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上车。”九爷说着就坐了上去,陆小北紧跟着上去,他们刚下飞机,九爷的电话就响起来,对方像是算准了般,说已经在机场外等他们了,果然,才一出机场,他们就遇见了这个老胡。
由于头天晚上没有睡好,加上陆小北第一次坐飞机有些不适应,此时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在颠簸的车上一下子就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当九爷叫起陆小北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院子前。
这是一个有些年头的老房子,看起来像是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陆小北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问:“九爷,已经到了?”
“到了,”九爷推开车门下车,说,“老胡,我跟二爷有些事情要谈,你带小北四处逛逛,先熟悉一下,别太远了,等会我给你电话,你再把他带过来。”
“好嘞。”老胡答应着,九爷推开房门就走了进去,老胡扭过头问陆小北,“小北,第一次来抚松县,想去哪儿逛逛啊?”
“我是第一次来抚松县,啥都不知道。”陆小北思量了一下,说,“这样吧胡哥,还是你帮我安排下?”
老胡豪爽地说:“我跟九爷比就是一开车的,你也别叫我胡哥,叫我老胡就好了。”
“好,那我也不扭捏,以后就叫你老胡了。”陆小北笑了。
“这才爽快,”老胡笑了笑,说:“九爷跟我说你还是个雏把,不如我就带你去人参市场开开眼界。”
“好,我老早就想见见抚松县的人参市场 。”陆小北点点头,市面上有句行话,是说“北有人参,南有葛根”,抚松就被称作“人参之根”,市面上流通的人参,尤其是野生人参,有八成都是出自抚松县,陆小北也是早就想来这里瞅瞅。
人参市场离那老宅子也不是太远,没一会老胡就带着陆小北到了那儿,只见人参市场上百花齐放,有摆地摊的,有搭台子的,也有许多门面不小的铺子,都打着大大的“野生人参”旗号,陆小北在老胡的陪伴下随意看了几个地摊,见大多都是都是些模样一致的人参,不禁开了口:“老胡,我听说抚松县的野生人参十分出名,怎么这人参市场里的人参都是些趴货啊?”
所谓“趴货”,就是指人工培植的人参,这些人参由于生长环境优越,长出来往往都比较粗壮统一,却缺少了野生人参特有的灵性,药用价值上更是打了个折扣。
老胡笑了笑说:“你别看抚松县卖人参的地儿挺多,可是野生人参不好挖,这卖的店也不多,整条街上货真价实卖野人参的也不过两三家,都是九爷的老主顾。”
“哎哟。”老胡忽然捂住肚子叫起了疼,“看来是昨晚吃的涮羊肉不干净,小北兄弟,你先自个看看,我去解个裤腰,一会再来找你。”
“行,我去这家店看看,就在里面等你。”陆小北指了指旁边的一家店,老胡点点头,急匆匆地往街对面跑去,陆小北看着老胡走远,一转身走进了那家人参店。
这家店的装饰相比其他店豪华得多,玻璃罩子盖着的人参也都有精美的金丝盒子包着,这些人参与外面的趴货相比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好货,陆小北不禁眼前一亮,挨个挨个看过去,最后看见一个拳头粗细的人参上,定定看着他。
“这位爷,好眼光啊 。”老板摸了摸蓄在两旁的八字胡,笑眯眯地走出来,“这人参可不是一般的凡品。”
陆小北点点头,问:“这人参得有两百年年限了吧?”
“哟,爷,还是个行家呐。”老板比了比大拇指,“实不跟您相瞒,这颗人参少说也有两百六十年年限了,是本店的镇店之宝,我这辈子见过的人参,再也没有比这好的了。”
陆小北默默看着这人参没有搭腔。
老板见陆小北不信,继续说着:“小兄弟,您可别不信,你知道这人参是谁挖出来的不?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老鸭爷啊! ”
陆小北摇了摇头:“老鸭爷?”
“这位爷,一看您知道就是外地人,抚松县里谁不知道老鸭爷啊,老鸭爷在这儿的采参人里,就是这个。”老板比了比拇指,一脸自豪地说,“老鸭爷成名以来,凡是他挖的人参,至少都是一百年的好参,可惜老鸭爷后来还是出了事儿,这是老鸭爷挖的最后一株参,别处可再也没有的,收藏价值非比寻常啊! ”
陆小北大惑不解:“您把老鸭爷说的那么神,怎么最后还是出了事?”
“嗨,您这是不知道,老鸭爷最后一次去的那地儿啊,叫‘藏龙渠’,那藏龙渠是什么地儿啊,我这么跟您说,我们这有句话,叫‘藏龙渠,藏龙渠,是鬼是神都甭去’,那说的就是这藏龙渠,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也甭往那儿走,不然保准是有进无出。”老板滔滔不绝地说着,见陆小北跟着他点头,就嘿嘿笑了起来,又是一摸胡子,“这位爷,我看我和您还算投得来,这样,您要是有兴趣,这宝贝我愿意忍痛割爱,至于价钱,好说,只要都觉着合适就成。”
“这个……”陆小北露出了难为的神色,他对老板讲的“老鸭爷”的故事也还是挺着迷,可是要他买这人参,他可是拿不出这份钱来。
“这位爷,难不成您是怕我这卖假货?”老板一拍大腿,“成,我马上陪你带着这宝贝去检验,要不是野生的极品老参,我就当场送您了。”
老板说着就打开玻璃柜要取那老参,陆小北在一旁看的大汗淋漓,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忽然传了进来:“老赖头,又在显摆你那‘老鸭爷挖的老参’啊 。”
陆小北转头看见了老胡,立刻松了口气,可老板一转头,却是吓得魂不附体,赶紧迎了上去,他瞟了瞟周围的顾客,苦着脸说:“胡爷啊,我可没得罪您啊,您可千万得小点声,别搅黄了我的买卖啊 。”
老胡推了老赖头一把:“老赖头,你知道小北兄弟是谁不,他的钱你也想来掏一把,还想不想在这街上开店了。”
老赖头呆了一下,老胡已经拉起了陆小北:“小北兄弟,九爷来电话,说是让我们赶快过去,二爷要亲自见你。”
老胡领着陆小北往外走,边走边说:“老赖头这里在抚松县是出了名的,专拿些趴货掏你们这些外地人的票子。”
陆小北惊讶地张大了嘴:“怎么的,那株老参也是趴货?”
老胡嘿嘿一笑:“看来连小北兄弟也给老赖头给蒙着了,二爷和九爷等的急,这样,我在车上再跟你慢慢说。”
“好。”陆小北答应一声,和老胡一起加快了脚步往门外走去。
“二……二……二爷。”看着老胡和陆小北走出了店门,老赖头哆哆嗦嗦地想找个椅子坐下,一个不小心竟吓趴在了地上。
第六章 行有行规(二)
“老胡,那老板的参到底是怎么回事?”才一上车,陆小北就问了起来,刚才在店里看的那支人参在他眼中无疑就是真正的野生人参,怎么到了老胡口头就成了趴货。
老胡哈哈笑了起来:“小北兄弟,这次真是你看走眼了,老赖头的那支人参可蒙了不少人,他是把十年左右的趴货起土,转栽到林下土里,施过量的肥料让人参疯涨,然后再起,换到泥岩土里,这样培育出来的人参咋一眼看上去就像是百年以上的老参,其实你要是仔细看,就能看出这种人参的艼长的不对,瘤子也起了变异。”
“原来趴货还可以这样做,”陆小北不禁对这位九爷的司机肃然起敬,“老胡,你知道的还真多,比我强多了。”
老胡一挥手:“我哪儿算称得上道,还不是这些年跟着九爷,多少学了一点,可不像小北兄弟你跟九爷当学生,没准这次跟九爷抬了参回来,我就要叫你老师傅了。”
陆小北学着大勇的腔调笑笑:“老胡,你这可算是洗涮我了,这次要不是您,我被那老板拖去检验人参了也不知道。”
“抚松县虽然算不得大,但里面道道可是不少,外人来了,保准讨不到好处,你要是不嫌弃,以后有啥不懂的就问我老胡。”老胡拍了拍胸口,“老胡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陆小北使劲一拍掌:“好,老胡,有你这句话,我以后肯定不客气。”
老宅子里,两个人面对面坐着。
年约七八十岁的老人抽着旱烟,他思量了半天,才缓缓开口:“阿九,这次的事儿我也不想多说了,我累了,也活不了几年了,是时候交给你们来掌帮了。”
“二爷,您这么说,我心里可是过不去。”九爷也点了烟,说,“这么多年过去,龙爷走了,我三叔也走了,二爷您这一生都飘着,想要安生两年,我也是明白,不过……”
二爷忽然挥手打断了九爷,摇摇头:“龙爷走了,三爷也走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那倔脾气还是没改,这么多年了,还是对老鸭爷的事耿耿于怀吧?虽然当年你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看得出来你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九爷抬头瞥了眼二爷,又低下头去,默默地抽烟,没有说话。
二爷摇了摇头,问:“什么时候入山?”
“明儿一早就出发,需要的东西我都让小发去准备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