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01 12:05:42
说到工作心得,我真是不敢腆颜和大家说什么“经验之谈”,这并非谦虚之词。实在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总是承担了我当时能力并不能及的职位和责任,对于工作,从来没有感觉过游刃有余的境界。所以,在很多时候,我都是期望勤能补拙,在被发觉不胜任以前,悄悄的加倍努力,以弥补不足之处。
当然,要说我有一些教训和经历,到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但仅仅是交流探讨,一家之言而已。
说到职场规则,我觉得有个老调重弹的法则,很重要:守时。
我有个外籍男同事,是美国人,但是会讲法语、意大利语、普通话、粤语、西班牙语和一些拉丁文。不是简单的交流,甚至是很流利和精通。这样的语言天赋,即使在我们这个行业、公司都牛人辈出的环境中,也非常受人瞩目。
我对这个同事印象很好,虽然交往不多。
有一次在电梯里,一个女同事问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我说不丹(Kingdom of Bhntan)。我们本来是英文交流的,但是我一时没有反应出不丹的准确英文名,就汉语化的变音,并且用英文描述了一下地理位置,就说是在中印之间,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小王国。
我这个会很多语言的男同事,和我并不认识,但是就快速的用英文准确表达出不丹的名字。并且还用中文问了我“不丹?”并和我交流过他去那旅游的经验。
我才注意到这位友善积极的同事。
但是,这样一位我们公司高层都很看好的年轻才俊,居然因为在升任初级合伙人会议上迟到,而被延迟了晋升,实在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这位同事,后来也遗憾的离开了我们公司。当然,可能是还有其它的缘故吧。
所以,我即使在北京令人抓狂的交通状况下,也没有迟到过任何一次重要会议,在我职业生涯中。要知道,学生时代,我可是旷课和迟到大王,和我蓝颜长年联袂担任班级旷课冠军。
而且以我多年没有见过买早点的生活状态来说,达到这样的成果,还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另外一个职场生涯的感悟,就是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配合与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我至今孜孜以求的课题之一。
举例来说,H在商业判断、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我心目中已经是高瞻远瞩“英明神武”的典范了,以他的年龄和资历来看。
但是,他在有些交流沟通上,依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有一次,他有些恼火的和我说起他助理,简单修改一个PPT,却总是错误百出。当时他举的例子很搞笑,所以,我就请他给我看了他们的沟通邮件。
令我吃惊的是,一个20页左右的PPT修改意见,居然来回发了12封邮件。最终结果是,H自己修改了PPT。
最后一封邮件,H发给他助理说:“leave it alone I will take care of it.” (直译是,你别管了,我来处理。),但是H采用的幽默形象表达,就是“别碰那PPT了,我来亲自照顾它,省得被你搞糟了”。这其中的无奈令我偷笑。
当然,鉴于我和H的关系,无法可观判断,我就不在此处评价,是H的表达能力,还是他助理的理解能力出了偏差,总之结果是沟通不畅的。
不过,H有个很好的有点,他非常善于自省,自信而不傲慢。他提出让我为他修改另一个PPT,他来口述。据说,是以此检查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有待改进。我偷偷理解为,他是不想再让他助理折磨另一个PPT了。
于是,我们花了15分钟左右,就成功的修改好另一个PPT。坦率的说,我的PPT技巧是很简陋的,记本停留于大学毕业阶段。当我需要频繁PPT演示、讲演的时候,我已经有自己的助理了,我送她的上班礼物,就是一本《PPT操作技巧大全》。
但是,可能我给H操作的那版比较简单,总之H很满意,就语重心长的说了赵本山的台词:“同样是两个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捏?”
我反问H,这两次修改PPT有什么区别,除了PPT资料不同之外。
H说,人不同。
我问怎么不同,
H说,我比他助理小2岁。当然,还说了另一些逗我的话,请忽略。
我说还有呢。
H说,一个是文字,一个是语言。
我点头。
我和H分享:当我修改PPT时,通常会请我助理来我办公室打开电脑,我把自己简要记述的修改意见逐条告知,她因为技巧娴熟可以很快操作好,而我也可以根据灵感即时提出修改意见。反而一次就成功。
久而久之,我们之间就产生了默契,也增强了我助理的信心。经常是她对我大喊“不要乱动我的PPT啊”!——我如果自己操作,经常破坏格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