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第14节作者:
望于江湖 但这么蹩脚的计算结果却被现在一些科学家所认同,理由是如果宇宙已经启动了很久,我们人类也应该已经存在了很久,那么我们的文化和技术都应该更加先进,早都应该杀向太空了逮几个外星人回来研究了,而我们现在还处在“窝里斗”的阶段。同时,根据科学考证,上次冰河期结束的时间和圣经上记载的的创世日期相差不多,作为地球的寄生虫,人类也就是在那时候正式诞生的。所以宇宙应该是很年轻的。
以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一大撮”哲学家则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没有开头和结尾。那么人类为什么发展得这么慢呢?如果宇宙一直存在,那么人类就算坐个牛车也应该走到火星上去了。
他们的解释是:周期性的自然灾难就像猫玩老鼠一样一次又一次地使人类打回起始状态。
不管是启动论还是永恒论,上述两种观点一致认为:宇宙不随时间而改变。
到了十九世纪,地质学家发现岩石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形成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时间,这表明地球及宇宙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另外,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宇宙中的恒星必须相互吸引,那么它们就没有理由互间间保持恒定的距离并且静止在原地,除非上帝在和恒星们玩“木头人”游戏。
牛顿虽然觉得不太对头,但是他并没有借这个机会否定宇宙永恒论。牛顿同志,天才啊,当初看到树上掉下一个苹果就想到力学问题,如果换了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苹果熟没熟、甜不甜。这就是天才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但是天才大都比较怪异,据说天才与白痴、真理与谬误之间都只有一步之遥,后来牛顿同志因“万有引力”而出了彩、成了名、当了官、加了薪,被当成权威供了起来,加上当时面临的需要科学解释的问题太多,弄得牛顿头大了好几倍,跟喝了劣质奶粉的大头娃娃似的。最后牛顿同志崩溃了,快疯了,差点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例“疯牛病”患者,为了求解脱,牛顿信了上帝,把解释不了的问题都推到了上帝身上。
牛顿撂挑子不干了,但他的权威地位还在,就因为这个原因,压制了很多新人新思想。一直到二十世纪初都没有人提出否定宇宙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理论。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星球在远离地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也不知道,直接去问那些科学家好了。
接着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提出加速度不等于零的理论,其中即包含了宇宙膨胀的观点。但是他对宇宙恒定论情有独钟,以至于他没有提出宇宙膨胀论,而是设立了一个宇宙常数,用于抗衡引力的因素来调和牛顿的理论。
1929年,埃德温•哈勃首次提出了宇宙膨胀论。十几年后,科学家们又提出大胆预测,说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
简单模拟一下大爆炸的产生过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星系逆着时间的方向,就是向已经过去时间方向运行(当然,运行速度至少要超过光速,才能回到过去)那么星系在前一百亿到前二百亿年之间的某一时刻似乎应该重叠在一起,在这个称为大爆炸奇点的时刻,宇宙的密度和时空的曲率应为无穷大,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想那一刻有多么可怕,所有的已知的科学定律在这种条件下都失效了。科学唯一能告诉我们的是:宇宙现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过去是处于那种形态。至于为什么大爆炸后的那一瞬间宇宙变成现在这个德行,目前的科学是解释不了的。
按照大爆炸理论,科学家推断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后来又有人计算宇宙有多大,发现宇宙真实超级大,其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目前已发现和观测到的经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想想吧,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多么的渺小。至于宇宙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渺小的人类还在争论,有说宇宙是球形的,有的说是马鞍形的,还有说很平坦的,就像盲人摸大象一样乱说一气。
1963年两位名字特别难记的俄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部分质疑大爆炸理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星系直接相互接近或离开时,它们才会在过去的一个单独的点上相重叠,才导致无限密度状态,但是星系还多少具有一些侧向速度,就像汽车一样,多少会有点跑偏,因而星系虽然曾经非常靠近过,却不一定发生相撞这种恶性事故。然后宇宙会继续重新膨胀,而不必通过一种无限的密度的状态。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著名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龟”。
阿喀琉斯,就是古希腊神化中那位全身除了脚跟都刀枪不如的大英雄,在那场因美女海伦被诱拐而引发的特洛伊战争中大出风头,当时属于天字第一号英雄,谁都不是对手。阿喀琉斯的奔跑速度,那是嗖嗖快,但芝诺说他永远也追不上前面慢悠悠爬行的乌龟。
为什么这么说呢?芝诺先生有他的道理:阿喀琉斯如果要追上乌龟,那么他便要先到达乌龟刚才所在的位置,可当他到达那位置,乌龟则当然已离开那位置而前进了一小段距离。于是,如此重复下去虽然距离越来越近但始终却都还有着距离。所以,芝诺得意地说:“阿喀琉斯啊,你不是跑得快吗,但是你就算是追到肾亏,也追不上乌龟!除非你煮了乌龟来补肾亏!”
再往后,那位躺在轮椅上、全身除了大脑之外都不能动的著名传奇科学家霍金结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来探索宇宙的开端。1983年霍金等人提出了“无边界设想”,认为宇宙的状态应由对一定种类历史的求和给出,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无边界设想”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对于我们这些肢体健全、全身都能活动的俗人,研究这些理论远没有类似“小故事大智慧”的东西有趣。
但是霍金自己仍然充满迷惑,他说:“究竟是什么东西将生命之火赋予这些方程,使之产生一个受它们制约的宇宙呢?难道终结的统一理论是如此之咄咄逼人,以至于其自身的实现成为不可避免?虽然科学能解决宇宙如何启始的课题,它仍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何宇宙必须存在?我对此没有答案。”
日期:2007-4-25 22:10:45
第二句 宇宙洪荒(2)
小宇宙:生命何来?意义何在?
生命这玩意儿啊,真是奇妙,构成生命肌体的原材料都非常常见,而且这些原材料在地球上还备有大量库存,随时可以组装成生命,但现在的科学技术最多是克隆,还不能直接组装或合成生命。
每个生命都独具特色,比如说人类吧,全世界几十亿,就找不出来两个完全一样的。记得读高中时候,有个男同学看到一个漂亮女生,非常感慨地说:“同样是碳、氢、氧三种主要元素,人家怎么排列得那么好呢?”
我们之所以被赋予生命,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父母根本没机会征求你意见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了,然后你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不得不亲历亲为:亲自吃、亲自喝、亲自上厕所,亲自体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等体验得差不多了,白白了您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哪儿来的哪儿回去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