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文不懂这些仪式,他都是跟在大哥屁股后面照葫芦画瓢。
只是一艘小木船,仪式很简单,没一会儿就完事了。
大哥坐在甲板上,掏出一根烟点燃抽了两口,望着平静的海面出神。
等到一根烟快抽完了,他才怔怔地开口:
“这些都是当年咱爹买船的时候,爷爷教给咱爹,咱爹又教给我的。”
“如今,我把这些教给你,等以后你也要教给你的儿子,孙子。”
这一刻,王子文突然明白,这些仪式或许并不只是简单的封建迷信,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一种怀念。
当年,爷爷领着父亲和大哥在船上祭祀的时候,或许是在用这种方式怀念太爷爷。
如今,大哥领着自己祭祀,何尝不是在通过这种方法怀念父亲和爷爷呢?
大哥很沉默,他把对父亲的思念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种地,收果,赶海,祭祀,这些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父亲一点点教给他的。
如今,他再一点点地教给自己。
以后,自己也会一点点地教给自己的儿子,孙子。
海边的渔民,就是用这样古老而又传统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到现在,乃至更加久远的以后。
兄弟两个在船头坐了好一会儿,直至天色开始暗淡,才起身回了家。
今天晚上高兴,老娘把阿正和阿正娘也叫过来一起吃饭。
饭桌上,老娘、大嫂和阿正娘都举了杯,喝了两盅酒。
三个男人你一言,我一语,兴高采烈地说着木船的事情,表达着即将出海的喜悦。
酒足饭饱之后,王子明点起一根烟抽了两口,这才抬头看向自己弟弟:
“子文,明天就要出海了,你想过分账的事情吗?”
王子文稍微愣了一下,抬头看向自己大哥:
“就按照咱们以前两成分啊。”
这话说完,王子明还没开口,阿正娘就先摇头了:
“这不成,赶海没什么成本,桶子什么的都是自家带的,阿正勉强能分两成。”
“可是,出海要有船,如今船上还装了发动机,要烧油,还有买网,里头的成本太大,两成太多了。”
王子文愣了一下,他倒是没想这么多。
主要是后世出海,自家人的话分成都占到了三成到五成,当然也要承担一部分的耗损。
出海这个事情,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也是最危险的。
就好比上一次他们在沙滩抢海参和大黄鱼,要是换个靠不住的同伴,阿正受了伤很有可能就会被海浪卷走。
毕竟,自古财帛动人心,两个人分钱肯定比三个人分钱要好得多。
王子文心里还琢磨着,不行让大哥和阿正入个股,分成提高到三成。
没成想,阿正娘和大哥竟然还觉得两成也多了?
王子明也点点头:
“婶子说得有道理,咱们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王子文想了想,略一沉吟就开口:
“要不我给你们开工资,一个月七十块钱,再加上8%的提成。”
“什么?”
大哥大嫂,阿正和阿正娘包括老娘,齐刷刷的扭头看向他,满脸的迷茫。
王子文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继续解释:
“保底工资一个月70,8%的提成就是,比如这一个月出海5次,一共卖了2000块钱,就给你们一人160块钱提成。”
“啥?那这一个月不得挣两百多块钱?”
阿正娘瞬间瞪大了眼睛。
村子里一个壮劳力,码头干一个月也就四十块钱左右,有船出海的,一个月能收入一二百就算好运气了。
王子明皱了皱眉头,觉得这工资有点多了,村子里跟着王保生出海的两个人,一个月也就55块钱工资。
不过,阿正和阿正娘都在这儿,有些话他不好说。
“不多,就这么说定了,以后工资就按这个标准发。”
王子文一锤定音:
“不过,要是村子里有人问起,你们就说一个月55块钱给工资。”
谈好工资的事情之后,因为明天要出海,所以全都早早就睡觉。
这些天天气一直不太好,渔民好几天都没出海,如今海面上风平浪静,渔民们全都早早起来,登船出海。
王子文和大哥、阿正用小推车推着不少东西上了船,大哥先负责仔细检查一遍船。
趁着这个功夫,王子文又把小推车推到老赵那儿放着,等回来的时候用。
等船开了,王子文和阿正两人负责摆弄拖网,拖网叠好了,又开始整理手抛网和手抄网,虽然不一定用得着。
凌晨四点,月亮还留着一点点角不肯下去,码头的一艘艘渔船上挂着乙块灯陆陆续续地朝远去驶去。
远远地看去,平静的海面上挂着一点点的橘色光亮,在月光的映照下,仿佛一幅抽象派的油画。
王子明站在船头握着掌舵,双目怔怔地望着平静的海面,脑子里却已经掀起了狂风暴雨:
爹,老三出息了,咱家的日子起来了,您可以放心了!
船开出一会儿,王子文扭头看向船头大哥问:
“大哥,咱们能不能在这儿放泥罐?”
泥罐是用来抓小白章的,介于章鱼喜欢钻洞习性,很多渔民会准备一些陶罐,将之沉到浅水层,等章鱼自己往里钻。
“可以,这一片海水不深,看着也没有其他人放泥罐。”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王子文和阿正立刻兴奋起来,顺着船尾开始将一个个用绳子依次捆在一起的泥罐沉入海中,最后放下浮漂。
一条绳子上捆了一百个泥罐子,一共放了两条绳子,两百个泥罐。
“好了,泥罐要等一天,明天再来收。”
王子明叮嘱了一声,然后继续往前开。
又走了一个钟头,他放缓了速度,招呼王子文和阿正下地笼。
地笼一共有五十个,选的也是浅水区,且没有礁石的平坦地方,否则一旦被挂住,网破了收获也就打水漂了。
前前后后忙活了好一阵,太阳也出来了,好在有海风吹在脸上,不算太热。
船又开了大概一个小时,王子文脑子里突然想起系统机械的声音:
“带鱼,鲅鱼,青花鱼。”
他愣了一下,突然福至心灵:
“大哥,咱们在这儿下拖网吧。”
“这儿?”
王子明愣了一下,这一片海域很少有渔船过来。
主要是底下暗礁太多,拖网的时候很容易挂在礁石上。
“就在这儿吧,今天子文哥第一次出海,运气肯定好。”
阿正信誓旦旦地说了一句,他对王子文总有一种莫名的信心。
王子明想了想,也觉得他说得对,于是便放慢速度,让他们去下网。
拖网早已经事先整理好,只需要把最尾端丢到海里,随着渔船慢慢前行,拖网就会一点点进入海中。
一网鱼一般要拖三到四个小时,渔船速度要适中。
王子文和阿正有些无聊,干脆站在大哥旁边学开船。
其实,上辈子王子文也会开船,只不过为人懒散不想下海,所以推脱自己不会开船。
“大哥,这儿看着平静,要不然让我试试。”
“你会开船吗?”
王子明有点不放心,主要是他从没见过老三开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