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 那点事儿,一个 海归 婚托 的一年》
第26节

作者: 迈克迈克杰克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4-25 02:34:32

  ****************************
  患难见真情啊,我那姐们忙活了一天,给约了当地的朋友。明天去会会了。要出去几天了。有空会回来更新的。关于记者的事也有了安排。但是需要些时间解决。是人就不可能没有短的。
  所以做人要厚道,和气生财。靠敲诈勒索做事的,要不见好就收(比如LZ婚托之事),要不把目的搞纯。揭露就是揭露,加上敲诈就不对了。否则总有一天遭遇黑吃黑。今天用百度搜了下婚托,这一楼已经赫然首页了。
  说起这类“打黑”为生的记者,让我想起王海。我觉得王海有别之处还在于他做的光明磊落,既要打假索赔,又要照常举报,不存在敲诈勒索。而这类职业记者,则是以封口费、或者干脆让事主出钱买大量其出版的刊物的方式获利,如果纯是打黑揭恶,无利可图。
  我说的这类记者一般先选择做婊子,如果事主给钱则完。若不给钱,就公布出来,从而给自己立个牌坊。也就是做婊子被人嫌他姿色太烂,一怒之下只有当“烈女”了。
日期:2010-04-27 15:33:27

  ******************************

  富爸的事情其实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古今天下的官员,心里的平衡在其官途和钱途之间,以民心为重者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人。社会的和谐或是公正与否,在他们看来大概就是平衡之间的一个砝码。如果可以把砝码置于一个最安全的位置,既能达到官途的安全(即不出现值得问责的accident),又可以顺利获得必要的利益(从其所辖的地方经济运行中获得monetary value)的话,那是optimal。所谓的59岁现象的一类官员,官途无论如何已经到头了的,可能铤而走险。所以,领导干部年轻化或许真的很有好处。但愿没有没有49岁或39岁现象。

  姐们给联系的第一个人,是当地的一个枢纽级的人物。近45-6岁,认识的人多,各级各地都通,但是他自己则处于一个无所谓的职位上。这是做枢纽功能所必须的,经手的事情太多,自己的位置就不能太敏感。第一顿晚饭跟枢纽吃的,来的还有他的夫人和儿子。姐们跟我提前有交代,一般家人不出席这类宴请。但枢纽和我那姐们的确关系很好,二来枢纽有私事正好我来帮帮。这样一举两得,她就不至于为了我和枢纽的两件事情托两处关系。

  我和枢纽提前来饭店,把富爸的事情交代一下,下一步需要见得人等等。枢纽夫人下班后接儿子然后来赴约。枢纽的问题是儿子今年高考,已经联系好了国外的大学,希望有人能提前给孩子一些指引。可怜天下父母心吧。枢纽是个八面玲珑的男人,关键的一点就是随和。他儿子很腼腆,看上去很懂事,顺从父母。夫人是个干练精明的女人,各方面都拿主张的人。夫人的意思是要儿子在出国之前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如何规定需要综合个方面的意见,比如是否需要搞个新东方口语班什么的)。

日期:2010-04-27 15:37:57

  ********************************
  去西藏,这就是他的自我。他希望与众不同。而父母给他安排的无论多好,都不能让他感到自己的这种特殊性。这个英文叫unique。每个人都必须有这样的独特的自信,才会觉得生活对于他自己有特殊意义。你们做父母的,想让孩子的人生更完美,就必须给他主动把握自己的机会。
  枢纽夫人很显然从没有听人这么评价过自己的育儿方式。她大概此前对自己做母亲的方式是很满意的,不满意的只有儿子的永远不够“完美”的表现。做父母的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加在孩子头上,却不记得这种价值观也是上一辈人加在他们自己头上的。枢纽夫人是认真听了。我想我的功能就算完成了。
  大部分的中国人,直到大学毕业,沿着被安排或者被提倡的轨迹发展自我(姑且认为这种全社会同质化的自我也是自我),而且经常是所有人都沿着同一轨迹被驱赶着,没有健康独立的人格。等到长大了进入社会了,我们不懂得价值观可以多种多样。要买房子都买房子,没有房子就都不能结婚。要买车就都买车,没有车就都不能去同学聚会。这种所有人服从统一价值观的例子不胜枚举。要海归了就得进外企当首代或者放弃十万年薪去干嘛干嘛,我要去争2000块的职位就被要舆论耻笑,更别说做了婚托的了。

  没有独立思维的人价值观趋同会怎么样,很少有人bother to question这个。从小到大,You do what you are told to do,you see what you are supposed to see。所以当你看到犀利哥的时候,你就吃惊了,how come a city drifter could possibly be more handsome than most of ourselves?
日期:2010-04-27 15:39:53

  ******************************
  第二个见到的就是某地方负责的官员。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来这件事情他觉得很不好办。最近某某矿难已经把这类事故推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级别上。他的责任必须抓到责任人,而且放掉任何一个有瓜葛的人(现在看来是唯一的一个)都可能引来风险。有点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走一个的味道。
  有了枢纽作为中间人,说话就不用拐弯抹角了。我问他,风险来自哪里。他说,一个是媒体,一个是民情。这个地方近年来的民情不好控制,特别是有了网络以来。我说,咱们一点一点说吧。
  第一是媒体,主流媒体现在主要放在抗震救灾上了,不会有时间凑你的热闹,即使王家岭的事情也是定了基调的。只有一些以负面曝光来索取利益的媒体现在关心这个问题。这些人目的不纯,很容易解决。他说,怎么解决?我说,比如某个写报道的小记者,他的父母在家乡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第二,民情方面,主要是受损失的工人家庭有权利主张什么,如果他们宁愿和解呢?他说,这个成本会很高。我说,那是钱多少的问题。江苏某个地方有一年出了化工事故,一个工人没有按安全规则操作,掉进反应釜死了,私营厂主在设备上也有安全漏洞。这件事情后来赔了80万解决的。国营矿出事故给20万赔偿,私营的给30万,是否足以平民情了?他说,这样应该就好了。
  我说还有第三个,就是我们要是以一个冤情去填补另一个冤情,这就是冤冤相报,这个事情恐怕就没完了。这对民情的稳定才是最大的威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抓住真正的黑手,而不是在理所当然的认定一个黑手来顶罪。
  他说老弟你这么年轻,分析的很有道理啊。我说,泥人我是老弟,我就叫你一声老哥。以后有什么需要脑力的地方,我一定尽力。来老弟敬你三杯。这个地方喝酒的习惯,小杯,一敬三杯。当晚一通海灌,不知所终。这不今儿中午才起来,现在还在胃疼呢。
  一会富二的家人要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