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同人之过路阴阳》
第53节

作者: 老头怕过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瘟神又称五瘟使者,简称五瘟神。其信仰源于古人对瘟疫的恐惧,《素问》五疫之至,皆相染易。道教所信奉的瘟神,传说始于隋唐。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隋文帝开皇(581-601年)十一年(596年)六月,有五力士出现在空中,距离地面约有三至五丈,身披五种颜色的长袍,手中各执一物。其中一人手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手执皮袋和剑,一人手执扇子,一人手锤子,一人手执火壶。隋文帝急问太史公张居仁:此为何神?主何灾福?张居仁答曰:此为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瘟中瘟史文业。现天阵灾疾,无法逃避。这一年果然出现瘟疫,遭瘟病死去的人很多。于是隋文帝修建祠堂奉祀他们,并于六月二十七日下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青袍力士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士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为感威将军。并规定五月初五为祭祀五瘟的节日。唐朝承袭隋朝祀奉五瘟神。后来道教匡阜真人游历到此,于五瘟祠将五瘟收为部将,自此道教将其衍化为在教瘟神。

  至于孙为民是哪位下界这是后文之事,正所谓天道循环阴阳克化,一个事物再强盛从会有能克制它的东西存在,就拿龙祖地穴来说,不是命格硬如铁石之人怎么能下的去,受的住?说起命硬谁又比的了有扫把星之称的‘瘟神’呢?孙为民三岁死了爹九岁没了娘,亲戚都没省下一个,他不是‘瘟神’又是什么?孙拐子一个老阴阳愿意收他当儿子,又让他下昆仑地穴也是因为这,要说‘手艺’下界后的孙为民再练二十年也比上孙拐子,但偏偏孙拐子就下不得那昆仑地穴,只能靠孙为民,这就是一物降一物之理。曾经也交代过孙拐子和孙为民分手以后不是去挖人参了吗,那就是因为孙拐子让孙为民克的受不了了,不吃点人参补补怕是要交代了。天星下界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要知道自古帝王和文武状元可都是天星下界。古代典籍中也多有记载,看水浒就能知道宋徽宗的来历。

  其实知道孙为民秘密的人也不少了,除了几位老阴阳还包括黄皮子和蛟女。要不黄皮子为什么交代金大牙要看情况不对先跑,就是因为这,和瘟神在一起不跑那不是找死?蛟女也是一样,她同意孙为民的意见也是看出了孙为民确实能下的了昆仑地穴。要不是孙为民面子大,那秦玺可不是随便能送人的。只是知道这事的人都不敢对孙为民本人道破罢了,天星下界必是有因而来,谁也没胆量破了天数。

  这就是‘瘟神下界探龙祖,天贼在傍伸手帮,天数早定。’
  (有书友问我多大了...这个吗....老头当然小不了,不过不会超过三十呵呵!)

第六十一章 鬼门关前

  看着孙为民平安无事的过去了,刘远也收住了感慨的念头,马上从桥上跟了过去笑道“我说无事吧,请随我来”说完,刘远在前引路,先行而去。
  过了奈何桥,便是一大群古式建筑,各衙各司尽有,只见在一处最大的庙堂建筑旁有一高台,这便是望乡台,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望乡台是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建造甚奇,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站在上面,阳间三川五岳都可以望见。最初望乡台设在第一殿,因包老阎罗原执掌第一殿,由于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屡放还阳伸雪,被降调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后因功被封为阎罗天子,有权有势。那时,名山悬崖边,经常有鬼思念亲人而在深夜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阎罗天子大慈大悲,又动了恻隐之心,遂将望乡台迁至天子殿旁边,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过了此处便就入了鬼门关。

  望乡台旁的天子殿内坐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主管阴魂赏罚诸事。殿侧有联上书“阳世奸雄,伤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孙为民看着那些过了奈何桥的阴魂在鬼差的押解下,逐一上了望乡台站在台上遥忘阳间亲人的悲人场面,也难免有些心酸,竟一时间发起呆来,站在原地不动了。他想起自己那全无印象的生父,和早早离世的生母,感慨万千,心想“我父我母曾经也在这里望过我吧,不知道他们现在可好,投胎去了哪一界。生养之恩未能报答,我孙为民枉为人子,爹,娘!儿到了这望乡台了,您们在哪啊”想到这里的孙为民忧伤顿起,泪眼蹉跎。哪个儿能不念娘啊,孙为民这也是人之常情。

  刘远看到孙为民的样子,已料到了他的想法,也不上前打扰只是静静的守侯在一旁,由着孙为民去了。
  恍惚过后的孙为民,也发现自己有点失态了,不好意思道“神差见笑了,不知道我生身父母何往了?”孙为民忍不住问了起来,但他知道不会有结果的。
  刘远一听孙为民的问话,有点为难,心想“哎,做了你瘟神的父母难逃九世畜生界啊,这也是天数,前生之报,怨不的旁人”刘远虽然心里明白,但嘴上不能这样说,只好安慰道“他们一切都好,已经入轮回再世为人去了,你尽管放心”说过假话后的刘远心里很不好受,欺人之语他怕是有百十多年未说过了,不想今天违了心。
  听到刘远的话,孙为民心情好受了不少,致谢道“谢神差了,我们办事去吧”
  “对对,办事要紧,不知您为何事而来?”刘远这时候赶紧转移了话题,他本想把孙为民引到殿内才开这口的,现在让逼的只好先说了。

  孙为民下来办的就是水猴脱生之事,本想自己去水府司的,现在既然有人肯帮忙,他当然高兴,马上把事情给刘远做了详细的说明。
  “哦,水猴脱生是吧?”刘远听完做着打算,又继续道“您随我来”说完把孙为民引进了一处殿堂。这做殿堂不算太大,和前方的太子殿相比小了许多。内放着不少书案,端坐或站立着许多阴司鬼差。让引到此出的阴魂好象都很害怕的样子,很多人都嚎啕大哭起来,若的鬼差恼怒上去就是责打一顿。
  “这是取人司、催行司、索命司的一处公堂,您先在此安坐,我去打点一下,定帮您办成此事”刘远很客气的把孙为民迎了进去,并行到远处,和一位看上去有些权利的鬼差小声交代了些什么。两位鬼差又一起来到孙为民身边,刘远介绍道“这位是取人司差使吴成,您先在他这里小坐,我这就去打点”刘远说完就向吴成使了个眼色,告别而去了。

  “这里请”吴成也是很客气的样子,把孙为民引到门前的一书案前,让出座位来。孙为民心下奇怪,念叨“这里还有我的坐?想不到阴曹的鬼差到也真客气,比起阳间来到是礼仪的多。当然也有势利小人,刚才在桥上遇到的那位就不怎么样,那种小人早晚遭报应”
  孙为边想这事,边不好意思的坐了下来。他不知道,经他这一念叨。先前那位跑回去乞福念经的鬼差可倒霉了,上楼梯时一个不小心摔到了,正撞在石阶之上,疼的他一张嘴就掉下了三颗门牙。哪鬼差一看,哭丧道“三个...事不过三,瘟神大人您忘了我吧....”
  坐下后的孙为民小心的品尝着吴成送上的‘阴茶’,这‘阴茶’怎么看就是一碗血水,冰凉刺骨,内有多嘴之妇人的舌肉。生前多嘴乱道人之,死后就要受拔舌之苦,罚其乱语之罪,这拔下的舌头就成为了阴曹的名品‘阴茶’,正所谓‘生前多嘴嚼舌根,死后拔舌鬼反嚼,报应使然’。
  孙为民只是稍微品尝了一下,其实他本不想喝,但鬼差的面子也不能不给,恶心是难免的,但孙为民心理素质不错,只是胃里翻腾,但并没有翻出,还好还好。
  吴成奉上‘阴茶’后,就去忙自己的了,让孙为民自己多看看这阴曹的景象,并神秘道“尽管放心,刘兄定能办成。我先去处理公案了”
  这取人司、催行司、索命司孙为民是知道的,是阴曹里的司法机构,相当与阳间的丨警丨察系统。押到这里的阴魂都是有问题的,需要押审清楚后才能发放路引进鬼门关,而大善之人就是去善报司领取路引,总之各有各的去处。

  说起路引,其实就是入鬼门关的凭证,没有路引是归不了阴曹的。相传路引长三尺,宽两尺,是用黄色的软纸印做的,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同时,路引上面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三个印章。有此引阴魂才能在地府畅通无阻,也算是正式入了鬼籍做为了鬼民。
  要是没有路引的话,就可出问题了,孙为民曾听老爹讲过一个关于路引的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