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沉默在旁的白若枫忽然开了口:“真是奇怪啊,我在这东海上也跑了十几次,祭‘禺虢’倒是第一次遇到。”
陆小北顺口问道:“‘禺虢’再怎么说也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海神,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懂什么。”白若枫白了陆小北一眼,说道,“现在的海民出海一般都是祭‘妈祖’,‘妈祖’是从北宋开始闻名的海神,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出海的时候船上还要供奉‘妈祖’的神像;而‘禺虢’等海神因为年代过于久远,据说最早是起源于上古时期,流传至今许多海民、水手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我工作了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遇见。”
陆小北无奈地耸耸肩:“也许是这里开化较慢,所以才导致了这种情况吧。”
白若枫冷笑了一声:“再怎么慢北宋离现在也有近千年了,一千多年了这里都还没改变,这里又不是真的与世隔绝,除非这里面有非常独特的文化环境。”
“独特的文化环境?”陆小北心里忽然咯噔了一声,想到村长之前所说的‘古文明’,难不成穆家村的村民真是那个时候的古代遗民,所以才保留了如此众多的特有文化?如果村长所说的都是事实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鬼雾海”其实就是那个古文明曾经璀璨繁荣的地方?
正在思索间,祭祀已经完毕,张老大高声呼喝了起来,水手们随着他的命令将船只开出,渐渐驶出了穆家村,陆小北在船尾上回头看那些目送他们离开的村民,他们的眼睛里似乎包含着期盼,陆小北一转身,发现张老大也在向穆家村眺望着,他犹豫了一下,似乎想对村民们喊些什么,却迟迟没有开口,渐渐地,眼前的景象变成了大海一望无际的蓝色,穆家村渐渐消失在了视野里,而他们的前方,未知的迷雾正在那里静静等候着他们。
第六十四章 吞舟之鱼(一)
这次航行的速度相对要稍微缓慢一些,到邻近傍晚的时候张老大才说距离鬼雾海还需要两个多小时,在看见了老海的恐怖遭遇后一行人在船上都没有放松警惕,依然是两班倒的巡逻机制,不过在大海上始终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能聚在一起聊天解闷。
由于大家都没有对鬼雾海有过接触,自然而然地就聊到了这个话题上,说到鬼雾海,自然还是张老大最有发言权,虽然张老大也从没有进入过这块禁忌之地,但关于鬼雾海的传说还是听了不少。
据说鬼雾海终年被浓雾笼罩,从古至今进入其中的人可谓屈指可数,本来老海数月前受九爷所托进入过鬼雾海,是个导航的绝佳人选,可惜老海被应声虫给整死了,也只好逐步逐步的摸索。
鬼雾海向来被列为船只禁地是有原因的,进入这片海域极易迷方向,而且各种导航设备都会失灵,想要成功找到航线突围出去十分困难,只有少数船长依靠多年经验,再加上那么一点运气,或许能活着回去,大部分到鬼雾海探险的船只都一去不回,所以各国的航线都避开了这片海域,也由此显得格外神秘,只有在这里传承了数十代的原住居民留下了一些线索。
据说鬼雾海中隐藏了许多凶猛的海怪、海妖,据说这些海怪大可吞船,据说有人曾在鬼雾海见过一只海怪,因为这只海怪过于巨大,一眼望不见尽头,这人穷尽目力去看,最后力竭而晕,三天三夜之后才又醒了过来;至于海妖,是说鬼雾海住有一种人面鹰身蛇尾的怪物,他们会在每个月的第七天唱歌,引诱食物上钩,并且杀死一切闯入鬼雾海的人。
但这些传说中最过于可怖的确是一个常年存在于鬼雾海中的海眼,一般的海眼,即是大海的眼睛,就是在陆地的某个地方的孔洞,传说沿着这些孔洞可以一直走到大海里。海中的海眼却是指的巨大的漩涡,传说中这些被称为“海眼”的漩涡与陆地的海眼相通,能够直接通往陆地,也有人说这些海眼其实是通往地心。传说中鬼雾海之中就有一个巨大的海眼,宽长达十几公里,不断地在鬼雾海之中游动,将所能席卷到的一切都带入炼火地狱,如果不是因为惧怕海神“禺虢”,这个海眼将会把整个陆地都吞噬掉,这也是进“鬼雾海”需要祭祀“禺虢”的原因之一。
张老大讲的口沫横飞,众人听得也是津津有味,唯有师爷苏一人不发一言,拿出个罗盘来一直盯着,忽然,师爷苏眉头一跳,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拿着罗盘跑上了甲板,这个举动让众人觉得莫名其妙,愣了一愣后只好打断正在兴头上的张老大,一起跟着师爷苏上了甲板。
甲板上,师爷苏正拿着罗盘走过去走过来,似乎在拨弄一件失灵的一起,大勇踏上前一步,凑到了师爷苏面前,这才发现罗盘的指针正快速的旋转,显然已经失灵,正在这时船头又传来了大副的声音,是在报告导航仪器失灵。
张雅轩惊了一下:“不会吧,难道鬼雾海真的能让仪器失灵。”
白若枫倒不是一点也不紧张:“在海上航行很正常的事情,受海水、湿气或磁场的影响,导航仪会进场失灵,而且很多海域的GPS相当弱,甚至于没有,不要太惊慌了。”
师爷苏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说道:“白小姐说的极是,这个地方的磁场已经开始紊乱,看来我们应该很快就要到达鬼雾海了。”
师爷苏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张折好地图展开,拿笔在地图上找出大兴安岭与昆仑山的位置,分别以点标记,然后同时顺着两山山脉走向划线而出,师爷苏又找出祁连山、天山、秦岭等九条龙脉山脉,分别以不同的手法往东绘去,最终九条线交错而过,正中间是一个小小的海域领域,而大兴安岭与昆仑山的交汇处正好是一个点。
做完这一切,师爷苏满意地点点头,叫过张老大,道:“你看看我们现在所走的方向是不是去这个地点。”
张老大摸着下巴估摸了一会,点点头:“以我多年的航海经验来说,我们现在的方向应该是正确的,但进入鬼雾海后不好辨别方位方向,搞不好会偏移航道。”
随着张老大话声落下,大勇忽然一声惊呼,众人慌忙抬头,朝大勇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原本海天一线的海面忽然出现了一堵巨大的白色巨墙,其宽一眼望不到头,其高可直通天,摇摇看不见顶。
“是‘海云’。”白若枫忽然激动了起来,“没想到竟然有机会看到这么庞大的‘海云’。”
大勇随口回道:“‘海云’是什么东西?”
因为见到海云,白若枫显得十分激动,并没有理睬大勇的问题,而是拿起相机拍了个不停,师爷苏只好道:“海中之气浓可成雾,即是‘海雾’,而海中之雾浓可成云,即是‘海云’,‘海云’里面的湿气非常重,进入后可能会很冷,我让人准备了棉袄,大家最好穿上。”
说罢师爷苏便指示阿肯拿出棉袄,那些都是标准的军用皮大衣,又厚又重,穿在身上瞬间感觉重了十几二十斤,而且酷热难耐,恨不得马上又把它扒下来,无奈都对“海云”毫不了解,众人只得忍耐。
船已经渐渐接近“海云”,一股寒凉之气骤然铺面袭来,即使身穿着如此厚重的军大衣也是觉得身上不禁一寒,率先接触到“海云”的人身上已经沾满了露水。张雅轩接近海云时,忍不住用手去抓了一把,却见手直接探入了海云,完全抓不住任何东西,看来这海云终究还只是雾气,没有任何实质。
这片“海云”中的雾气之浓,实在超乎常人的想象,以人的能见度而言,充其量不过只能看到一两米外的情景,阳光更是难以刺透这层海云,整个海云内部显得十分昏暗,完全是一副傍晚时分的景象,张老大不得不勒令船只减缓航速,以确保安全。
等驶入鬼雾海后雾气反而有所减淡,视野也随着雾气的逐渐减弱而宽阔了起来,只见真正的海域里雾气稀薄了许多,犹如一缕缕青烟飘荡在海面上,白若枫见到这种情形不禁轻咦了一声,大道奇怪:“这层海云怎么只在最边缘的地带最浓,越到中心处反而越薄了?”
张老大哈哈一笑,说道:“看来白小姐不愧是常年跟海打交道的人,知道的不少,这鬼雾海就是这样,不管春夏秋冬雾气都这么浓烈,而且越到外围越浓,谁也不知道原因,我以前也只是听说,第一次见到这种海云也和你一样吃惊。”
“报告! ”正在此时,一名水手慌慌张张地跑了上来,“有一条大鱼在我们船右侧,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我们接近,无法目测长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