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越南新娘》
第55节

作者: 新会印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7-13 21:49:43

  其实,上山摘稔仔果,俺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当然,这个目的是不宜点破的,一点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戏了,不声不响地,有时候还可以有意外的惊喜。
  就好像一个干大事的人,在事业成功之前,一定是非常沉得住气的,不动声色,方可取得成功。
  干啥?掏小鸟。那时候,俺们上山摘野果,经常可以无意中发现成窝的小鸟,有时候母鸟受惊飞走了,便可以把成窝的小鸟端回家饲养。
  现在想来,那鸟妈妈回来发现孩子让人连窝带走了,该是如何的伤心欲绝。但在当时,俺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带着一窝小鸟回家,满心欢喜,只想好好把小鸟养大。
  现在的画册中,小鸟总是喜欢在高大的树上做窝,其实现实中不是这样的,它们更喜欢在低矮的草丛中做窝。有时候俺在稔仔树丛中摘稔仔果,一不小心就会发现一窝小鸟;有时候还未走近,母鸟一听到脚步声,就会扑腾着飞走,留下几只不会飞的小鸟在小窝里张着大嘴。
  俺不得不承认,小时候,俺掏过的鸟窝不计其数。小鸟一般是4只一窝,有时候是3只,极少是其他的数目。有时候小鸟还来不及孵化出来,窝中只得4个小小的蛋,像手指头般大小。
  掏到一窝小鸟,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发现一个宝藏,会受到小伙伴的羡慕。记得有一次,俺在摘稔仔果的时候,突然草丛中一声巨响,一只如山鸡一样的大鸟从草丛中飞了起来,迅速消失在天边。
  俺忙不迭地跑过去大鸟潜伏的地方一看,竟然发现一个大鸟窝,与平时见到的鸟窝不一样,它不是整个的,而是简单地用很多草堆在一起,上面躲着4个像小鸡一样的小鸟。这些小鸟个子极大,但翅膀的毛还未长出来,嘴巴张开得非常大,嘴边是黄色的。

  “这是黄鹤!”闻讯赶来的小伙伴争着告诉俺。“过段时间再来拿,还是现在拿走?”俺颇为难,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几只小鸟。“傻瓜,鸟窝让人碰过了,那大母鸟不会再回来的。”稍大的孩子说:“你不拿走,小鸟同样饿死。”
  既然如此,俺就把整窝小鸟都带回家。
  其实,农村的孩子把小鸟带回来,并非有什么别的目的,只是想把小鸟养大。对于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大人一般不会干涉。除了家里进驻的燕子不可以碰之外,大人对小孩在外面掏鸟窝的行为,是不会理会的。
  这或许不符合今天的环保精神,但俺认为,其实小孩子掏鸟窝的举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大,残害了大自然的,是农村工业化和环境污染的魔爪。
  曾经,俺家乡那条清辙的小河和翠绿的小山坡,现在已被挖得满目疮痍,今天,再也不见小鸟的影踪了。
  可惜,似乎是一种宿命,不管是俺,还是俺的小伙伴,不管掏回来的小鸟有多大,不管会不会飞,小鸟一般都养不长久,最短的两天就死掉了,最长的,熬不过五天。
日期:2010-07-13 22:04:31

  每当掏回来的小鸟死去的时候,俺总是很伤心,想不透俺那么疼爱它们,为什么它们一定要死。
  每次把小鸟带回来,俺总会为它们准备丰盛的伙食,素食有饭粒,荤食是蚱蜢的大腿肉,俺特意跑出外面的田野上捉回来的,有时候甚至是青蛙的大腿肉。
  可是对于俺这些素荤得当的伙食安排,小鸟一般都没有什么兴趣,在俺的再三勉强下,强行扒开它们的嘴巴,它们才不得不吞下这些食物。
  每次,当它们勉为其难地吞下这些食物的时候,俺都会畅想着这些东东会迅速变成营养让它们快高长大。但往往总是事与愿违,它们总会越来越瘦,最后悄无声息地失去呼吸,连告别的机会都不曾给你。
  这无疑是最令人忧伤的告别仪式。
  对于大榕树村的孩子来说,每养一次小鸟,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掏了一窝小鸟固然可以令小伙伴羡慕你,但养死了一窝小鸟,却更令人同情。
  不知道为何,小时候的运气总是那么坏,经常可以掏到小鸟,于是失去小鸟的痛苦也经常品尝。
  不要以为小鸟养得多了,就不会在乎它们的生死了。

  不是这样的。
  就像一个痴情的女人,即使失恋无数,但每一次失恋,仍然会痛不欲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