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刺就像有荆棘藤蔓植物一样。
它们会刺你的手。
如果你得到了那种植物,
你就会发现你获得了新生。”
我们从后文中得知那种植物是长在水里的:
吉尔伽美什没等乌特纳皮斯坦恩把话说完,
就揭开了水井上的盖子。
他在自己脚上绑了几块很重的石头,
石头把他拉进了深水里。
他看到了那种植物,
虽然蛰手但他还是拿到了那种植物。
他卸掉了脚上的石头,
一瞬间就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回到乌尔先纳比身边后,吉尔伽美什满怀成功的喜悦对他说:
乌尔先纳比,
这种植物是所有植物中最独特的──
它可以使一个人重获青春!
我要把它带回乌鲁克,
并把它切了来吃掉。
就叫它“近老还童”(Man Becomes Young in Old Age)吧!
吃了这种植物后,
我将会变得更年轻。
一个大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苏美尔圆柱形印章描绘了这组英雄史诗中的一段场景,在画面的左边,披头散发、衣不蔽体的吉尔伽美什正在和两头狮子打斗;在画面的右边,吉尔伽美什与乌尔先纳比举起了那株能让人返老还童的神秘植物;在画面的中间,是一个拿着一件不寻常的螺旋形工具或者武器的天神。
但是奇迹终究还是没有发生,就像过去千百年间人们对永生的追寻都以失败而告终一样。
“傍晚,吉尔伽美什看见了一口冒着凉水的井。他刚跳进去洗澡”,灾难就发生了:“一条蛇闻到了那株植物的芳香,游过来夺走了他的植物……”
吉尔伽美什坐在那里伤心地哭了起来,
眼泪从眼睛里流出来,流过脸颊。
他牵着船夫乌尔先纳比的手说:
“为什么?”(他问道)
“我这么辛勤地奔波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付出这么多的心血又是为了谁?
为了我自己?
可我却没有得到丝毫利益!
难道就是为了它,
一条被我惊动了的蛇……”
在另一个版本的苏美尔印章中,是以这样一种悲剧的方式来给这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划上句号的:它以长着翅膀的大门为背景,乌尔先纳比划着船,吉尔伽美什则与蛇进行搏斗。因为没有获得永生,他正被死亡天使追赶着。
从那以后,这个故事已被很多代人不停地抄写和翻译。诗人们背诵着它,讲故事的人口耳相传。虽然我们对永生的寻求第一次即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以《吉尔伽美什雄史诗》之名,永远载入了人类的史册。下面这段文字所记述的(略有破损),就是这部史诗开头的故事:
让我告诉这个国家的人,
他看到的大地,
他所了解的海洋,
让我把整个故事讲出来吧。
他也去了……(?)……
隐藏在智慧背后的那些东西,所有的东西……
他发现了那些秘密,
他看见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甚至在大洪水来临之前
他就带来了大洪水的消息。
他的远行千难万险,
几乎让人意志消沉。
但他终于回来了,
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面,
他刻下了他的丰功伟绩。
根据苏美尔王国的国王年表,这个故事也可以用下面的文字来予以结束──
神圣的吉尔伽美什的父亲是一个人,他是一个神庙里的高级牧师。吉尔伽美什统治了他的王国126年。乌尔-卢旮勒
(Ur-lugal),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王位,继续统治着他的王国。
日期:2010-01-14 09:41:40
第八章:云骑士
毫无疑问,在吉尔伽美什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那些寻找永生的故事都滥觞于那个半人半神的苏美尔国王的传奇。后来的许多巨人或英雄们几乎无一例外都声称自己也曾有过这种经历──历经千难万险,抵御各种诱惑,到人迹罕至的“地球之末端”去寻找天堂或者“众神的居所”。《吉尔伽美什史诗》也成了后来者旅途中的“圣经”,因为它向其后的这些追寻者描绘了在通往永生之路上的那些特别的古代地标。
特定的地理界标、人造(或神造)的地道、遍布机关的走廊、密不透风的暗室、隐藏着放射源的屋子、像鸟一样的人或者“鹰”,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细节,无疑在告诉我们这一切绝不是一串偶然事件的简单相联。同时,所有在旅途中发生的那些传奇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渐向我们澄清了那个延续了千年的疑惑:吉尔伽美什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经过仔细分析,更多的信息表明,吉尔伽美什进行的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探险。遗憾的是,这一事实不仅被现代学者们“忽略”了,而且很可能也被古代的学者们“遗忘”了。
吉尔伽美什的英雄史诗在提尔蒙达到了它剧情的顶峰,那里便是众神的居所和他们的飞行器Shems的所在地。正是在那里,他遇到了那个成功摆脱了凡人命运的祖先,并得到了能让人返老还童的神秘植物。千年之后,还是在那里,有人再次和神相遇,其结果是导致了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那里,我们相信,就是杜亚特──通往天堂的阶梯──的所在地。
但那里并不是吉尔伽美什的第一个目的地,如果我们沿着他的足迹一路走来,将不难发现:他寻找永生的第一个目的地并不是提尔蒙,而是在一座遍布雪松的大山深处──“伊师塔的着陆场”!
学者们──比如S·N·克莱默(S.N.Kramer)在《苏美尔人》(The Sumerians)一书中──把沙马氏可以在“伊师塔的着陆场(Landing Place)”──不只是提尔蒙── “升上去”这一情况称为“有隐义的和费解的”。答案应该就是除了提尔蒙──从这里可以到达遥远的天堂──有航空港以外,其他某个地方也有一个众神“可以(经由它)到达天堂”的“着陆区”。经过学者们的慎密研究,这个答案似乎找到了一些支撑点──天神有两种飞行器:基尔(GIR)和“木”(MU)。基尔应该是一种依靠火箭升空的宇宙飞船,它的发射地就在“伊师塔的着陆场”。至于苏美尔人所称的“木”──在古埃及文献中它被称为“本本”──那个处于基尔上部“长着翅膀”的天室,则实际上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当飞船升空后,它可以和主船分离,然后在绕地轨道上飞行。也许它还可以独自升空,起飞的地点就在提尔蒙。纳菲力姆人当年即已取得的科技成就即使今天的人类也难以望其项背。
古代的先民们完全有可能曾亲眼目睹在发射井里的基尔或者它喷着火焰飞向太空的场景。
但他们对“天室”的描述却更加频繁。也许,当年在他们眼前频繁起降的“天室”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UFO(不明飞行物)。先知雅各看到的那个物体会不会就是伊师塔的天室呢?先知以西结描述的飞轮和亚述人所说的坐在一个球形天室中遨游云海难道就毫无关联?在约旦河畔的耶利哥的那些古代遗址中发现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球形飞行器在着陆时会伸出三只像脚一样的支撑物。当然,它们也可能是把先知以利亚送上天庭的那个飞行器。至于那三只“脚”,则是在它升空时从下面喷出的三股烈焰。
在古代先民的描述中,几乎所有的神都长着翅膀,无论是苏美尔人的“鹰”还是其他的天神们。追溯历史,我们也不难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文本中找到那些长着翅膀的生物──上帝身边的天使(确切地说应该叫“密使”)们。
在那时,提尔蒙或许是一个繁忙的航空港,类似于航天飞机这样的宇航器在那里频繁地起降。而“着陆区”──“伊师塔的着陆场”──的主要任务,则是用火箭之类的动力推进器发射发射宇宙飞船,不过,这些升空后的飞船似乎又能淮确地降落在“着陆区”之内。后者就是吉尔伽美什第一个要寻找的目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