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
第39节作者:
释戒嗔 智缘师父笑着说,等到有阳光的时候,施主拿到阳光下去看,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字了。
刘施主笑着在天明寺住下了。
雨又一连下了几天,刘施主虽然始终没有看到字条上的字是什么,但是可以看的出心情好转了很多,常随着戒烟师兄和我们在佛堂和我们谈禅。
雨终于停了,阳光开始照进院落里。
进了师父的禅房,却刘施主手中拿着那张纸奇怪的问:“智缘师父,为什么太阳出来后,我依然看不到纸上的药方呢?”
智缘师父反问他:“刘施主,你这几天心情一直不错,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施主说:“因为有师父给的药方呀。”
智缘师父又问:“可是,我告诉过你,只有阳光下你才能看到药方,而前几天,一直在下着雨,为什么你还可以保持好心情。”
刘施主说:“因为我知道天总会晴,阳光始终会来,我一定能看到药方。”
刘施主说着说着,忽然自己笑了起来。
智缘师父说,我们时常会仰着头,期盼得到阳光照耀,然而事与愿违,在那一刻,你眼中所见的,可能只是乌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等到风吹走那朵云的时候,太阳肯定会出现,因为它一直在浮云之上。
这些天风雪很大,各地的灾情不断,所以特意写了今天的故事,
既然太阳从未离开过,那让我们一起等待那片隔开我们和阳光的云层散去的时刻吧。
祝每个人平安。
还要说一下,由于全国普降大雪,大雪封路,《戒嗔的白粥馆》的书运送不到各地。请大家暂时不要去书店买,省的白跑。
目前只有广州,上海,武汉,长沙四个城市可以买到书。
日期:2008-2-4 9:48:04
[118]棋友
寺里的智惠师父很喜欢下棋,棋艺也不错,当然这个不错也只是相对我们寺里的其他人而言,我和戒傲有时和他下上几盘,也是输多赢少。
智惠师父有个棋友谢施主,住在附近的镇子上,逢到双休日就跑上山来与智惠师父下上几盘,只是两人的棋艺水平却相差很多,智惠师父每下必输。
所以,智惠师父常说,下棋,在乎棋中乐趣,输赢只是其次。
过往的施主们听到智惠师父的话,都不免要赞上几句智惠师父心态犹如东坡居士,平静淡泊的让人敬佩。
戒傲还偷偷笑话师父说,我如果每次都输的话,肯定也这么说。
那次戒傲说话恰巧被智惠师父听见,被师父用指头敲了好几下头。
虽然是输,但是智惠师父却经常叫我们在旁边观战,说可以多学习谢施主的棋艺。
他们每次对弈,我们总为谢施主层出不穷的妙招所惊叹。
有时候智惠师父输的太惨,戒傲也会安慰智惠师父说:“其实智惠师父在下棋方面和谢施主是各有胜场的,谢施主棋艺固然是高一点点,但是师父下棋的姿势明显要好看很多。”
智惠师父笑着走开了。
谢施主赢棋后,常常得意的自夸自己以往的战绩,曾经取得过无数胜利,而近二十年来,他从来没有输过。
陆续有施主暮名而来要求和谢施主对阵,也一样无法从谢施主手中胜出,于是谢施主得意的更加厉害了。
有次,戒傲一时手痒和谢施主下了一局,不多久便败下阵来只下不多久,谢施主开始指教戒傲刚才的棋局,同时又忍不住把自己的历史战绩诉说了一遍。
忽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年纪不大的施主说,这位棋友,不如我们下上一局如何?
和戒傲一起打量着那位年轻施主,样貌从未见过,应该是一位外地人。
谢施主摆上棋局和外地施主开始下起来,不多时,谢施主脸上越来越慎重,原有的轻慢渐渐消失,再后来甚至开始紧张起来。
探头看棋局,每处都杀的激烈,一直下到天色很晚,外地施主最后小胜后,飘然而去。
谢施主那天,楞楞的看着棋盘很久。
自那以后,谢施主还是常常来寺里下棋,只是不再提自己的棋艺有多么高明了。
大部分人都喜欢站在山顶鸟瞰大地,也许是因为这种身居万物之上的感觉,会让人更有自信,而很多时候,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有更高的山峰在你视线不及的地方。
日期:2008-2-4 15:11:47
写给每一个经历风雪的人
困境总在信念面前微不足道。
即便再大的雪,我们还是会迎着它们而行,没有人退缩,因为我们有信念。
一步步在迎着不可能而走,我们在坚持,因为我们有希望。
总有来自心底的温情,支持我们前行的脚步,因为前方是一年中的团聚。
佛说,没有人可以在顺境中成佛。
风雪随身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在彼此心中有多么重要。
劫难让我们体会的事情,我们需要铭记。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坚持。
不是每次雨后都会有彩虹,但彩虹一定出现在雨后。
不是每个早晨都会有阳光照耀,但是藏在云彩之上的阳光,会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透过云层穿射而来。
我们会因为美景前的泥泞而停步吗?
当然不会。
因为踏过泥泞,他们在迎接你。
快步跑向他们的时候,你会遗忘衣服上最后一片雪花。
信念不会孤单,请相信远方有人和你一样在坚持、在等待。
为你,为我们。
如果每一个充满爱的信念在此处汇集,它会随我们度过最后的艰难。
就在下个坚持之后,你期盼的笑容就会在我们面前绽放。
会寒冷吗?
当然会寒冷!
但也请相信,我们胸中的温度,没有什么不能融化。
日期:2008-2-5 15:28:21
戒言
新年将至,应该明天发的故事提前一些更新。
天明寺里最受施主们欢迎的,并不是戒嗔,也不是几位师父,而是戒言。
记得第一次把戒言抱回寺里的时候,戒言还很小,从戒嗔怀里探出一个脑袋,往寺里张望,戒傲奇怪的问我,这只小狗从哪里来的?
说了饭店老板把戒言送给我们的经过,戒傲把手伸过来,亲热的摸着戒言毛茸茸的头,戒言则动来动去的不肯配合。
按理寺院里是不应该养狗的,可是也不能把戒言就这么丢掉呀,最终和师父们商量,戒言还是留下来了。
戒言的住处有好几个地方,一处在后院,是一个很漂亮的小窝,那是有次镇上一个姓孙的木匠送给戒言的。有时候担心下雨或天冷,所以在我和戒傲的屋子里也给他设了一个小窝,屋子里的住处比屋外简单,只是在屋子拐角放上一个木箱,里面放点棉花和布。但是戒言很喜欢住屋子里面,自从进过屋子就不肯再出去了,我们也随它乐意了。
细细想来,戒言比人还聪明,我们常常会根据外观来选择和判断,而戒言更注重实际效果。
戒言很贪玩,经常溜出去闲晃,到半夜等我们睡下了才回来,回来晚了,也不肯将究,在门外“汪汪”叫,有时候偷懒不肯起床,对着门口叫:“戒言,你就在外面睡吧。”
戒言却一点不体谅我们,把嘴巴对着门缝,发出“呜呜”低鸣,仿佛饱受了摧残了一样。
实在不忍心听下去,只得在被窝里伸出一只手和戒傲猜拳,输的人给戒言开门,我一直很怀疑戒傲偷学了什么秘籍,要不为什么十次猜拳都会有八次是他胜呢?
所以,有百分之八十的机会是戒嗔从暖融融的被窝里跳出来给戒言开门,多次想对戒言批评教育,可惜我说不上两句,它就甩甩尾巴走掉了。
这样的局面,终于得到了改观,记得有次和孙木匠聊起这件事情,孙木匠说,这个简单,只要在墙上给戒言打个洞就可以了,那天下午,孙木匠请了几个朋友,把我们屋子角落上打了一个小洞,还安了一个可以前后推动的门,然后把戒言抓过来,和戒傲来回把它在门中间推来推去,好让它熟悉环境,以后可以自己从这个门走。
戒言开始很不乐意从这里走,但被我们推了几十次之后,自己也觉得很好玩,便主动的开始钻来钻去了。
戒言喜欢上了小门,我们也不再因为要给它开门而烦恼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