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你抓紧时间走吧。”她下了车。
“对了,明天我怎么还你车?”
“不用还了,这车就送给你骑了。”
“这车的主人是谁?”
“我爸。”
“你如何向你爸交待?”
“我就说给人偷了。”
“你爸报案把我抓起来怎么办?”
“抓就抓吧,你反正是个贼。”
“我偷你什么啦?”
“自己想去吧。如果抓了,你把我供出来,我就是同案犯了。”
“好的,就照你说的办了。”
“好了,抓紧时间走吧,路上小心。”
“好的,再见!”“再见!”
日期:2010-07-03 17:46:51
三十
梁涛一腔热血化为动力,把车登得飞驰起来,路边的风景树从身边呼啸而过。他渐渐从沉醉中醒来。
喜欢罗晓曼吗?梁涛问自己。
梁涛没经历过爱情,也说不清什么是爱情,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是相互吸引的。他知道他喜欢看罗晓曼漂亮的脸蛋,美丽深沉的眼睛,这是世上最美的风景。更让他着迷的是她优美的身材和凹凸有致的曲线,以及衣衫下让他神秘莫测的女人的一切。
自己和罗晓曼交往,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会有什么后果?
此时的梁涛,第一次感受到一个真真切切的女人的气息,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全新的感觉,这是多么诱人的一种感觉,他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和消化。
这种感觉让他觉得以前所有的空想是多么的索然无味。
梁涛仿佛站在一个美丽诱人的陷井的边缘,可以窥见里面神奇绝妙、绚丽多彩的景色。虽然陷井里危机四伏,但梁涛已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跳下去,那怕是粉身碎骨------
去他妈的,不再想了。
梁涛把注意力集中到自行车上。
这是一部凤凰牌二八型自行车,油漆黑得发亮,踩起来轻盈自如。脚停下来不踩时,轴承发出新车特有的沙沙声,按一下车铃,只听见“叮叮叮叮”,发出一长串清脆悦耳的铃声。
骑在崭新的自行车上,梁涛不免有些飘飘然。
要知道,刘家陂生产队三十多户人家近二百口人,只有一部自行车,还是郭围人民公社的。大队民兵营长刘春生的儿子刘少平仅读了三个月初中,就通过关系到公社当讯员去了。刘少平每次回家都骑车回来,村里一大帮孩子聚在一起学骑自行车。梁涛刚学会骑车那阵,几个月找不到机会骑一次车,有时睡着了都在做梦骑车。
骑车的感觉真好。平时走路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半个小时就到家了。梁涛把自行车提到屋内,母亲见了问道:哪来的单车?梁涛说是班上同学的。母亲说:这么崭新的车,别弄坏了。
吃过饭,母亲问梁涛:“你黎花婶和你说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我现在读书,考大学应该不成问题,将来肯定在大城市工作。方柳英在家干农活,以后这日子怎么过?”
“这点我也想过了,所以,也不勉强你,主意你自己拿。只是这方柳英的确是个好姑娘,长相好,脾气性格也好,又能干又勤快。人家姑娘多年来一直惦记着你,前些年他家成份不好,我们家成分也不好,姑娘怕找了你让你吃苦。现在两家都落实了政策,人家很快就托人来说媒。这么好的姑娘,妈心里有点放不下。
“妈,你放心吧,天下好姑娘多的是,我一定找一个好姑娘给你当儿媳。”
“尽哄妈开心,世上好姑娘是多,但人家不一定能看上你。我寻思你也不小了,你看你那些同学,一个个都说好了对象,雨生都定好明年正月结婚了。有合适的,也该给你找一个了。”
“别别,您老千万别操这个心,找对象的事还是我自己来。”
日期:2010-07-03 17:54:00
三十一
梁涛漫步在村口的马路上。天上繁星点点,月光还未升起。夜风吹来,依然带着夏天的热气。乡下一入夜,很快就安静下来,远处的村落有零零散散的灯光。田野里,几盏灯火在移动,那是有人用渔灯在抓鱼。
用一根粗铁丝围成一个直径五、六寸大小的圆圈,再用细铁丝绕圆圈缠成碗形筛网。在筛网口端的三等分处各绑一根一尺多长的细铁丝,另一端固定在一根长木柄上,一盏鱼渔灯就制成了。把劈成小块的油柴放到筛网里点燃,就可作照明用。
背上一只装满油柴的背篓,腰里别一个小鱼篓。左手举着熊熊燃烧的鱼灯,右手握一柄鱼钗,就可到田野去抓泥鳅了。
夏天一到夜里,村民便打着渔灯出去钗鱼,哪里有水田,哪里就有渔灯出现。
梁涛有一个叫文生的同学,在同学中个头最矮,胆子却最大,十来岁就敢独自一人去抓鱼。有一次,一人抓得兴起,不知不觉离村很远了。这时候他看到田里有一条水蛇向他游来,便用鱼钗钗起来,放到渔灯上烧,水蛇将渔灯死死缠住,弄翻了渔灯,燃烧的油柴掉进水里熄灭了,四周漆黑一片,水蛇还在渔钗上蠕动,文生吓得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大喊:救命啊!凄厉的喊声在旷野中传得很远,在远处抓好鱼的村民赶来,给他解围了。
梁涛刚辍学时就制作了一盏渔灯,并用它为改善家里的伙食作出了贡献。
好久没去钗鱼了,梁涛心里有些痒痒,好在家里还剩了不少油柴。
梁涛换上拖鞋, 用小背篓装了一些油柴,往腰里别好鱼篓,点着渔灯,右手擎着,左手提了三齿鱼钗出发了。
水田里泥鳅真不少,大的有食指大,小的也有小指大,安安静静地贴在泥表面。梁涛握住鱼钗,对准泥鳅瞄准两三秒,用力往下杀,泥鳅便被夹在鱼钗的齿缝中。一会儿便收获十多条,只跑了两条。
水田里不时有水蛇游过,搅得水“哗哗”作响。有了同学的前车之鉴,梁涛也不去招惹它们。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很久,梁涛国回头一看,离村庄足有二里多地。
此时,梁涛面前是一条小水渠。水渠宽约一米,水深不到一尺。梁涛发现身前一米多远的水渠里,贴着渠壁探出一个尖尖的脑袋,一下子索了回去,潜入水底。梁涛紧走两步,看见一条甲鱼在水底爬行,急忙用鱼钗尖将甲鱼按住,脱了拖鞋下到水渠里,另一只手小心翼翼的将甲鱼抓起来。甲鱼不大,大概八、九两。由于小鱼篓颈口太小,无法把甲鱼塞进去。梁涛把手伸进背篓摸了摸,油柴剩下不多了,把甲鱼丢进背篓,赶紧打道回府。
第二天起床,梁涛准备去打柴,被母亲叫住了。母亲说:你姐夫前几天请拖拉机拉了一车木棍柴,给们送了一半过来,全堆在那里。
后面房间还没有用木板隔开,和厨房相通。梁果然看到一尺左右长的木棍柴贴墙堆一丈多长一米来高。
梁涛家住的是才建成几年的新房。凭心而论,梁涛父亲虽然是人民政府专政的对象,他们家还是得到政府不少关怀。刚下放时,得到400元安家费。在缺衣少食的年月,梁家依靠这些钱,日子比一般村民过得宽裕得多。几年后政府又发放了400元建房费。
利用这些钱,加上自家的全部积蓄,梁涛家买来了砖瓦,请村民到深山砍杂木,扛到村里来,在村西头盖了一个四合院——四间瓦房。在刘家陂村,除了大队副书记和民兵营长,梁涛家是第三家盖新房的。
通常村里人盖新房都是互相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梁涛家没有劳力,父亲把建房欠下的一百多个人工一一记下,自己上户给人做缝纫相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