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盗墓家族往事》
第47节

作者: 玉松鼠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耗子哥又点了一只烟,看着那面黑漆漆的墙说:“连环翻板说实话,我真没遇见过,我想可能也只是古人的一种设想,就是在进墓道的时候,地面上会有薄薄的板子,正中间是个保持平衡的石梁,石梁上面总共3块板子,分别下面挂着石头保持平衡,一旦人踩上去就会掉下去,被下面刺刀弄死,就是侥幸不死,上面保持平衡的石头也会弄死你,所以叫连环翻板。不过我到现在都觉得是个设想,还有滚钉板,是挂在天花板上滴,打开墓门的时候,有一个机关被触动,上面的滚钉板就掉落下来。不过嘛!这个也只是听过,没见过哈!之所以会失效,因为木头过1000年上面的土不毁了它,那石头的重量也会灭了它,所以这个不科学,另一个滚钉板嘛,就好理解了撒,1000年的铁,保持在天花板上,且不说它能保持多久,就是500年,也锈死个球了,所以就是这流沙积石却是可以1000年过去也不会有太多变化的!”

  我听他滔滔不绝地讲,对这古坟的了解在一点一点地加深,看来主要防的不是这机关,而是这湿气,难怪爷爷他们再热都要穿防水服和呼吸面具,原来道理在这啊!
  正待我又要问,似乎外面有了些喧闹声,耗子哥一把关掉了台灯,我们处在了一片黑暗中,好一会儿,好像喧闹声不在了,他才又打开灯,我刚要问,他打断了我,说:“这还有几本书,你拿回去看,也是!啥时候学完,啥时候给我打电话!知识就是力量!好好看吧!”
  我本以为,我的学习生涯可以到此结束,没想到还要继续看,他见我不高兴,说:“你娃就这点出息哈,你晓得老子到现在还在看书,就那五本书,有毛用!挖出东西不晓得个价格,你卖个锤子啊!回去!好好看!”
  我哑巴吃黄连,拿了书就被送出了这坟室,站在外面,我那个郁闷啊,不过还好,今天也算对家族事业多少有了些了解!

2010-09-28 00:43:43

  在回南充的车上,我看了看给我的书,我挑了最厚的一本,居然是《古玉鉴赏》、接着也比较厚的居然是《古中国编年史》、最后一本是《古玩鉴别》。
  我看着《古中国编年史》顿时头大,那密密麻麻的小字在眼前晃啊晃啊!不过可能我还是个学生,学东西喜欢先学难得,我决定先看这《古中国编年史》,如果从下车开始算起,这本书我看了一个月,我才分清楚南宋和北宋是两个朝代,而不是一个南边一个北边,也分清楚了新疆古国和当年大唐的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开始慢慢清晰起来,我开始知道《撼龙经》的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本书。

  这一个月我简直有点疯狂,白天上课就是睡觉,晚上玩命地看书,以至于考试考了个60分还十分高兴,感觉过关就OK,《古中国编年史》无数次让我看睡着,睡起来继续看,课堂上也不时拿出来看看,就这么着,我黑白颠倒,想我177的身高,由原来的68公斤掉到了57公斤,真感觉回到了高考时代,貌似高考也没这么玩命,不过总算中国发展的编年史在脑海中已成了体系。为了庆祝一下,我对中国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约了两个吃饭时认识的小妹妹一起出去开心,饭后又一起出去唱K,算是对自己这一个月来的补偿。

  不过比较郁闷的事情来了,学期末要考试,我不得不放下这没看完的东西,抓起平时很少触碰的课本,开始了漫长的复习考试,考试复习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很充实,老师划了重点嘛,当晚就开始了挑灯夜战,第二天考试只为60分万岁。
  记得考试完那天,很多人开始收拾行李,打算回家,我突然发现自己很不想回家,我这才想起好久好久没有爷爷他们消息了。急忙找了个公用电话就开始给他们打电话,爷爷的电话是通的,接了起来,我心中一阵狂喜,我几乎差点喊了起来:“爷爷!爷爷!”
  那头咳嗽了一声,说:“听见了!耳朵没聋呢!”
  我忙问:“你们还好吗?”
  爷爷说:“好得很!吃得好!睡得好!”
  我胡乱咧咧了几句,说了下我的情况就挂了。给二叔打,二叔那电话没人接,又给小舅打,小舅接了起来,似乎很疲倦,我说:“你咋样了?放出来了?想咱没?”

  小舅那似乎没换过劲来,说:“谁啊?”
  我说:“珉儿啊!哈哈!你咋啦?在里面被人把脑子弄坏了么?”
  小舅说:“哦!珉儿啊!我好得很,在里面还算舒服,你爷爷在里面认识几个人,好吃好喝给着,恩!这不出来了么!你在那边咋样?”
  我激动的说:“好得很!你说这寒假我要不要回来啊?回来了你们带我去挖坟不?”
  小舅在那直哼哼,说:“冰天雪地地,到哪儿挖啊?咱们冬天从来不出去,就在家里养神!你啥时候回来?咱喝酒去!”
  。。。。寒暄过后,我心中那种难以言表的舒畅啊!只要他们过得好,我就开心了!最后的一个电话,我不知道该不该拨,但是下意识地还是拨了过去,电话那头很快接了起来,我轻轻地说:“花姐!过得还好么?”

  花姐冷冰冰地声音说:“很好!你呢?”
  我:“我。。。我也很好!你。。。问你个事!”
  花姐说:“问!”
  我:“我要不要回来啊?我其实还是想在这呆着!”
  我没敢说原因,就想知道答案,花姐说:“你。。。。你不想回来就在那呆着呗!那环境好!冬天也不冷!”
  我附和着,不知不觉就挂了电话,我坐在马路牙子上寻思着,谁说这冬天不冷,这冬天比新疆冷,新疆外面冷可是家里到处是暖气,这除了湿气就是冷,又潮又冷。我回到房间开始盘算起来,回家还是留在这。


2010-09-28 23:52:23

  我斗争了很久,说实话,我想他们,想着纯肉拌面、想着没结婚的羊、还有爷爷他们是不是都还好、更想小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回去吧,又不甘心,刚见得有点东西可以学到,这下又要回去,再来的时候会不会忘记。
  我一个人看着正在打包的同学兴高采烈的,我却一点精神也没有,班长这个时候拍了拍我肩膀,说:“小玉!恭喜啊!你笨学期科目全过,营销班的新疆人基本上没有全部通过的!”从他的话里我听不出点兴奋来,咱新疆人怎么了!骑马射箭的民族厉害着呢!我勉强笑了笑:“他们。。。他们还没准备好!”
  “你不收拾东西嘛?新疆可远着呢!”班长问道。
  我没有说话的欲望,“我还没考虑好去哪儿!”应付了一句,就掏出一支烟点了起来。
  罢了!不回了!等我再回去的时候可就是胡汉三又回来的时候!我心里暗道了一声,掐灭烟,把铺盖卷一拉,就回到了小屋里。
  那几天我没出过门,基本上饭都是叫小饭馆,送过来的。最可笑的是房东老太以为我要考研或者失恋了,上来好几次,不是把猫放在我屋子里就是拿一两个梨子看看我一天在屋子里搞什么名堂。

  书看得很快,我学会了什么叫“望、问、闻、摸、探”。这也是耗子哥自己总结出来的。
  这“望”就是宏观的,需要从整个山脉及水流走向判断古人最有可能把坟埋在哪儿,之后踩踩点子,凭借不同朝代不同的风水讲究来观察,看看大概是哪个朝代的。
  “问”就是进大大小小的村子,找县志或者问些老人这有没有什么传说,这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神啊鬼啊什么的。
  “闻”就比较有特点了,要去勘察好的地方挖些土闻闻,看看有没有古人的味道,说来奇怪,耗子哥的笔记里写古人的土有种细微的味道很难形容,但是那个味道只有在古人的坟里才有,这就是所谓的闻。
  “摸”就是要掐土,到大概估算的地方,周围摸摸石头,或者摸摸土,一般都要半米之下的土才能看出些不同。

  “探”就很复杂了,相当于敲定哪块地方下面一定有古墓,那探就需要知道有多深,哪个年代,一般需要洛阳铲,这真是个好东西啊,铲子下去后,左右一晃,这下面的土就上来了,一般夯土层就是确定的关键。出现夯土层就代表下面的东西靠谱了。
  随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和耗子哥见了几次,每次我都是一大堆问题,他呢,也不厌其烦,这倒让我不太好意思,我给二叔打电话,问起耗子哥,他却闭口不谈,就说你和他学就行。
  就这样,我花在书本上的时间开始大于我的睡眠时间,每次和耗子哥见面完都要去吃火锅,我个人感觉他一定和火锅有什么深仇大恨。
  但是也可能就是那些肉,还有啤酒,每次回去后,我睡得特别好,第二天很早就会起来,开始看书。
  我已经记不清换了第四次还是第五次书了,我感觉自己可以把每个朝代的代表性的物件都能说出个一二三的时候,我和耗子哥有了一次长谈,那次谈话是在坟室里,我们抽了好多烟,以至于打开盖板的时候,下面的烟就不断地涌出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