 20:26:57
(72)
现在想来,那时候过年真有意思。我们村的大街上,扭秧歌,踩高跷,黑红色古铜色的乡村脸,洋溢着真实的安乐和幸福,一年的奔波和劳累,就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中,往昔随风去,今朝换新颜。
初一早晨,天还黑乎乎的,乡亲们就开始穿街走巷,相互拜年。我躲在奶奶火炕的炕头上,看着一拨一拨的叔叔大爷婶婶大娘喊着“今早几点起的?”“过年好”之类的话走进来,然后郑重其事地跪倒在地板上,说,“大娘,我给您拜年了。”奶奶颠着小脚去拉扯他们,说,“来了就是年,别磕头了。”
大年初二开始,就是亲戚们相互走动的时间。奶奶的外甥侄子,娘的的弟弟侄子什么的,纷纷提着大包小包来拜年。照例是先给上辈的奶奶或父亲母亲磕头拜年,然后,娘和嫂子忙饭做菜,摆上一大桌,父亲哥哥陪着,喝酒,吃菜,拉家常,规划一年的打算,畅往更好的下一年。
我家的亲戚多,一直过到大年初五,该来的亲戚才渐渐来完。每天招待来拜年的亲戚,把老娘几近累弯了腰。初六那天,娘说,“可让我歇歇吧,看我这年过得。”说着话,婶婶在院子里喊,“娘,嫂子,你们看谁来了。”娘和奶奶赶忙跑到院子里看,我也透过窗户的玻璃往外看,这下好了,贵客来了,那个人足有十年没登过我们家的门槛,可是他从小在这个院子里玩耍长大。剑叔叔推着摩托车,满脸含笑,踏进我家的门。
父亲也赶忙迎出门来,“稀客,稀客呀,剑,你说你多少年都没来过了?可把老哥我想死了。”说这话,接过剑叔叔手里的摩托车,把它推到墙根边放下。
剑叔叔进了屋,摘下手套,握住奶奶的手,说,“大娘,你还好吧,这些年没见你,你还是那个样,没见老。”奶奶是个性情中人,抓住他的手就落泪了,说,“剑啊,你怎么那么忙啊,这么些年你都不来看看我,我那个想你呀。你姐姐没跟你说啊,我说剑再不来看我,我就不认他了。”
主宾落座,沏茶倒水,持续寒暄。之后,剑叔叔终于发现躲在炕头上的我,笑了,说,“梅,躲那里干啥呢,也不迎客,我还以为你不在家。”父亲也想起了我,说,“这孩子,看见你剑叔叔也不下来打个招呼,没大没小的”,我说,“真是稀客啊,早知道,我和婶婶叔叔哥哥嫂嫂打锣敲鼓去村边接着你,大忙人,你来干啥呢?”剑叔叔说,“来拜年啊,你都把欢迎词都写到大门口了,我还能不来啊。”
没想到,我的一句横批“拜年吧”,把他给迎来了。
日期:2012-03-23 22:04:34
(73)
我磨磨蹭蹭从火炕上下来,穿上棉鞋,端起茶壶给父亲和剑叔叔满上水,说,“也给你拜个晚年。”父亲说,“你看看,还文化人呢,连个“叔叔”都不会叫了,我看上学是上傻了啊。”我白了父亲一眼,心想,您老可真健忘,从小到大,我就没叫过他叔叔。
闲聊着,婶婶和我娘就开始拾掇下酒菜。那天,哥哥和嫂嫂去了嫂嫂的娘家,叔叔去了我老姑(叔叔的姑姑)家,弟弟大山在外面和小伙伴疯玩,家里就剩下我们这几个人。
菜很快摆上桌,父亲说,“剑,我陪你好好喝几杯,看你酒量涨了没?”剑叔叔倒也不客气,说,“好,今天我就放开肚子喝,来他个不醉不休。”
父亲是个几乎没有酒量的人。小酒盅也就两杯的量而已,一杯酒下肚,父亲就开始招架不住,他朝外屋喊我,说,“梅,过来,陪你剑叔叔喝两杯,我陪不好他。”我说,“我忙着呢,我和婶婶包饺子呢,陪不了你就少喝,没人逼你。”父亲不依不饶,继续喊,娘说,“你和你剑叔叔也很熟,你就去玩玩呗,喝不了少喝,别听你爸的。”
我只好凑到酒桌前,坐在父亲身边,说,“好,我今天就陪陪这位大干部,我倒是看看你酒量到底有多深。“说完,给他满上,也给自己倒满。剑叔叔含笑不语,我端起酒杯,说,“第一杯,欢迎故人远道而来”,说完,“咕咚”一声,一口而净,然后,双目直逼他的脸,说,“看你的吧。”他也端起酒杯,毫不含糊,来了个底朝天,喝完,还倒着杯子让我看了看。
我接着给他满上,也给我满上,说,“第二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说完,又一声“咕咚”而下,剑叔叔略一迟疑,刚想说点什么,我说,“小女子干了,你看着办。”他只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再满上。说,“来,这次我们碰一杯,具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说完,狠狠地朝他杯子碰了一下,脖子朝后一仰,又喝个干干净净,父亲好半天没回过神来,说,“这小妮子陪酒还是作诗啊,梅,你这酒也喝得太快了吧,有你这么陪酒的吗?”又跟剑叔叔说,“别听她胡晕八扯啊,剑,慢慢喝,慢慢喝,就她这喝法,十头牛也得让她灌醉,嘿,没想到啊,我们家祖传不会喝酒,半路蹦出个巾帼英雄。” 剑叔叔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又看看父亲,说,“不,这杯酒我必须陪她喝。”说完,又一次一干二净。
日期:2012-03-23 22:46:07
(74)
其实,我哪有什么高酒量,三杯酒下肚(是那种一两或是半两左右的小酒盅,那会农村多见,现在很少见到),我看剑叔叔就成了四眼,剑叔叔拿起我的酒杯,把它放在桌子一角,说,“行了,梅,你的任务算是顺利完成,酒杯换水杯,以茶代酒,再陪我喝几杯,说好了,今天,我不醉不归。”
他端起酒杯,说,“梅,我也敬你三杯,这第一杯,贺你功成名就。”仰脖喝下,又说,“你把水也干了,不干不诚。”我只好喝下满满一大茶碗的水。
父亲站起来满酒满水,我们没有半点推辞,他端起酒杯,说,“梅,这第二杯,愿你旅途顺风。”我不说话,只和他碰杯喝下。
第三杯酒倒满,他站起来,扶住我的肩膀,说,“梅,人生若只如初见……,这第三杯酒,祝你事事如愿。”再一次一干二净。连喝数杯,喝得快马急鞭,中间都没有喘口气的份,他也开始晕晕乎乎,词不搭言。
父亲见状,也把他的杯子拿开,说,“算了算了,我看你俩喝酒说话跟迷魂阵一样,到底是文人遇文人,有的是共同语言啊,咱不喝了,喝水醒醒酒。”剑叔叔却从父亲手里夺回杯子,说,“不行,大哥,我十年没有来过了,就是在这里,我长大,走远,我每天做梦都梦见这个地方,不行,你今天得让我喝个够,你得陪我一醉方休。”
父亲只好又把杯子放下,剑叔叔自己倒满了酒,也给父亲满上,端起酒杯和父亲碰杯,说,“我,我什么都记得,大哥,我什么都忘不了……,”父亲说,“那是那是,我们也都记得你呢,这里是你的家,是你的根,你得常回来看看。”父亲看剑叔叔喝得实在是太多了,话说得云里雾里,又想从他的手里夺回杯子,剑叔叔躲开父亲的手,说,“我没醉,大哥,我高兴,我来到这里,就从心里高兴”,说着,又是一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