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高官弃女裸死荒野;风流律师被劫致残》
第9节作者:
小木方 这确实是一件令徐锐吃惊的事,不仅是他,旁边小贺的眼睛一下子大了一圈,盯着徐锐。陈队因之前没见到诚信达的首席代表庄总,虽然之前听过了徐锐的汇报,但猛的一下子听到这名字,一时没反应过来,疑惑地看看徐锐又看看小贺。
“那程雪是什么反应?”
“一开始很吃惊,但后来想了想好像感到很欣慰。其实,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听说这件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反应。一开始觉得这怎么可能,但仔细想一想,杨律师的太太还很年轻,她在杨律师出事后,一直都对他照顾得很好,但是杨律师的情况看来是不可能好转的,如果一辈子不再嫁,那也太委屈人家了。况且庄总是个很好的人。他们结婚后也还是像以前一样,照顾着杨律师。连他们两人的婚礼也很低调,好像只是家里人聚了一下,想必也是出于对杨律师和他家人的尊重。”
徐锐心说有理。他接着问道:“您刚才提到杨律师是在程雪出国之前出的事?具体是什么时间?”
“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但确实是在程雪出国之前发生的,而且那时程雪也已经离开公司了。”
“噢。”徐锐思考着这个时间关系,认为之后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程雪和杨律师的关系如何?”
“关系挺好的,杨律师是程雪的直接上司。程雪参与的案子都是杨律师负责的。程雪工作很努力,挺肯干的,而且杨律师虽然要求严格,对工作一丝不苟,却是最通情达理的一位律师,不像有些律师,只把律师助理当机器来用。”
“那他们的私人关系呢?”
“应该也挺融洽的。”顾晓雯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但应该没有什么出格的。当时大家都知道杨律师和他的妻子很相爱。”
听到这里,徐锐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程雪有没有说要去看杨律师?”
“这个嘛,她没有说。我也不知道。”
“那她有没有问杨律师住在哪家疗养院?”
“这她是知道的,她在出国之前,杨律师就已经住在那里了。我们俩一起去看过他。”
“噢,能不能告诉我们那家疗养院的名字?在哪里?”
“叫养乐堂,在东四环上,具体地址我现在也说不清。”
“没关系,我们会去查。”徐锐说着,看见陈队对自己伸出一个大拇指,很明显他对获得的这条线索很有兴趣。
徐锐会意的微微一笑,接着问道:“请问程雪有没有提到她在北京的这几天要做什么,见什么人?”
“这个她没有提,我没有印象了。我那天晚上还约了人,所以我们聊的时间也不是很久。”
“她当年离开公司是什么原因?”
电话那边沉默了一刻:“这我不大清楚。老实说,当时我觉得很突然,因为她之前从来没有提过。但后来她说觉得做得很累,所以便辞职了。”
“可不可能她辞职是因为有什么特殊的事发生?比如她在工作上犯了什么错误?”
“没有,至少我不知道曾经有什么事发生。”
“程雪那时有男朋友吗?”
“没有。如果有,她也从没跟我提起过。”
“你对她的性格怎么看?”
顾晓雯想了想,说道:“她的确是属于比较内向的,和她不熟的人都说她有点孤僻,但是如果和她熟了,她其实是个挺能聊,挺有思想主见的人,而且有时还很幽默。”
徐锐觉得顾晓雯的这个回答有点意思,他接着问道:“还有一点,您对程雪的家庭情况了解吗?她有没有提过她的家人?”
“提过的,我知道她父母很早之前离婚了,并都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所以她在诚信达工作时,租了一套公寓自己住。”
“她有没有提过他的父母是谁?”
“这倒没有。”
接下来,徐锐又问顾晓雯在初四那天做了什么。
对方想了想,说是那天中午就去了男朋友的父母家,一直待到晚饭后,才回到自己家。
问到这里,徐锐看了看陈队和小贺,两人摇摇头,表示他们也没有要补充的问题了。
“今天太谢谢您了,顾小姐。我们暂时没有别的问题了。”
“不客气,是应该的。希望你们能够尽早找到她,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再与我联系。”
电话放下,徐锐三人都对此次谈话的收获颇为满意。虽然目前还很难说,但杨律师这条线确实直到探究下去。三人都同意下一步的重点是要查一下程雪是否去看望过这位杨律师。
日期:2010-6-27 13:47:00
第四章 逝去的天堂(一)
星期五上午10:00,著名悬念推理小说作家夏童携新作《秋叶》,做客新浪读书频道嘉宾聊天室。《秋叶》为夏童继畅销推理小说《日落滑铁卢》后的第二部力作。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下午好!欢迎各位来到新浪读书频道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邓洁。今天非常开心,因为请到我非常喜欢的推理小说作家夏童女士与网友们聊天交流。您好,夏女士。
夏童:您好,邓洁,大家好。
主持人:夏女士这是第一次做客新浪读书。我们感到很荣幸。今天有很多您的忠实读者在这里,期盼着与您在网上交流,并且非常关心您的新作《秋叶》。
夏童:谢谢读者的关心,我希望大家会喜欢这部作品。
主持人:新作我已经一睹为快,情节真是起伏跌宕,悬念重重,但又非常感人,尤其是小说的结尾,令我回味无穷。
夏童:谢谢,邓洁,听到你这样的评价我很欣慰。
主持人:相信很多读者都非常想知道小说的情节。但很可惜,因为是悬念推理小说,今天当然不可以在这里透露小说的内容。但是夏女士,您今天可不可以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您创作上一部作品《日落滑铁卢》的心得?
夏童:当然可以。
主持人:太好了,我想在线的很多网友都已经非常了解《日落滑铁卢》,此书在两年前出版,销售量至今已超过10万,并且以此书改编的连续剧两个月前在全国热播,收视率非常高。请问夏女士能不能谈一谈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夏童:我想绝大部分小说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加以作者的想象和演绎而成。我的小说也不例外。
主持人:为什么是犯罪推理小说呢?我们知道您在上大学时是主修古典文学的,并曾经在美国研读过欧美文学,像您这样的背景,一般应该会在严肃文学的方向上发展吧?
夏童:老实说,我在创作《日落滑铁卢》之前,的确写过很多作品,都是走的严肃文学的路子,但是那些作品大部分都被出版社拒绝了,说是不能吸引读者。只有少数几篇中短篇得以幸免,刊登在一些报纸杂志上,但是也没有引起多大关注。《日落滑铁卢》的确标志着我写作风格上的一个转折点。我其实一直很喜欢读推理小说,但是以前很清高,觉得推理小说这类通俗文学,看看可以,自己却不愿去写。但是后来不断碰壁,观点也渐渐有了很大的转变。一部作品,无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多么伟大深刻,写作技巧有多么纯熟精湛,如果不能吸引读者,没有人去阅读,去体会,去共鸣,那么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苦涩。当然有很多作家可以承受这种苦涩,可以坚持下去,走自己的路。我很钦佩他们,但是我自己不愿意孤独地创作下去。所以我选择了写推理小说,用小说中的悬念和起伏跌宕的情节去吸引读者,通过对人物的思想和命运的描写去表达我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