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在这里目睹人类被机器绑架》
第34节

作者: 遵命科技
收藏本书TXT下载
  莱克和他的女朋友西枚已经认识一年了,他们是在反抗机器人统治的现实义务军集会上认识的。莱克的前女友和西枚的前男友都因为沉迷于虚拟世界而成为蓝星机器人的奴隶。莱克和西枚都曾在现实义务军服役,参加反抗机器人的战争。可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蓝星人战败了,战争中使用的核武器和电离辐射彻底摧毁了蓝星的生态系统。他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乘坐机器人为他们制造的巨大飞船离开蓝星,到浩瀚的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

  这座巨大的飞船已经悬浮在蓝星的近距轨道上了,机器人为了赶走他们曾经的主人而修建了这座工程奇迹。这坐飞船呈一个巨大的蝶形,准确地说,像一个两面凸的围棋子,或者说像是运动会上扔的铁饼。之所以造成这个形状是有原因的,从结构上来说,球形的飞船最容易制造重量也更节省材料。但是球形结构的表面积太小,不利于飞船接受恒星能。核能和恒星能是飞船的主要能量来源,每次飞船行驶到一颗恒星附近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光伏电池吸收能量。蝶形的结构有更大的受光面积,因此才采用这个形状。

  这个飞船不是在地面组装好才发射上天的,而是把零件一个个发射到低轨道上,再一点点组装起来的。因为它太大了,最大直径达到1000米。具体的组装过程分为三步:1、结构框架组装,2、功能组件组装,3、敷设保护膜。

日期:2010-01-22 12:51:46

  宇宙中存在的大型太空结构常用的有三种结构形式:舱段式、内骨架式、外骨架式。
  舱段式是最简单原始的结构形式,例如地球人的早期太空站“和平号”就是采用的这种结构。舱段式结构就是把一个个独立的“功能仓”通过对接口连接起来即可。之所以称作功能仓,是因为每个舱段都有自己的功能。例如生活舱供航天员起居、设备舱提供电源和生命支持系统(维持太空结构中的温度、压力、氧气能生命指标)、动力舱为变轨提供推力、实验舱用于科研和制造各种太空产品、救生舱用于太空站出现紧急情况时返回母星。每个功能舱都有一个或多个对接口,把这些功能舱在母星上制造完毕,然后发射到太空中,相互通过对接口连接成一个整体。舱段式太空结构一般都比较小,多采用树状拓扑结构。

  舱段式结构的优点就是除了功能舱之外没有额外的构筑物,成本较低工程简单,容易实现。但是这种形式只适用于小型结构。因为如果舱段过多,脆弱的对接口将无法承受变轨时的冲击力。因此出现了内骨架式结构,这种结构中的功能舱和舱段式没有任何区别。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结构是先在太空中构筑一个核心骨架,所有的功能舱都附着在骨架上,并彼此相连。有了骨架的支撑,太空结构的整体刚性更强,因此也就可以做得更大。


日期:2010-01-22 14:31:08

  但是这种内骨架式的结构也只能适用于中型太空结构。因为随着太空结构的功能日趋复杂,需要的舱段也越来越多,对接口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内骨架式结构的每个舱段都有自己的承压密封系统,再加上数量众多的对接口都需要相应的密封措施。这就导致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而且造价昂贵。因此,大型的太空结构会在所有的功能舱的外面罩上一体的承压密封层,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承压层的面积,简化了承压层的结构。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形象地说,内骨架式结构就像是一串葡萄,每个功能单元都有自己的承压层(葡萄皮),而外骨架式结构就像一个石榴,所有的功能单元(石榴籽)都被一个整体的承压层(石榴的果皮)包覆起来。显然这种石榴状的结构可以做得很大而且相当可靠廉价,而且中间有巨大的空间跨度可供使用。是建造太空城市的最佳选择。

  蓝星机器人为蓝星人建造的太空船正是这种结构。这座太空船后来被蓝星人命名为“一致号”。一致号筑主要由3部分组成:结构力学组件、功能组件、承压保护层。
  结构力学组件简称结构组件,通俗地讲就是外骨架,组装好了以后就像一个大笼子的形状。结构组件的作用是把整个太空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太空建筑在变轨、陨石撞击、气动冲击等情况下不至于散架。整个外骨架由将近10万跟10米左右的复合结构梁组成,所有这些梁被火箭发射到低轨道,并用特制的粘合剂连接,最后组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功能组件和前面提到的功能舱类似,每个组件单元都有自己的功能。只不过一致号的功能组件种类繁多,分为设备组件、人居组件两大类。设备组件又分为能源、姿态控制、生命维持、安全控制、水循环、干燥物料循环、自我修复、天文观测、导航、异次元航行、通信等多个分系统。人居组件分为农业、交通、商业、制造业、公共空间、私人居住空间等分系统。每个分系统有大量的功能组件组成。不同分系统之间有错综复杂的联系。整个一致号内的功能组件的数量高达5万个,每个组件包含的零件个数从两个到1000万个不等。总零件个数达到100多亿个。由此可以看出,功能组件是三大部分中最复杂的。


日期:2010-01-25 11:13:09

  第三部分就是承压保护层了,这一部分的安装方法比较奇特。它采用的是蛋白质复合材料。蓝星机器人用巨大的储液罐把液态的蛋白质材料运送到太空,然后用特制的喷嘴敷设承压层。敷设之前,机器人先在一致号的外骨架之间用强韧的有机材料线材编织出网状结构,就像丝瓜瓤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应力网”。然后把液态蛋白喷涂到应力网上,液态蛋白在真空中很快凝结,变成强度非常大的承压膜。可以承受飞船内部的气压。承压膜的外面还要敷设一层防冲击膜,作用是防止太空陨石的撞击,防冲击膜的外面是防辐射膜,能够防止宇宙射线的侵袭。再外面是能源膜,可以利用附近恒星的光能发电。承压膜的里面还有一层保温膜,可以防止热量散失,使飞船内部都保持舒适的温度。

  一致号的具体的组装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进行结构框架组装,然后把功能组件通过结构框架的空隙运到飞船里面,并且装好。装好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整体调适。因为这时还没有装承压层,因此叫做“冷试车”。冷试车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承压膜敷设完成以后,所有功能组件都被封闭在膜里面,出现故障的组件也没有办法再替换。冷试车要持续半年的时间,所有组件满负荷运转。诱发出潜在的故障组件,并替换以后,就可以验收通过了。 冷试车结束以后,就开始敷设保护膜。保护膜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敷设完成,之后还要经过一段“成熟期”,使蛋白质膜完全凝固并达到最佳强度。下一步就是承压试验,确保承压层的气密性良好。然后就是“热试车”了,也就是在飞船充气并保持“日常压力”的情况下把所有设备调试一遍,并进行实验变轨飞行。这一切都完毕以后,整个工程就通过验收。可以交付使用了。

  蓝星机器人花了几年时间建造这艘飞船。前面说过,建成后的一致号呈一个“铁饼”形状。这个“铁饼”的直径有1000米,中心最厚的部分厚度是300米。内部净容积将近6000万立方米。整个内部空间被分成很多个楼层,按3米高的标准层计算,总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10万个蓝星人居住在里面,平均每人可分得190平方米。当然这190平米不是全部用来居住的,要扣除很大的公摊面积。其中包括:农业面积65平米、设备面积60平米、交通、公共、商务面积共计45平米。最后还剩下20平米是个人居住面积。不过对于太空船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个人20平米的面积已经是相当宽阔的了。一个三口之家可以有60平米的一套住房,相当舒适了。机器人为了给蓝星人制造一个舒适的“逃亡工具”。可以说是不惜血本,还算是相当够意思的。


日期:2010-01-29 16:30:0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