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莞15年-----一个业务员的东莞奋斗史》
第6节作者:
深圳一郎 最开始,太郎并不知道怎么去跑业务,在熟悉了产品基本情况后,他开始在公司里看别的业务员如何给工厂打电话,如何和新老客户沟通交流,有时外出顺便给客户送下货,有时和其他业务员一起外出,也算熟悉一下东莞的路况,慢慢的,他开始单独外出找工厂,拜访客户了。在随后的2个多月里,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客户下单了,不过,单都不算大。
在生活上,因为老板娘的亲戚多,所以公司的伙食也不错,给大家做饭的,就是老板娘的姐姐,不过,地域因素,这位姐姐只会做她的家乡菜,天天都有凉拌的,除了这个不太适应外,其他的口味倒还都算不错。
日期:2010-06-17 21:25:11
在稻田公司最愉快的,莫过一次难忘的小梅沙之旅。
这一年的6月份,天气已经很热了,我们出差时,公司开始给每个业务员每天报销一瓶饮用水的钱。随着气温升高,公司老板蔡先生说下旬带大家一起去泡海水消消暑。这消息,这太让人期待了。。。。。。
这一天,老板和老板娘带着他们的2个儿子,和公司其他所有的人,乘坐包的一辆空调中巴,从北栅上广深高速,走深圳滨河路,转到罗沙路,来到了小梅沙。呵呵,这是太郎第一次来到深圳,也是太郎第一次看见真正的大海。当时那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在小梅沙,同事们一起游泳,骑水上摩托,打沙滩排球,玩累了玩饿了,还有免费的食物,开心死了。当天晚上,大家入住在面对小梅沙海滩的听涛宾馆,不怕大家笑话,这是太郎第一次住这么高级的宾馆。夜晚躺在宾馆舒服的大床上面,听着沙滩上传来的人们嬉戏声,再看看沙滩上点缀的露营帐篷,太郎不免有些感慨。。。
唉,人哪!真如古人云:树挪死,人挪活。想想自己几个月前还在那穷乡僻壤的山沟里,没想到现在,竟然有机会在这繁华的特区深圳泡海水,住空调房,吃广式早餐,像极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一夜,但给太郎的感觉,做业务,真的比较爽;有钱人的生活,真TMD让人羡慕。
为了过上这美好的有钱人的生活,努力加油干吧。。。
日期:2010-07-02 10:37:55
但是,从小梅沙回来没多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一天,太郎刚从外面回来,听见大家都在议论什么,问半天,才搞明白:原来是大家要集体失业了。为什么呢?其实事情说来很简单:稻田公司有多个股东,几个股东对稻田公司的未来发展意见不合,有的说坚持做贸易,有的说转行生产其他的产品,意见不一致,最后太郎现在的这个老板蔡先生决定撤资退出稻田,所以,他们这些业务员集体失业了,因为未来的稻田老板已经说了:“现在稻田的员工他一个都不要。”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这事让太郎给遇上了。此时,太郎的三个月试用期都还没有过完呢,就又要开始找工作了。
消息传出来的时间距离大家集体离职还有差不多10几天,在这余下的10几天里,蔡先生说:“这个月薪水照发,待遇也不变,各位自寻出路吧”。公司财务,也就是老板娘的亲戚后来还暗示我们业务员:“这个月的差旅费不用实报实销。。。”。
哈哈,看样子,KMT培养出来的台湾老板也是深知民意,体恤民情的。
而太郎,又一次面临失业,他又该何去何从呢?难道又要开始流浪的生活
日期:2010-07-02 10:50:01
继续
5. 拼搏在深圳
随后的几天里,大家的去向渐渐明朗了。
蔡先生带着老板娘和老板娘的亲戚们决定在这附近另起炉灶,再操旧业,由于有几个亲戚是业务员,再加上不知道未来生意如何,所以现在不再另请外人了。
而其他几个业务员,在传出集体离职的消息后天天早出晚归的,比以前更加忙碌了,后来也知道,他们几个去了深圳,同时在八卦岭的一间谷雨公司里找到了新的工作,而这家谷雨公司,也是贸易公司,销售的产品90%以上和稻田公司是重合的,谷雨公司的老板一起接收了他们。这家谷雨公司,作为稻田的竞争对手,太郎在办公室时也曾听老员工讲过,但由于他进来没多久,那些老员工也不愿意细说,所以太郎并不是很熟悉,只知道老板是广东人,销售的产品是日本和韩国的同类型零件。这种零件,当时国内好像只有深圳1-2家能生产,但质量上不如日韩产品。在得知他们去了谷雨公司以后,太郎也才恍然大悟,对啊,自己也可以去找他们。
坦白地说,太郎在稻田公司并没有做出什么业绩。做业务的,前几个月,一般都是停留在寻找潜在客户拜访潜在客户上面,潜在的客户越多,以后找你下单的机会越大。一般情况下,很少你拜访过的客户立即下单的,客户转换供应商,除了产品本身的因素,也是需要时间和机缘的。而太郎,从事业务才2个月,没有多少业绩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现在,同事们都要离开了,太郎也不想再去普普通通的工厂从事其他的工作。他还是希望自己从事业务这项工作,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他喜欢业务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更别说这其中的自由和快乐,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干得好。可是,谁再给他证明的机会呢?
日期:2010-07-02 10:51:36
要不也去找谷雨公司的老板?太郎分析了自己,觉得希望不大。
从业务经验来看,他不如老同事;从客户资源来看,稻田公司的客户资源同事们都有;从过去的业绩来看,他也没有可以打动谷雨老板的理由。
在别人眼里,2个月的从业经验的确还很嫩。果然,在太郎打电话给谷雨老板表明来意后,谷雨公司的老板明显不太热情:“这个,这个,稻田的业务员已经来了几个,现在我们的业务员已经够了。要不让我再考虑一下,你等我消息吧”。
等消息?多次的搵工经历告诉太郎,叫你等的这个消息是永远等不来的,还是再想其他的出路吧。
。。。。。。。
好吧,你们都去卖进口的,那我就去卖国产的吧。太郎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潜在客户,位于宝安区的山特电源。太郎记得当时自己在打电话给采购时,采购很热情,聊得蛮多的,还告诉他,山特用的那个零件是国产的,供应商就在深圳,比稻田公司的便宜很多,这是太郎第一次知道这个零件也有国产的,太郎特别记得,当时采购给了他那家供应商的公司电话。
想到这里,太郎赶紧翻出自己的业务本本,果然,他找到了那个电话:0755-3******,华商公司。
日期:2010-07-02 14:27:18
心动不如马上行动。太郎怀着忐忑不安得心情打通了这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个男声,姓赵,自称是公司的经理,听了太郎的来意后,他沉吟了一下,随后说道:“那你明天来谈谈吧。”
第2天,太郎又一次坐上了那种蓝白相间的中巴车,为了不被卖猪崽,太郎先坐到长安,再从长安坐到松岗,从松岗坐到福永,从福永坐南头关,再从南头关坐上了开往市区的310路公交车 ,一路换车,终于在上午11点前来到了位于福田区田面村的华商公司,见到了赵经理。由于太郎路不熟,赵经理嫌电话里说麻烦,他亲自到田面村的路口来接太郎的。
赵经理30多岁的样子,偏胖,在听别人说话时一般保持微笑的状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蛮有亲和力的。来到华商公司,稍坐了一下,赵经理和太郎随便寒暄了几句,便把太郎带到了仓库,拿出了公司的产品,对太郎说:“你看看我们的产品,比较日本韩国的产品,如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