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
第21节

作者: 南枫老潘程铭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潘看似无欲无求,得过且过,实际上他却得到了我们渴望的一切,事业和爱情。最主要的是他在这座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家,从此他便不再是北漂一族了。
  老潘结婚后,他的家就变成了我们的新聚点。有一天老潘忽然把我单独请到他家里,说他有一样重要的东西要交给我。我来到他家后,老潘先让我坐在沙发上,听他滔滔不绝地阐述着他对历史小说的见解和他自己那本小说的创作过程。他对历史小说的见解是:几年前历史小说的潮流是“为好人抹黑,为坏人翻案”,这里所说的“好人坏人”是指史学家已经定论了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为好人抹黑”就是爆料一些正面历史人物做过的不为人所知的事情,比如通过种种研究证明诸葛亮是想篡位谋反,从而要把这位鞠躬尽瘁的典范拉下神坛;而“为坏人翻案”则是对历史反面人物重新进行定义,比如把严嵩描写成大明王朝忧国忧民的国家栋梁。这类书的作者无非是想推陈出新,表现一下自己的观点独到而已。但是,最近几年人们已经受够了《忍辱负重汪精卫》,《中流抵住贾似道》,《千古明君朱由校》之类书籍的摧残,所以这种潮流正在逐渐过时。目前历史小说的潮流是:专挑比较低调的历史人物下手,将自己编纂的故事附会到这些历史名人身上。这类历史人物在某个领域比较出名,但是史书上又对其生平轶事记载无多,这就给了作者很大的发挥空间。

  因此老潘特别热衷于写这种历史小说。他从大学就开始构思的那部小说终于写完了,老潘用A4把它打印出来,装订成一个厚厚的大本子。他把那个大本子递给我说:“这就是小说的原稿,你是第一个读者,帮我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我说:“上官妮妮都没看过吗?”老潘看了一眼沙发上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的上官妮妮无奈地说:“她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韩剧身上了”。然后老潘又振奋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把评语都写在这草稿上面,将来我的小说流芳百世了,你就是脂砚斋啊”

  老潘所写的是一部关于周公的小说。我们都知道周公是辅佐周武王姬发的名臣,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都是关于他品德如何之高,如何辅佐姬发成为有为的君王,开创了大周王朝。但是老潘写的不是这些,他所写的是年轻还未成名时的周公。他给周公丨安丨排了三个红颜知己,一个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一个是敢爱敢恨的江湖侠女,一个是刁钻古怪的小精灵。于是年轻的周公的感情就在这三个女人之间徘徊,每当他落魄不堪时,那位大家闺秀就会倾囊相赠;每当他遇到危险时,那位江湖侠女就会从天而降使周公遇难呈祥;每当周公遇到难题时,那个小精灵就会给他送来一条锦囊妙计。但是在功成名就后周公才发现那个刁钻古怪的小精灵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而那个江湖侠女为了保护周公而被刺客的一支毒箭射死;那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最后被姬发选中不得不入宫成了王妃。周公当然不敢跟武王抢女人,所以故事的结局,周公还是孑然一身。这就是老潘这部小说的故事概述。我觉得他这部小说包含了热播古装剧所包含的武侠,情感,伦理,道德等一切元素,将来没准会得到某个导演的青睐拍成电视剧,但是想流芳百世是绝对不可能了,因为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我们都似曾相识。

  我在老潘的小说中看到了周公竟然会说出几百年后孟子的“天将降达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这段名言,所以立即指出了这处硬伤,并且还发现故事里面的人物所说的成语都是周朝以后的典故,这难免要让人笑话,于是我用红色记号笔将这些地方一一标注。老潘看到我指出这些错误时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又觉得需要改动的地方太多,如果逐个改动将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于是他毅然拿起鼠标,用Word文档中的“替换”功能将小说中的“周公”全部替换为“马周”,将“姬发”全部替换为“李世民”,将“周武王”全部替换成“唐太宗”,这样这部小说瞬间就变成了唐初辅佐李世民的名臣马周的故事,原来整部小说中只有两个主要人物是真实的,其他人物全部虚构。“反正马周名气也很大”老潘得意地说。从此我对老潘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四章 结婚时代(2)

  就在老潘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时候,程铭却跌入了事业的最低谷。程铭所在的那家房地产公司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多,那里的员工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六七岁左右,而且都已经成家立业,所以他们上班聊天时的话题大部分都是关于家庭的,诸如你家孩子上几年级,你买的鸡蛋多少钱一斤,某某超市的食用油又在打折等等。在这种环境下程铭显得很孤独,因为他光棍一条,除了音乐其他的事都漠不关心。不过程铭办公室里的徐姐倒是和他很聊得来。徐姐三十岁,刚刚结婚不久,不太喜欢八卦家庭的话题,倒是很喜欢水木年华的歌,所以平时总爱和程铭聊音乐方面的事情。徐姐比程铭早工作四年,对公司的业务比程铭熟悉,所以在工作上处处照顾程铭,程铭跟徐姐也是无话不说。

  一天,程铭上班后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忙完手头的工作后就来找徐姐聊天。原来程铭昨天晚上去和几个高中同学聚会,大家一起说着家乡话畅饮,颇有回到故乡的感觉。席间程铭才知道挨着自己的那位同学得了“乙肝”,虽然那位同学吃饭时公筷私筷使用分明,但是程铭还是觉得不太放心。所以他上班后来找徐姐问问“乙肝”的传播途径和与乙肝病人相处的注意事项等等。结果问了半天,徐姐也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但是她建议程铭立刻到医院去作个“乙肝五项”检查,发现有问题也好及早处理。这么一说,程铭觉得事情有些严重,害怕自己再传染给别人,所以立刻跑去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检查“乙肝五项”要每天早上空腹前来抽血检验。

  第二天,程铭早早地到医院来挂号检查,很快就被抽了几毫升血。在被告知化验结果要一星期以后才能来取时,程铭简直要崩溃了。于是,在知道化验结果之前,程铭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乙肝病人,在食堂吃饭时处处小心,避免把病毒传染给他人,以前吃饭时都是使用食堂的餐具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吃,现在则开始自己带饭盒,将饭菜打回来在办公室一个人吃,吃完后还要用开水给饭盒消毒。跟别人说话时,也尽量避免离人家太近,说不上几句话就匆匆地走开。就这样惴惴不安地过了一个星期,化验结果终于出来了,五项检查的结果都是“阴性”没有“阳性”,也就是说程铭没有感染乙肝。程铭知道这个结果后高兴万分,从医院一路小跑跑回了单位,冲到徐姐面前,高兴地说:“徐姐,检查结果出来了,都是阴性!这下可以放心了!”,当时徐姐办公室里几个员工正在闲聊,可能聊的是些女性话题,所以看见程铭进来后就都住了嘴,诧异地看了看他,各忙各的去了。徐姐仔细看了看程铭的化验单,开玩笑地说,这下你知道心疼自己的心肝宝贝了吧。程铭笑了笑就回办公室了。

  过了几天,经理叫程铭去他办公室谈话。经理先是肯定了程铭的最近的工作成绩,又关切地询问程铭最近的生活状况,然后话锋一转,说年轻人要生活检点,要注意交朋友的对象等等,程铭听得有些莫名其妙。中午吃饭的时候,程铭像往常一样,打了一份饭朝餐桌走去,谁知他一就座,餐桌上的气氛立刻沉闷起来,每个人都匆匆低头吃完自己的饭走了,程铭很纳闷。吃完饭,回办公室的路上,程铭总感觉公司里的人看自己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他越想越不对劲,连忙去找徐姐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徐姐很无奈地说:“不知道从哪传出的谣言,好多人说你感染上了那个病”

  “哪个病?”
  “就是……就是那个……哎呀,就是生活不检点的那个病呗”
  程铭一下子有些懵了,他还不知道这个谣言因何而起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