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上海临解放时,就是他帮助上海大亨、青帮龙头杜月笙将资金转到香港和美国。
那时,周恩来曾亲赴上海会见上海大亨黄金荣和杜月笙,阐明利弊,希望配合解放大上海,并挽留二人保证其个人财产安全。
同时国民党亦派专员游说黄、杜二人,其中国民党专员里,就有冷昊的爷爷冷钦,正因为冷钦老家就在上海,世代为大上海名门望族。
不过最终杜月笙舍左弃右,既没有同国民党奔赴台湾,也没有留在上海,而是移居了香港。
在临离开大上海黄浦江时,他解散了上海青帮,并将其财产秘密的由管大当家管四琪转移到了香港、美国等地。
黄金荣则自认上海永远是自己的,遂未听从杜月笙建议,终死于上海解放之后。
管氏家族的势力在那个年代,已近巅峰。
日期:2010-04-16 20:25:07
我不是 贵族 第二篇 江湖 第四章 黑白 第三节(完)
管四琪晚年旅居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他也只有一个儿子,绰号“六臂大管家”的管培熙,江湖上辈分老的,尊称他为六叔,辈分轻的,都要喊他六爷。
到了他这一代,管氏已经是五代单传。
管培熙接手家业时,管氏家族已经正式从一个跨国贸易集团蜕变成为专营洗钱的世界级国际金融投资运作集团,也正是这个“六臂大管家”管培熙,得以让冷氏一门,重建昔日地位和贵族辉煌。
管培熙出生在三十年代末的上海,并非是管四琪原配夫人所生,那时管四琪经营生意偶住上海,就在上海养了一房小姨太。
尽管他国内国外,娶进家门就有九房老婆,但也只有这个外面养的小姨太给他生了儿子。
管培熙尽管身份不正,但毕竟是管氏唯一的儿子,所以管四琪把他从小带在身边,晚年让他接手了家族事业。
管培熙面相温和,从小笑面对人,不过和他相熟的人知道,他内心里生性多疑,阴险狡诈,这也是来自他从小生活在异地,家中后母众多,人见人恨,迫不得已养成的一条谋生之道。
“六臂大管家”管培熙年纪轻轻便接手家业,拥有父亲开辟的江山先河,倚仗管氏一个世纪来的良好声誉,海外事业做的非常顺利。
欧洲方面,他继承父亲的关系网络,同欧洲英法德意等国家二战前的古老帮派和战后新兴帮派关系都很密切。
欧洲主战场战后重建和恢复发展中,他资金雄厚,得以扩大了自己家族控制的洗钱帝国在欧洲的势力。
在非洲,他帮助刚刚独立脱离殖民地国家的领导人和军方官员清洗战争经费和掠夺的财富,并帮助非洲多个内战多家首脑安置资产,投资到欧洲的建设中,获得合法和暴利的收益。
这也是为何非洲内战国家,无论是政府武装还是反政府武装,都欢迎中国人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在原因。
在亚洲,他同日本多个帮派交好,并经常去台湾、香港看望老一辈父亲的朋友,还捐助大笔资金做慈善事业,局面日益繁盛。
那時,他尚且三十几岁,雄姿英发。
日期:2010-04-16 21:03:34
我不是 贵族 第二篇 江湖 第四章 黑白 第四节 (待续1)
第四章 黑白
第四节
管培熙巧遇暮年的冷钦,是在美国。
1975年宋美龄第一次离开台湾去美国后,台湾很多国民党老派将官在那段时期先后远离台湾政治纠葛,举家离开“美丽岛”转到美国居住。
管培熙在当时便策划并帮助了其中很多国民党知名将领把私人财产暗里转移到美国。
这其中就包括当时已经暮年的冷钦,只是在举家迁移时两人未曾谋面。
在美国,冷钦第一次见到中年的管培熙,并表示自己同其父管四琪在旧上海时颇有交往,自己深知管氏家族在东南亚的势力举足轻重,恳求管培熙帮助自己寻找失散多年的两个儿子,承诺许以重金。
这件事管培熙就可有可无的答应下来。
当时两岸封锁十分严重,以管氏家族的力量去寻找两个三十年前的孩子也形同大海捞针一般,不过他心思缜密,连经手账目都能过目不忘,所以这件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大陆欢迎海外华侨、侨胞归国投资。
“六臂大管家”管培熙将管氏家族的势力重新伸回了国内,他的信条之一便是:“任何新兴和重建的土地上都充满了机会”。
在多次试探性的投资没有发生问题之后,他亲自回到了出生的土地,上海。
在返回国内后,他瞄准的第一件生意便是古董古玩。
日期:2010-04-16 21:45:23
我不是 贵族 第二篇 江湖 第四章 黑白 第四节(待续2)
古董行,是一门“水很深”的行当。
行话里“水很深”,通俗的说就是里面的学问和讲究非常复杂。
管氏从爷爷管买办开始就成为巨富,自然家里少不了古玩字画一类,到“管大掌柜”管四琪一代,他从小就是花花公子,对这类附庸风雅的物件更是研究的透彻。
在日后的黑白行当里,他也没少通过欧洲大型古玩拍卖行进行洗钱,管培熙从小跟随父亲管四琪,耳渲目染,心里暗暗学习,长大后博学多才,对各种洗钱门路了如指掌。
他看到文化大革命之后内地珍贵古玩古董无人在意,廉价的都不如皮鞋袜子,对比欧美古玩市场上的作价,这笔生意就算不是用别人的黑钱来漂白,也足够自己好好赚一笔。
于是那时候他就发动自己手下的势力网络,在上海、广州、北京、远至西安,开始大规模的在黑市上搜罗古董,然后转到国外拍卖。
就这样,没两三年,黑市上的古董价格就被管培熙拉高了,尽管那时仍然同现在没法比,但是那年月一块清朝乾隆工(附注)的白玉牌子,卖出手已经能换小半年工资了。
各地的痞子、流氓都听说古董行里有大老板在收货,争相抢夺,想要分上一杯。
这其中就包括在上海已经小有名气的冷氏两兄弟,也就是冷昊的叔叔冷仲琦和父亲冷仲斌。
他俩听说这是一个来钱快的路,也四处打探,到处私下收购古董。
由于出身名门望族,两人儿时见过不少珍贵古玩,与其他地痞、流氓们比起来,已经是相当懂行,所以每次拿给管氏家族的都是好货,无论是玉器瓷器,扇面字画。
乾隆工: 収藏家的行话,就是指乾隆时期的精品玉雕
日期:2010-04-16 22:32:09
我不是 贵族 第二篇 江湖 第四章 黑白 第四节(待续3)
管培熙是一个做事讲章法的人,做生意心思缜密,从不草草了事,他下属各地有专门收购古玩的负责人,按时向管氏家族回报各地情况,每笔交易都有记录,每一个物件,来源和价格。
在上海本地负责人上缴的记录中,管培熙发现有两个人每次送来的都是好货,而且这两个人竟然都姓冷。
这是一个不十分普遍的姓氏,两个人的名字一看便是兄弟,中间都是一个“仲”字,这一下让管培熙想起来多年前在美国受人之托寻找失散的两个儿子的事情,当时冷钦告诉管培熙的名字,他此刻忽然记起,正是这两个孩子!
世事巧中生。
也正是一次巧遇,彻底让冷氏兄弟得以翻身。
“六臂大管家”找到两人,核实身份,就开始联系身在美国的冷钦。
哪知得到消息,冷钦多年前已经过世,不过在过世前将财产一部分委托给朋友照管,要求日后如果有失散儿子的消息,将这笔财产留给子嗣。
这样,冷家两兄弟在管培熙帮助下继承了一笔数字巨大的遗产,一跃成为富豪。
怀着对管培熙出手相助的感激,两兄弟拜在管培熙门下,开始替管培熙打理在上海的生意。
管培熙也喜欢这两个有勇有谋的兄弟,加上二人熟悉古董,就将国内古董这一门生意,交托给了冷氏兄弟。
这样的一个安排,其实管培熙也是有目的的:收上来的古董数量很大,拿到海外拍卖行需要经过审核,国际上大的拍卖会都属于欧洲老牌的拍卖行,核查来源比较严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