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教科书——刀锋里盛开的血色王冠》
第50节作者:
宁博士 古人讲的“势”这个字很不好理解,笔者勉强作个比喻来说明一下。比如,两个敌对的人相斗争,有时候,即使拳打脚踢,甚至令对方身负重伤,也未必能够要了对方的命。但是,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把对方逼到悬崖绝壁之上,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就简单多了,有时候恐怕一个指头下去,都会令对方死无葬身之地。在这个比喻中,争雄斗狠靠的是力;而巧妙逼迫对方等上悬崖,造成自己一方实力极大放大,对方实力极大衰弱的局面,这种方法就是“势”。
再比如,一块石头,如果按照平常的物体运行的规律,几乎不可能对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但是,如果这块石头是从高空投下的,或者是从山崖滚落下的,那么,这块石头就具备了较大的动能,而它很可能就会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石头还是石头,前一种情况对人基本够不成什么威胁,后一种情况则很可能要了人的命,为什么同样的石头差距会这么大呢?关键就在于“势”。
有了“势”,就能够让自己的实力呈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没有势,则很可能出现力气大但反遭束缚的情况。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和项羽胜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二者一个善于力取,一个善于任势。
日期:2009-07-20 22:49:56
权术教科书
——刀锋里盛开的血色王冠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
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
可比世之英雄。
第六章、权谋九术
九、任势之术——正确处理“形”和“势”
秦朝灭亡后,项羽携巨鹿之战的赫赫威名,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19个王国,将刘邦赶到荒芜的巴蜀之地当汉王。项羽军事实力强大,但是为人刚愎自用,政治谋划不够高明,他焚阿方宫,杀害义帝,分封不公,残暴无德,大大失去了诸侯国和天下百姓的支持。这样,虽然项羽军事力量强大,但是,在人心方面、力量支持方面却受到很大限制。反观刘邦,他为人外表宽和,而且善于团结人,善于争取民心。入关之初就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废掉秦王之后,又还军霸上,与百姓秋毫无犯。义帝死后,亲自为义帝发丧。争取了彭越和英布为后援,使他们能够在楚汉对阵时不断骚扰项羽。这样,刘邦虽然军事力量不如项羽,几次都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但是,他善于任势,能够巧妙创造有利于自己不利于项羽的条件,并且能够把握时机实现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刘备的一分力产生了十分的效果,而项羽的十分力却发挥不出来,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刘备会用“势”。
总之,在权力斗争中,“形”(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力量就没有一切;但是,势(条件)也非常重要。没有客观上良好的条件和有利的环境,力量再大也是白搭。因此,积极培育强大的实力,努力营造有利的态势,这才是权力斗争取胜的根本。
任势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趁势。所谓趁势就是当客观形势发展对自己有利的事后,就抓住时机,迅速发展自己,创造“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局面。《三国演义》中记载黄巾起义时,张角曾经过这样一句话:“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作者借张角的这句话把趁势思想一语道尽。或者,利用大好形势,积极进攻对手,形成“趁火打劫”的局面。当年满清,就是因为看到中原内乱,方用出这步趁火打劫之计。二是造势。所谓造势就是当客观条件不具备,或者客观条件不利于己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创造有利自己的形势。《三国演义》中后来写道,刘备进了益州,庞统和法正两人劝刘备杀了刘璋,则益州唾手可得也。但是刘备拒绝说:“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按照刘备的意思,夺取益州是早晚的事,而且,这也是《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定下的大战略。但是,刘备刚入益州,虽然军事力量足以对抗刘璋,可他初到益州,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势”,没有恩义给百姓和官员,还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所以,贸然行事,事虽成而不可久也。因此,刘备主张“甚得民心”之后再行王霸之事。《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这个细节,虽然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是其中也蕴含着高明的造势之术。
日期:2009-07-31 09:40:12
后记、权术软杀伤
在前面,我们讲了什么是智慧,以及什么是谋略。
一般来说,智慧是一个更宽泛的定义域,智慧包含着谋略。谋略是智慧的一种特定内容,谋略是在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智慧。
前面我们还说了,人类的斗争,不仅仅有体力上的竞争,智力上的竞争,还有商业领域中的争夺金钱的斗争,学术领域争夺名望的斗争,政治领域争夺权力的斗争。
进入信息时代后,商品经济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一切都是商品,一切都要围绕利益最大化而展开。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或者政治领域而展开拼搏、奋斗;在国际上,每个国家都要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国际战略格局中展开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全面竞争。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显规则。
所以说,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度,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竞争越来越远离杀戮、远离鲜血和泪水,竞争更多的是作为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存在着。
权力的竞争同样如此。
从前,权力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不能摆脱胜者王侯败者贼的逻辑,一旦权力斗争失利,等待着失败者的必然是被灭亡的厄运。从历史上看,能够逃出这一轮回的,只有极个别的情况。
但是,今天,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日益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权力的斗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权力。在企业、在办公室、在厂房,只要有人们聚集的地方,就会涉及到权力的竞争。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加深,对于权力争夺的手段也不再如原先那样血腥,权力争斗的失败者,也不必变成阶下囚或刀下鬼。
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权力的争夺已经由单纯政治领域拓展到一切涉及到统治与被统治的领域。今天,不仅官场上有权力之争,商场上同样有权力的争夺,学界一样。所以,我们研究的权力的斗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历朝历代宫廷政治里关于统治权力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应该将视角拉得更宽,将触角伸得更远,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权力的竞争。
任何丧失理性的丧心病狂的权力欲都会导致一场灾难。权力竞争尽管有的时候是极其惨烈的,但是,权力竞争也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进化方式。正确地认识权力竞争,积极投身到权力的斗争中去,不仅是我们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同样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为了深入研究权力斗争的实质,使我们的社会能够有效开展和控制权力竞争,使权力竞争更加文明、公正和健康地进行,同时,为了消除部分人对于权力竞争的误解,帮助大家更好地在权力斗争中获得胜利,提高大家的斗争水平和斗争艺术,我们沿着前面所写的智慧——谋略—权谋的逻辑一路写下来,系统研究了权力的法、势、术。
文章写到了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看清,权术只是人的思维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还有许多其它的内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