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怪谈:上车了,就别再想下车——开往彼岸冥界的幽灵公交》
第44节作者:
幽灵公交 2010-10-30 20:40:00
会议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告结束,除了一开始就决定的由电力部门提供高压放电装置以外,什么决策都没有作出来。这让本来怀抱希望的马警官很是失望,会议一结束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议室,直到走出警局大院才停下脚步,因为他听到了赵警官尾随在他背后的脚步声。
“老赵你有什么话要说?”他转过身问赵警官。
“我看你好像对会议的结果很不满?”
“当然不高兴!这帮人平时大话说得好听,一到有事的时候就个个往后缩!”
赵警官苦笑了一下,他明白马警官的意思。今天的会议之所以没能作出更多的决策,首先就要归咎于与会各方的畏缩回避情绪。除了电力部门因为只需要提供设备,不需要出动人手而痛快地答应了警方的请求外,其他部门都是虚与委蛇,以各种借口婉拒了警方分配给他们的任务。这样的态度怎能不让马警官大为光火呢?
“那你在医院里这几天有没有些新的想法?”赵警官决定换个话题,免得再激起马警官的怒火。
“有,我想我可能已经知道它的弱点在哪里了。”
“在哪?”
“就在它凝聚成形的时候!你想想,为什么一直都没有谁能亲眼看到它是如何现身的,最后我们还是靠监控摄像头才拍到了它从地下钻出来慢慢凝聚成形的画面?显然是因为凝聚中的它极为脆弱,容不得任何外来的干扰!”
2010-10-30 20:53:00
马警官说着说着又激动了起来。他苦思冥想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但由于工作繁忙和幽灵公交接二连三发动袭击,使他始终没能静下心来深入思考。直到因为肩膀受伤住进医院以后,他才有了一个不受打扰、无需分心,可以投入全部精力分析一个问题的环境。这时候他先是想到了那辆幽灵公交在活动和隐没的时候都肆无忌惮地当着人们的面进行,对人们的攻击丝毫不惧,可却从来没有人能看到它是从什么地方以怎样的方式冒出来的。这让他开始猜测它是不是在现身的时候特别脆弱,必须躲在无人干扰的地方完成这个过程。但那时还没有任何证据能支持他的这个猜想,直到今天看到了地下停车场的监控录像,他才终于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佐证,为这个行踪捉摸不定的敌手找到了命门。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它出现的地点设伏,在它凝聚成形的时候干掉它?”
“对!我们这十年来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能够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的应急警务系统,也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监控摄像系统。只要它出现的时候被监控系统侦察到,至多十分钟内我们的人就能赶到现场,在它还没来得及凝聚成形之前干掉它!”
“这样说来,我倒有点期盼它的下一次出现了。”赵警官明白了马警官的意思,也兴奋了起来。
“我已经和大李说过了,让他安排人随时做好准备,我们俩也都做好准备。一旦它再在哪个地方出现,我们就一起赶过去,一劳永逸地结束这场困扰着整个城市的噩梦!”
“好,没问题!”通常只做技术工作,很少亲临一线的赵警官也难得地表现出了跃跃欲试的劲头。
这场对话结束之后,马警官又赶回了医院,他肩膀上的伤还需要换药。可就在他排队等待换药的时候,又一个念头突然从他心里冒了出来:
“要是它以后不出现了,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一直这样警戒下去吗?”
2010-10-30 21:04:00
(二十三)
这一次马警官的直觉很快便得到了验证:此后的十几天里,整个城市一直风平浪静,没有一个监控摄像头报来幽灵公交现身的消息,也没有发生过一起人口失踪案,最多也就是小孩或者老人走丢了,而后很快又被找到。如果在平时这当然是件好事,可现在却反而更加剧了马警官心中的不安。他深知像这样下去大家绷紧的神经要么因为主观意识的放松而丧失警惕,要么因为长期紧张的疲劳而麻木,都不利于接下来随时可能发生的机会稍纵即逝的战斗。对此他本来想组织一两次演习,好让大家随时保持着警觉的状态和足够的积极性。可上面的批复却否决了他的这个建议,理由第一是演习必然惊动民众,会引发新的恐慌;第二是目前临近年底,正是犯罪活动高发期,警方人手紧张,与其为了一辆不知何时才会再次出现的幽灵公交而大动干戈,不如把有限的力量用来防范必然会发生的各类盗窃抢劫案件。这让马警官很是无奈,只能私底下给大李他们打了招呼,要他们在执行日常任务的时候留神,一旦幽灵公交现身,必须随时赶到。
这样又过去了一个星期,众人都提防着的幽灵公交还是没有露面,而各类盗抢案件的发案率却出现了飙升的势头。城郊结合部、火车站等处接连传来发生拦路抢劫案、飞车抢夺案、入室盗窃案的消息,这些消息随即又通过各类媒体曝光在市民们面前,给警方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重压之下,局里不得不决定把原先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幽灵公交而安排的人手调去控制日益上涨的盗抢案件。而那些仍然留在岗位上的人们,他们的警惕性也随着平静期的不断延长而逐渐消退了。只有马警官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惕,以他的经验,问题往往都是在人们松懈疏忽的时候发生的。
而问题果然就正如他所料的那样,在大家都快要忘却了这件事的时候来了。
2010-10-30 21:17: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